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5407发布日期:2023-06-13 10: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尤其是带增氧降温功能的室内养殖池。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室内养殖池如景观鱼池大多采用在养殖池里加增氧机持续加氧气的方式来保证养殖池内的含氧量,但这种单纯的使用增氧机的方式,无法对养殖池内水体进行降温和净化,由于水体内的含氧量与水体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水体内的含氧量会快速下降,尤其是在超过28度以上时通常需要在水体内加入冰块降温,而对于户外大型养殖池来说使用冰块降温的成本极大,其效果也持续不了多少时间,并且这种增氧方式会生成鱼群集中在增氧口附近造成拥挤,同时在水产养殖中会产生鱼类的粪便粘液等浑浊物,容易淤泥沉积造成细菌滋生、水体浑浊,通常需要经常性的人工清淤,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具有增氧均匀、成本低、增氧降温功能好的优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过滤池和循环装置,所述养殖池内设在过滤池上方,养殖池通过循环装置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泵体和排灌阀,所述泵体和排灌阀分别安装在养殖池底部的泵安装口和阀安装口,并且向下延伸到过滤池内部,所述泵体和排灌阀均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动和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有两个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养殖池内监测养殖池的高低水位,泵体和排灌阀之间还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将过滤池分隔为左池体和右池体,所述右池体为泵体所在位置,所述左池体为排灌阀所在位置,右池体水位的高度低于左池体水位的高度。

3、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在养殖池下方设置过滤池,并通过循环装置对养殖池内的水体通过过滤池净化循环使用,在排灌阀和泵体的共同作用下,水体在养殖池和过滤池之间来回循环,持续流动充分与空气接触,能够达到降温和增氧的双重作用,并且这种增氧方式较为均匀,尤其是养殖池底部的排灌阀在突然打开排水时,由于养殖池在过滤池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体会向下排入过滤池,并会在养殖池内形成湍流,从而使得养殖池上方空气大量吸入到湍流内与水体充分接触并溶入水体内,并且湍流造成的快流速也能加速水体温度的降温速度,达到更好的增氧降温效果,而通过养殖池内的两个水位传感的作用,内监测养殖池的高低水位,再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泵体和排灌阀的开启和关闭,最终实现养殖池向过滤池内排水和过滤池向养殖池内抽水的循环过程,由于室内养殖池相对较为干净水位传感器可以采用相对较灵敏的电子传感器,并且电子传感器可以通过集成电路控制实现智能化,同时电子传感器体积小巧,价格便宜,泵体和排灌阀之间的过滤层将过滤池分隔为左池体和右池体,右池体为泵体所在位置,左池体为排灌阀所在位置,右池体水位的高度低于左池体水位的高度,当养殖池内处于高水位时,触发高水位传感器,控制器打开排灌阀,使养殖池内水体通过排灌阀向过滤池的左池体排水,直至养殖池内水位下降至低水位时,触发低水位传感器,控制器关闭排灌阀并打开泵体,水体由过滤池的右池体通过泵体向上抽水进入养殖池内,直至养殖池内水位再次达到高水位时,再触发高水位传感器,控制器关闭泵体并再次打开排灌阀,如此实现反复循环,由于右池体水位低于左池体水位,水体由左池体向右池体流动,尤其是在排灌阀打开时,左池体内的水体经过过滤层后再注入到右池体内,将浑浊物过滤在过滤层上,只需要定期更换清洗过滤层即可。

4、进一步的,所述排灌阀包括上阀盖和下阀体,所述上阀盖包括一个弹性橡胶片、上凹腔和盖体,所述下阀体包括排水口进水口、连接环和安装环,所述盖体下端与连接环相连接,所述弹性橡胶片固定在盖体和连接环之间,弹性橡胶片与进水口间歇密封配合,所述上凹腔位于弹性橡胶片和盖体上壁之间,盖体上设有抽水口和渗水小孔,所述抽水口一端连接有水泵,抽水口另一端连通上凹腔,所述渗水小孔一端连通上凹腔,渗水小孔另一端连通上阀盖外界,渗水小孔的孔径远小于抽水口的口径,所述连接环位于安装环上方,连接环上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位于进水口外侧周边,进水槽上端与弹性橡胶片连接,进水槽上端与下阀体外界连通,将整个排灌阀安装在养殖池底部,使下阀体的排水口伸出养殖池底部外侧,并以安装环安装在养殖池底部内侧固定,使排水口略高于养殖池底部,当打开排灌阀时,水泵开始工作,将在上凹腔内的水通过抽水口抽出,由于渗水小孔的孔径远小于抽水口的口径,此时上凹腔的空间收缩,而形成这个上凹腔的盖体上壁不可形变,因此只能是弹性橡胶片向上移动收缩上凹腔的空间,而原本用于与下阀体的进水口密封配合的弹性橡胶片就脱离了与进水口的密封配合,并且这种开启方式是整个进水口一下子全部打开的,其舜时排水效果尤其明显,因此原本沉积在养殖池底部的淤泥被向上带起,并通过进水槽进入进水口,最终由排水口排出养殖池外,上阀盖的盖体和弹性橡胶片之间设置上凹腔,可以用于阀体开启时弹性橡胶片向上凹陷时的活动空间;而需要关闭排灌阀时,养殖池内的水由上阀体的盖体上的渗水孔进入上凹腔内,此时没有水泵对抽水口进行抽水,因此最终上凹腔内注满水,并将弹性橡胶片向下压至下阀体的进水口处再次与进水口密封配合,停止排灌阀的排水工作,这种排灌阀结构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只需要控制一片弹性橡胶片向上凹陷和向下平放即可实现开启和关闭排灌阀,同时舜时大排量的排水能够有效地清洁养殖池底部的淤泥,安装也十分方便只需要在养殖池底部开设一个通孔,将下阀体的排水口伸出养殖池底部,直至安装环将通孔封闭即可。

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过滤池(2)和循环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设在过滤池(2)上方,养殖池(1)通过循环装置(3)与过滤池(2)相连通,所述循环装置(3)包括泵体(4)和排灌阀(5),所述泵体(4)和排灌阀(5)分别安装在养殖池(1)底部的泵安装口(9)和阀安装口(6),并且向下延伸到过滤池(2)内部,所述泵体(4)和排灌阀(5)均通过控制器(7)控制启动和关闭,所述控制器(7)连接有两个水位传感器(8),所述水位传感器(8)安装在养殖池(1)内监测养殖池(1)的高低水位,泵体(4)和排灌阀(5)之间还设有过滤层(10),所述过滤层(10)将过滤池(2)分隔为右池体(22)和左池体(21),所述右池体(22)为泵体(4)所在位置,所述左池体(21)为排灌阀(5)所在位置,右池体(22)水位的高度低于左池体(21)水位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灌阀(5)包括上阀盖(51)和下阀体(52),所述上阀盖(51)包括一个弹性橡胶片(511)、上凹腔(512)和盖体(513),所述下阀体(52)包括排水口(521)进水口(522)、连接环(523)和安装环(524),所述盖体(513)下端与连接环(523)相连接,所述弹性橡胶片(511)固定在盖体(513)和连接环(523)之间,弹性橡胶片(511)与进水口(522)间歇密封配合,所述上凹腔(512)位于弹性橡胶片(511)和盖体(513)上壁之间,盖体(513)上设有抽水口(514)和渗水小孔(515),所述抽水口(514)一端连接有水泵,抽水口(514)另一端连通上凹腔(512),所述渗水小孔(515)一端连通上凹腔(512),渗水小孔(515)另一端连通上阀盖(51)外界,渗水小孔(515)的孔径远小于抽水口(514)的口径,所述连接环(523)位于安装环(524)上方,连接环(523)上设有进水槽(525),所述进水槽(525)位于进水口(522)外侧周边,进水槽(525)上端与弹性橡胶片(511)连接,进水槽(525)上端与下阀体(52)外界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室内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过滤池和循环装置,所述养殖池内设在过滤池上方,养殖池通过循环装置与过滤池相连通,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泵体和排灌阀,所述泵体和排灌阀分别安装在养殖池底部的泵安装口和阀安装口,并且向下延伸到过滤池内部,所述泵体和排灌阀均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动和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有两个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养殖池内监测养殖池的高低水位,泵体和排灌阀之间还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将过滤池分隔为左池体和右池体,所述右池体为泵体所在位置,所述左池体为排灌阀所在位置,右池体水位的高度低于左池体水位的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