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65547发布日期:2023-06-15 10: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被灌溉,尤其涉及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城市绿化景观植被的综合治理中,在各种环境下植树造林或种植灌木及其他景观植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减少土质沙化,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调剂区域气候。而在水土控制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欠佳的情况下,景观植被的灌溉及养护问题难以解决,这就导致了植被成活率低或养护效果不佳,植被根系不够发达,不足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这已经成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2、现阶段我国常采用的植被的灌溉以及水土控制措施大多是就近水源取水或地下城市用水,人工进行灌溉。在现实运行中,这种灌溉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3、(1)就近水源取水,运营成本较高,运水器具需要及时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作,此外,在运水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会造成水的损失;

4、(2)通常情况下,城市植被以及小区景观植被的养护在日常运行中都有洒水车或人工喷洒,在喷洒工程中水分损耗也很大,人力的投入使用过大;

5、(3)露天的喷水管以及自动喷洒装置等,水在管内或喷洒过程中的蒸发损失也十分严重,大大影响了灌溉效益,加大了灌溉成本;

6、(4)绿地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其内容除灌水外、还有排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此类工作通常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7、(5)不合理的种植灌溉,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若灌溉不足,或排灌不畅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水器具以及与所述循环水器具连通并铺设于植被种植区的输水管道,

3、所述循环水器具包括真空管具、控制器以及储水箱,所述真空管具的一端插入土壤中,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真空管具回收雨水及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存储于所述储水箱中;

4、所述输水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导流管、次导流管以及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位置与植物根系的位置对应。

5、较佳地,所述真空管具包括套设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下部为管具模型,上部为粘土填实段;所述管具模型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粘土填实段的内部填充有真空层;所述内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内,另一端通过入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6、较佳地,所述储水箱通过出水管与所述主导流管连通,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电子泵控制流量和流速,所述电子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7、较佳地,所述循环水器具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8、较佳地,所述循环水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水箱上方的装药区,所述装药区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设有入药口,所述入药口内安装有入药管控装置,所述入药管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9、较佳地,所述次导流管的端部设有支座。

10、较佳地,所述次导流管的外侧设有挡水片。

11、较佳地,所述主导流管和次导流管分别埋设于土层表面或土层中。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输水管道铺设阶段:在植被种植区,依次设置连通的主导流管、次导流管以及透水管,将所述透水管上的透水孔对准植物根系方向;

14、蓄水阶段:利用循环水器具中的真空管具回收雨水及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存储于储水箱中;

15、分水阶段:所述储水箱中的灌溉水通过所述主导流管分配到各个所述次导流管中;

16、灌溉阶段:各所述次导流管将水流分配到所述透水管中,各个所述透水管中的水流通过所述透水孔提供给植物根系吸收。

17、较佳地,所述循环水器具中还设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箱的储水速度以及所述透水管的流量及速率。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发明采用主导流管、次导流管以及透水管形成输水通道,由于管道铺设或埋设的施工十分简单,而且在输水过程中,水流在土层中或浅表层流动会减少水的蒸发,从而达到既能满足景观植被建设需求,又能够大大减少水分的散失的目标;

20、2、本发明能够通过循环水器具的真空负压原理过滤并抽取土壤中的自由水后进行储存,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继而达到水土控制;

21、3、本发明中,循环水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水箱上方的装药区,可通过内设入药口,向循环水中加入均匀配比的药剂,不仅能解决防虫药剂配比不均的问题,还能避免人力洒水或大量喷灌造成的浪费;

22、4、挡水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拦截雨水,间接达成“渠道改善”的效果,并可控制植株蒸腾速率,以更好地控制景观植被区域的水土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器具以及与所述循环水器具连通并铺设于植被种植区的输水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具包括套设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下部为管具模型,上部为粘土填实段;所述管具模型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粘土填实段的内部填充有真空层;所述内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内,另一端通过入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通过出水管与所述主导流管连通,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电子泵控制流量和流速,所述电子泵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器具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器具还包括位于所述储水箱上方的装药区,所述装药区与所述储水箱之间设有入药口,所述入药口内安装有入药管控装置,所述入药管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导流管的端部设有支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导流管的外侧设有挡水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流管和次导流管分别埋设于土层表面或土层中。

9.一种水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器具中还设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箱的储水速度以及所述透水管的流量及速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循环水器具以及与所述循环水器具连通并铺设于植被种植区的输水管道,所述循环水器具包括真空管具、控制器以及储水箱,所述真空管具的一端插入土壤中,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真空管具回收雨水及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并存储于所述储水箱中;所述输水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导流管、次导流管以及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位置与植物根系的位置对应。本发明利用真空负压原理回收地下水、土壤中水分或雨水,并通过导流管、透水管改善景观植被区域的水土情况,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分流失,并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还达到了调控景观植被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卜廷杰,卜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