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驱鸟方法、系统及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64944发布日期:2023-08-01 09:4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驱鸟方法、系统及服务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高压电,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驱鸟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电网的不断延伸及生态环境改善,鸟类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活动日益增多,导致鸟类活动继雷击、外力破坏后成为输电线路第三大跳闸原因,严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电网安全和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为防止涉鸟故障的发生,供电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输电线路鸟类众多,危害等级也有所不同,但由于目前线路运维人员多为电力工程出身,对鸟类知识又极度匮乏,难以对涉鸟故障鸟种危害等级进行甄别。因此,目前涉鸟故障的防治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造成防鸟改造过程中大量盲目安装防鸟装置,不仅未取得相应的防鸟效果,还造成资金的浪费。

3、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涉鸟故障的鸟种危害等级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地域的鸟类种类,来制定对应的驱鸟方式,解决长期困扰电网运维人员对电网涉鸟故障危害鸟种的甄别、习性认知等方面的难题,降低输电线路涉鸟故障跳闸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驱鸟方法、系统及服务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无法甄别鸟种,进而无法有效驱鸟的情况。

2、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包括:识别装置、驱赶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预定范围内的鸟类的鸟种,并生成与识别到的鸟种适配驱赶指令;

4、所述驱赶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驱赶指令并执行,进而使用所述驱赶指令驱赶预定范围内的鸟类,以使预定范围内的鸟类飞离所述预定范围。

5、可选的,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

6、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预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

7、所述数据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并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识别,以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目标鸟类的目标鸟种;所述数据处理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鸟种,索引并配置与所述目标鸟种适配的驱赶指令,以及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鸟类的位置,调节所述驱赶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驱赶装置朝向所述目标鸟类;其中,所述驱赶指令包括:声波强度、声波发出时刻、所述驱赶装置的目标位姿;

8、所述驱赶装置调节当前位置至所述目标位姿,并按照所述声波强度以及声波发出时刻发出声波,以用于使预定范围内的鸟类飞离所述预定范围。

9、可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广角摄像头、固定座;所述广角摄像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输电线路的线杆上。

10、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数据库、指令生成模块;

11、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后的图像;

12、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接收二值化后的图像,并识别二值化后的图像中是否存在鸟类,如存在,则识别鸟类的轮廓,并基于鸟类的轮廓获取所述目标鸟种;

13、所述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鸟种,生成驱赶指令。

14、可选的,所述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目标鸟种对应的鸟类的位置,生成所述驱赶装置的目标位姿;

15、所述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目标鸟种生成用与驱赶所述目标鸟种对应的鸟类的声波强度;

16、所述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目标鸟种对应的鸟类距离所述驱赶装置的距离,生成所述声波发出时刻,所述声波发出时刻对应于鸟类距离所述驱赶装置小于预定距离,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位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17、可选的,所述识别装置基于鸟种危害等级模型识别预定范围内的鸟类的鸟种,进而判断所识别的鸟种是否属于危害等级中的鸟种;所述鸟种危害等级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

18、步骤1.收集所有输电线路周边鸟种的学名、活动区域、鸟种体型大小、鸟种飞行能力、鸟种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

19、步骤2.收集所有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鸟种杆塔停留及跳闸记录;

20、步骤3.将涉鸟故障鸟种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建立涉鸟故障鸟种危害等级模型;

21、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基于涉鸟故障鸟种相关信息确定涉鸟故障鸟种危害等级评估指标和确定涉鸟故障危害等级指标参数,以用于建立涉鸟故障鸟种危害等级模型。

22、可选的,所述确定涉鸟故障危害等级指标参数方法为:

23、鸟种展翅长度:

24、当鸟种展翅长度≥1.5m时,极易发生鸟体短接类故障;当1.0m≤鸟种展翅长度<1.5m时,易发生鸟体短接类故障;当鸟种展翅长度<1.0m时,不易发生鸟体短接类故障;

25、鸟粪长度:

26、当为涉水禽类鸟种,且鸟粪长度≥2.1m时,极易发生鸟粪类故障;当为涉水禽类鸟种,且0.8m≤鸟粪长度<2.1m时,易发生鸟粪类故障;当为非涉水禽类鸟种,且鸟粪长度<0.8m时,不易发生鸟粪类故障;

27、鸟巢材料长度:

28、当鸟巢材料≥1.0m时,极易发生鸟巢类故障;当0.5m≤鸟巢材料<1.0m时,易发生鸟巢类故障;当鸟巢材料<0.5m时,不易发生鸟巢类故障。

29、可选的,所述鸟种危害等级模型中,将鸟种危害等级划分为无害鸟种,微害鸟种、危害鸟种、高危害鸟种四个等级;

30、1.当鸟种为非树栖鸟种,则此鸟种为无害鸟种;

31、2.当鸟种为树栖鸟种,没有发生过涉鸟故障,不啄食绝缘子,不能在杆塔站立,则此鸟种为微害鸟种;

32、3.当鸟种为树栖鸟种,没有发生过涉鸟故障,不啄食绝缘子,能在杆塔站立,鸟种展翅长度<1.0m或为非涉水禽类鸟种,且鸟粪长度<0.8m或鸟巢材料<0.5m时,则此鸟种为微害鸟种;

33、4.当鸟种为树栖鸟种,没有发生过涉鸟故障,不啄食绝缘子,能在杆塔站立,1.0m≤鸟种展翅长度<1.5m时或为涉水禽类鸟种,且0.8m≤鸟粪长度<2.1m或0.5m≤鸟巢材料<1.0m时,则此鸟种为危害鸟种;

34、5.当鸟种为树栖鸟种,没有发生过涉鸟故障,不啄食绝缘子,能在杆塔站立,当鸟种展翅长度≥1.5m时或为涉水禽类鸟种,且鸟粪长度≥2.1m或鸟巢材料≥1.0m时,则此鸟种为高危害鸟种;

35、6.当鸟种为树栖鸟种,没有发生过涉鸟故障,啄食绝缘子,则此鸟种为高危害鸟种;

36、7.当鸟种为树栖鸟种,发生过涉鸟故障,则此鸟种为高危害鸟种;

37、其中,无害鸟种表示该鸟种基本无危害,微害鸟种表示该鸟种有轻微危害,需安装少量相应防治装置,危害鸟种表示该鸟种有严重危害,需安装可靠的防治装置,高危鸟种表示该鸟种有极大危害,需针对该鸟种安装特定的防治装置。

38、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驱鸟方法,采用上述的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39、为识别装置配置预定范围,相邻的两个所述识别装置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小于所述预定范围;

40、所述识别装置获取所述预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及识别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中的鸟类,以及对所述鸟类划分危害等级,所述识别装置基于所述危害等级划定危害鸟种,并根据危害鸟种的类型生成驱赶指令;

41、所述驱赶装置接收所述驱赶指令并执行,进而使用所述驱赶指令驱赶预定范围内的鸟类,以使预定范围内的鸟类飞离所述预定范围。

42、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43、处理器;以及

44、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45、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的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

46、本公开的一种输电线路的驱鸟装置、驱鸟方法、系统及服务器,其中,装置包括:识别装置、驱赶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预定范围内的鸟类的鸟种,并生成与识别到的鸟种适配驱赶指令;所述驱赶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驱赶指令并执行,进而使用所述驱赶指令驱赶预定范围内的鸟类,以使预定范围内的鸟类飞离所述预定范围。本技术通过配置识别装置,用以识别预定范围内是否存在鸟类,如果存在,则根据鸟类的鸟种生成适应于鸟种的驱赶指令,同驱赶装置执行上述驱赶指令,便可以将预定范围内的鸟类驱赶出预定范围,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见,本技术的方案可以甄别鸟种,并根据鸟种制定有效的驱鸟策略,进而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4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