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秋提早菜薹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06950发布日期:2023-07-27 18: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秋提早菜薹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栽培,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秋提早的菜薹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菜薹包括白菜薹、红菜薹、油菜薹和芥菜薹等品种,由于生长期短、可周年生产供应,我国南北地区均有栽培,南方主要利用冬闲田栽培,投入少、不与粮食争地、产出效益较高。cn109220629a公开了一种薹用油菜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薹用油菜种源;早播种:选择苗床地块,施足底肥,8月下旬分厢定量播种;苗间管理;早收获;本发明中薹用油菜品质优、口感好、味道甜:利用双低菜薹,采摘后作为鲜菜薹销售;本发明中薹用油菜提前上市,8月下旬播种的10月上旬左右即可上市,而同时期产的红菜薹味苦,白菜薹味淡;弥补蔬菜市场不足,为市民增添一道新鲜蔬菜品种;本发明中薹用油菜产量高:由于不需要后期的菜籽,分批多次采摘完所有成熟的菜薹,一亩地的产量达到2100公斤~2300公斤。

2、长江流域一般在8月-10月进行播种,菜薹播种过早则由于苗期不能经过充分的低温而影响菜薹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将菜薹播种期提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长江流域的秋延大棚,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大田管理和设施温光调控等技术,可以将白菜薹的播种期提前至7月中旬,在9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补充当地秋淡市场,满足消费者对绿叶蔬菜的周年需求,同时提高蔬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实现秋延大棚种植两茬,提高复种指数,实现效益最大化,也可以一茬白菜薹后利用秋延大棚进行早春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育苗,提高秋延大棚土地利用率。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期配方调节剂,所述苗期配方调节剂包含以下组分: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

3、优选地,所述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的配比为1.5:4:1。

4、一种大棚秋提早的菜薹栽培方法,所述菜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品种选择:选择耐热、早熟的白菜薹或红菜薹品种;

6、(2)播种育苗:在7月15日将菜薹播种于育苗盘,所述育苗盘漂浮于育苗池中,一穴播种1-2粒种子;

7、(3)苗期管理:出苗前,所述育苗盘漂浮于盛满水的所述育苗池中;出苗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白天所述漂浮池内放满水,夜间所述漂浮池的水全部抽掉;苗期正值高温,在傍晚时间对基质幼苗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调节剂进行灌根或喷雾处理,所述苗期配方调节剂的有效成分: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

8、(4)整地施肥:在大棚的顶部覆盖薄膜和外遮阳网,所述大棚内平畦,畦间距≥80cm,不用开沟,所述大棚外四周要开深沟;施肥以底肥为主,采用有机肥+颗粒缓释复合肥料;

9、(5)移栽:移栽时带药带肥,所述带药为叶面喷施或灌根苗期防病防虫生物药剂,所述带肥为采用所述苗期配方调节剂再加上1%-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10、(6)大田管理:温光环境调控,缓苗期至主薹采收期间,所述大棚上再加一层内遮阳网覆盖,所述大棚四周全部覆盖防虫网;在所述大棚内安装吊喷;

11、(7)采收:只采收主薹和侧薹。

12、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苗期配方调节剂的使用方法: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按照1.5:4:1配比的混合剂,施用量为兑水100倍液。

13、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有机肥为牛羊粪或鸡粪的商品有机肥;所述颗粒缓释复合肥料按照90%的商品用氮磷钾缓释颗粒肥与10%的商品用钙镁硼锌铁中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薹栽培方法,所述在步骤(5)有机肥结合整地旋耕均匀施入;所述颗粒缓释复合肥料采用开沟条施,沟深70-80cm,用表层土盖一半后,在沟一侧再埋一次颗粒缓释复合肥料

15、优选地,所述在步骤(5)中移栽时菜薹的株行距30cm×30cm。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育苗、苗期管理和大田管理全程采用遮阳网覆盖+29目防虫网覆盖,既实现了作物环境的温光调控,又减少跳甲等虫害。

18、(2)苗期配方调节剂经试验后,表明可以缩短白菜薹苗期5-7d,比对照的壮苗指数高。

19、(3)肥料全生育期一次性施入技术,省时省工省力,减少生产成本。

20、(4)缓苗期至主薹采收期间的双层遮阳网覆盖技术,降低菜薹生长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促进菜薹营养生长,降低薹内纤维素含量,提高商品性和口感。

21、(5)菜薹仅采收主薹和侧薹,缩短采收期,可在菜薹采收后再补种一茬或利用秋延大棚进行早春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育苗,提高复种指数和秋延大棚的土地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苗期配方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期配方调节剂包含以下组分: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期配方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的配比为1.5:4:1。

3.一种大棚秋提早的菜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菜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苗期配方调节剂的使用方法: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按照1.5:4:1配比的混合剂,施用量为兑水100倍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有机肥为牛羊粪或鸡粪的商品有机肥;所述颗粒缓释复合肥料按照90%的商品用氮磷钾缓释颗粒肥与10%的商品用钙镁硼锌铁中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菜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5)有机肥结合整地旋耕均匀施入;所述颗粒缓释复合肥料采用开沟条施,沟深70-80cm,用表层土盖一半后,在沟一侧再埋一次颗粒缓释复合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菜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5)中移栽时菜薹的株行距30cm×3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施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秋提早的菜薹栽培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的苗期配方调节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大棚秋提早的菜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2)播种育苗;(3)苗期管理;对基质幼苗配方调节剂进行灌根或喷雾处理,所述苗期配方调节剂的有效成分:苯甲·丙环唑乳油、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水杨酸;(4)整地施肥;(5)移栽;(6)大田管理:温;(7)采收:只采收主薹和侧薹。使用苗期配方调节剂可以缩短菜薹苗期5‑7d,提高壮苗指数,菜薹仅采收主薹和侧薹,缩短采收期,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信成,张忠武,杨连勇,蒋万,黄琳,康杰,陈位平,彭元群,王桢,雷慧兰,肖鑫,段赞赞,杨兴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