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4895发布日期:2023-06-04 19:3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产卵床,尤其涉及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鱼类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之一,鱼也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现如今随着自然界环境的不断被破坏,鱼类的繁殖率急剧下降,为了提高一些稀有鱼类的数目,一般采用人工养殖、催促产卵等方式,在对于鱼类进行催产时,需要使用到鱼类产卵床。

2、中国专利公开了(cn106417120a)一种人工鱼类产卵床,包括顶部敞开的方框,方框底部安装有若干平行布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伸出方框后与外置的水泵相连,每根进水管上均安装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喷水管,喷水管顶端开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喷水孔,方框内底部铺设有粗砾石层,粗砾石层上方铺设卵石层。该产卵床从方框底部喷射而出的水流沿着粗砾石层和卵石层之间的缝隙不断流出,形成暗流,这一方面可刺激流水性鱼类在此产卵繁殖,另一方面也可为沉于石缝之中的受精卵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此外,该产卵床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小、成本低,现如今的产卵床虽然能够实现鱼类的产卵,但由于鱼类在产卵前一般活动性会大大降低,与其平常的生活情况差别较大,无法辅助鱼类进行常规的上下游动,并不利于鱼类的催产,且传统的产卵床需要通过额外的水泵控制水流的循环流动,能耗偏高,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亟待需要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产卵床虽然能够实现鱼类的产卵,但由于鱼类在产卵前一般活动性会大大降低,与其平常的生活情况差别较大,无法辅助鱼类进行常规的上下游动,并不利于鱼类的催产,且传统的产卵床需要通过额外的水泵控制水流的循环流动,能耗偏高,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及其使用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面上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输水架,所述床体的内部设置有水槽,所述床体的顶面中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部螺纹安装有产卵组件,产卵组件用于鱼类的快速产卵,所述产卵组件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搅液组件,搅液组件用于水液的自动搅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产卵组件包括产卵箱,所述产卵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水孔,所述产卵箱的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通过合页安装有顶盖,所述产卵箱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产卵箱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产卵碎石。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安装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其内部设置的螺纹孔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安装块滑动安装在外壳的内侧,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上均转动安装有侧安装轴,所述侧安装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触压板与从动齿轮,所述顶架的两侧外壁上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驱动齿板,所述驱动齿板与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9、进一步的,通过配套设置有产卵组件,在鱼类需要产卵时,将产卵鱼类置于产卵组件内,通过输水架向床体内加入水液,直至合适深度,在产卵前,控制调节电机开启,驱使调节螺杆定时正反转,从而带动产卵组件在水体内运动,在产卵组件运动时,即可同步带动其内的鱼类同步活动,在产卵组件位移时,产卵组件的从动齿轮可与驱动齿板发生啮合,从而侧安装轴可被带动同步旋转,可同步带动触压板旋转,触压板在旋转时,可定时对于产卵箱产生下压力,从而产卵箱可下降一定高度,当触压板不对于产卵箱触压时,产卵箱可在伸缩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产卵组件水平运动时同步上下移动,且产卵组件的上下位移频率可与产卵组件水平运动速率成正比,辅助鱼类进行游动,促进排卵,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在鱼类产卵前,辅助鱼类进行游动,且可模仿鱼类平常在水体内的上下游动,具有一定的仿生性,正常的鱼类活动能够使鱼类在排卵中具有良好的机能,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后续鱼类产卵效果,提高该装置应用效果。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搅液组件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固定安装在产卵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外罩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轴架,所述安装轴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斜置桨叶,所述外罩的外部设置有若干水孔。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产卵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清扫组件,清扫组件用于水槽底部的良好清理,所述清扫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置弹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内置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刷架,所述刷架的一端与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刷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扫刷,所述清扫刷的底端与水槽的底面内壁紧密接触并挤压。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输水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输水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注水器,所述床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给氧管,所述床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排水器。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床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促产剂储存组件,促产剂储存组件用于促产剂的储存与释放,所述促产剂储存组件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释放管床体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促产剂储存组件,促产剂储存组件用于促产剂的储存与释放,所述促产剂储存组件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释放管。

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仿生型鱼类产卵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s1、在鱼类需要产卵时,将产卵鱼类置于产卵组件内,通过输水架向床体内加入水液,直至合适深度,在产卵前,控制调节电机开启,驱使调节螺杆定时正反转,从而带动产卵组件在水体内运动;

22、s2、在产卵组件运动时,即可同步带动其内的鱼类同步活动,在产卵组件位移时,产卵组件的从动齿轮可与驱动齿板发生啮合,从而侧安装轴可被带动同步旋转,可同步带动触压板旋转,触压板在旋转时,可定时对于产卵箱产生下压力,从而产卵箱可下降一定高度,当触压板不对于产卵箱触压时,产卵箱可在伸缩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产卵组件水平运动时同步上下移动,且产卵组件的上下位移频率可与产卵组件水平运动速率成正比,辅助鱼类进行游动,促进排卵;

23、s3、在产卵组件位移过程中,水液可持续进入搅液组件内,由于搅液组件内设置有斜置桨叶,斜置桨叶的外表面会受到水液的冲击力,当斜置桨叶外表面受力失衡时,斜置桨叶可与转动轴同步旋转,从而起到对于水体的同步搅动作用,搅动的水流可持续对于产卵组件的鱼类产生刺激;

24、s4、在产卵结束后,通过排水器将床体内的水液排出,此时控制产卵组件活动,可同步带动清扫组件运动,清扫组件的清扫刷可有效将沉在床体底部的杂物向两侧清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卵组件底部的清洁度,且在产卵组件上下活动时,清扫刷与刷架也会自适应发生伸缩,不会影响清扫组件的使用;

25、s5、在鱼类产卵时,使产卵组件停止运动,控制促产剂储存组件通过释放管向水体内释放促产剂,辅助鱼类在产卵碎石的间隙中产卵,此过程中,通过给氧管向水体内持续供氧即可。

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发明中,通过配套设置有产卵组件,在鱼类需要产卵时,将产卵鱼类置于产卵组件内,通过输水架向床体内加入水液,直至合适深度,在产卵前,控制调节电机开启,驱使调节螺杆定时正反转,从而带动产卵组件在水体内运动,在产卵组件运动时,即可同步带动其内的鱼类同步活动,在产卵组件位移时,产卵组件的从动齿轮可与驱动齿板发生啮合,从而侧安装轴可被带动同步旋转,可同步带动触压板旋转,触压板在旋转时,可定时对于产卵箱产生下压力,从而产卵箱可下降一定高度,当触压板不对于产卵箱触压时,产卵箱可在伸缩弹簧作用下复位,实现产卵组件水平运动时同步上下移动,且产卵组件的上下位移频率可与产卵组件水平运动速率成正比,辅助鱼类进行游动,促进排卵,通过该设计,能够有效在鱼类产卵前,辅助鱼类进行游动,且可模仿鱼类平常在水体内的上下游动,具有一定的仿生性,正常的鱼类活动能够使鱼类在排卵中具有良好的机能,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后续鱼类产卵效果,提高该装置应用效果。

28、2、本发明中,通过在产卵组件外部设置有搅液组件,在产卵组件位移过程中,水液可持续进入搅液组件内,由于搅液组件内设置有斜置桨叶,斜置桨叶的外表面会受到水液的冲击力,当斜置桨叶外表面受力失衡时,斜置桨叶可与转动轴同步旋转,从而起到对于水体的同步搅动作用,搅动的水流可持续对于产卵组件的鱼类产生刺激,从而能够提高鱼类产卵效果,通过该设计,采用无动力搅液结构,能够在不使用外部驱动源与电能的情况下,起到对于水体的搅动作用,从而对于鱼类产生刺激,提高鱼类产卵效果。

29、3、本发明中,通过在产卵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清扫组件,在产卵结束后,通过排水器将床体内的水液排出,此时控制产卵组件活动,可同步带动清扫组件运动,清扫组件的清扫刷可有效将沉在床体底部的杂物向两侧清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卵组件底部的清洁度,且在产卵组件上下活动时,清扫刷与刷架也会自适应发生伸缩,不会影响清扫组件的使用,同时在设备外设置有促产剂储存组件,在鱼类产卵时,使产卵组件停止运动,控制促产剂储存组件通过释放管向水体内释放促产剂,辅助鱼类在产卵碎石的间隙中产卵,此过程中,通过给氧管向水体内持续供氧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