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17977发布日期:2023-06-29 12:0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用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为了保证园林内的绿化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相关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需要对植物进行灌溉。在此期间,为避免浪费水资源,工作人员时常会用到绿化节水装置。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598029a的文献提供了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节水灌溉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便于对不同位置的植物进行喷洒水,灵活性高,能够方便的对喷头的喷射范围进行调节。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便于工作人员对灌溉范围进行调整,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以及市面上的大多数此类装置都需要外接水源才能够正常使用,难以对雨水资源进行利用,而我国存在大量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这种方式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有的其他解决方案中有的虽然设置了雨水收集结构并配备有抽吸喷灌设备,但是该种解决方案中的雨水收集塔处需要设置过滤设备,防止外部户外的杂质树枝或者泥沙碎块的流入堵塞,因此需要定期的对过滤部位进行人工除杂疏通。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雨水资源进行利用的技术问题,能够在降雨天气时对雨水进行承接并进行保存,从而能够在干旱时利用存储的雨水对园林植物进行灌溉,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降低水资源损耗。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化节水装置,包括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一侧安装有浇灌组件,所述浇灌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输出端端部与储液桶内腔连通,所述增压泵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储液桶端部固定连接有引水斗,所述引水斗呈圆台形结构设置。

5、所述储液内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一侧安装有滤盒,所述滤盒上密布有拦截孔,所述滤盒一侧固设有伞形顶盖,所述顶盖外径尺寸大小小于储液桶内径尺寸大小,所述顶盖的底部圆周外壁密布有环形的弹性拦截丝网,该顶盖盖体的底部通过弹性职称脚支撑于引水斗内壁上,在顶盖盖体的底部的靠近弹性拦截丝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金属薄片,在顶盖盖体的内壁顶部中心部位焊接有一竖直空心圆柱,该竖直空心圆柱体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在储液桶和其下的中转箱中贯穿设置有一转动柱,该转动柱柱体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所述竖直空心圆柱体内的内螺纹螺旋啮合,该种设计可以使得无需人工进行顶部攀爬清除就可以保证雨水收集的顺畅,具体为转动排污的过程中所述转动柱转动带动所述顶盖上下运动,上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金属薄片对弹性拦截丝网进行穿插,使得落入到其内的杂质被剔除掉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降低水资源损耗。

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储液桶一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固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质制成。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能够通过观察窗对储液桶内部水量进行查看,便于及时补充。

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储液桶内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一侧安装有滤盒,所述滤盒上密布有拦截孔,所述滤盒一侧固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外径尺寸大小小于储液桶内径尺寸大小,所述顶盖圆周外壁密布有拦截丝网,所述垫板上固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滤盒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与连接柱插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保证雨水顺利通过,也能够尽可能减少雨水蒸发的损耗,同时还通过设置滤盒,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污染储液桶内部水质。

1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储液桶下端固定连接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下方安装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内固设有滤筒,所述承接管端部穿过中转箱并延伸至滤筒内腔,所述增压泵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中转箱内腔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避免这些垃圾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垃圾导致增压泵受损。

1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滤筒端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插设有密封塞,所述输出管上可转动的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套接有绞龙叶片,所述绞龙叶片外侧套设有胶套,所述胶套与输出管摩擦接触,所述输出管一侧还安装有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杆转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将滤筒内收集到的垃圾通过排污管向外排出,无需工作人员频繁对垃圾进行处理。

1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驱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固设有若干个清洁刷,所述清洁刷与滤筒摩擦接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滤筒内残留垃圾影响水质。

1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套接在驱动杆上的第一齿轮,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外侧可滑动的套设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外侧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限位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上固定安装有带动块,所述花键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带动块受限于限位槽并与其滑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绞龙叶片能够顺利进行转动。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浇灌组件还包括固设在底座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可转动的穿设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端部固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转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摆动板受限于限位套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喷头与摆动板连接固定,所述承接杆上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摆动板能够带动喷头向园林内植物喷水灌溉。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储液桶上还安装有防溢组件,所述防溢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液桶上的防溢管,所述防溢管下方安装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上固设有若干个攀爬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中转箱内部雨水过多与滤盒内部的垃圾接触,有效保证储液桶内部水质,同时提高园林内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园林内植物的健康生长。

23、本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绿化节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在外部降雨期间,雨水经过引水斗落至顶盖上,并顺着拦截丝网间歇及拦截孔流入储液桶内腔;

25、s2、天气干旱时,在重力作用下,雨水进入中转箱内,雨水中掺杂的各类杂质被拦截在滤筒内,进一步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软管进入喷头对植物进行灌溉;

26、s3、在灌溉期间,在电动机的作用下,承接杆随即带动驱动板转动,在限位套的限位下,摆动板随即带动喷头向园林内植物喷水灌溉;

27、s4、使用者需要对滤筒内垃圾进行清洁时,由使用者转动丝杆,直至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在电动机的作用下,驱动杆带动绞龙叶片进行转动,将滤筒内部垃圾通过排污管向外排出,上述转动排污的过程中所述转动柱转动带动所述顶盖上下运动,上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其上的金属薄片对弹性拦截丝网进行穿插,使得落入到其内的杂质被剔除掉落;

28、s5、当降雨较多时,溢出的水会流至引水槽内,从而吸引鸟类等动物在引水槽处引水,有利于提高园林内的生物多样性。

29、3.有益效果

3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1、1、本技术中技术方案中通过丝杠同步传动的底部固定有多个金属薄片的顶盖以及弹性丝网的组合设计,无需借助外部人力频繁的攀爬到水塔最顶端进行人工杂质捞取,只需要在进行垃圾粉碎阶段同步带动顶部的杂质掉落。

32、2、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储液桶以及引水斗,能够在降雨天气时对雨水进行承接并进行保存,从而能够在干旱时利用存储的雨水对园林植物进行灌溉,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降低水资源损耗。

33、3、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盖以及拦截丝网,能够对雨水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各类垃圾进行初步拦截,既能够保证雨水顺利通过,也能够尽可能减少雨水蒸发的损耗,同时还通过设置滤盒,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过滤,避免污染储液桶内部水质。

34、4、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转箱以及滤筒,滤筒能够进一步对雨水进行过滤,使得砂石等各类垃圾都能够被拦截在滤筒内,一方面能够避免这些垃圾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垃圾导致增压泵受损。

35、5、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溢管,能够避免中转箱内部雨水过多与滤盒内部的垃圾接触,有效保证储液桶内部水质,同时通过设置引水槽及攀爬板,溢出的水会流至引水槽内,从而吸引鸟类等动物在引水槽处引水,从而提高园林内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园林内植物的健康生长。

36、6、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摆动板、驱动板以及限位套,在对园林内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时,摆动板会带动喷头进行往复摆动,从而扩大灌溉范围,提高灌溉的均匀度,保证灌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