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滇朴贫瘠土壤旱季全冠移植的精细化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9499发布日期:2023-10-21 15:2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规格滇朴贫瘠土壤旱季全冠移植的精细化施工工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格滇朴贫瘠土壤旱季全冠移植的精细化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1、滇朴是云南土著树种,为云南名贵树种之一,因其树体高大、树形美观、树冠宽广、绿荫浓郁被广泛的应用在园林绿化中。滇朴属深根系落叶乔木,胸径达16-25cm,树高一般在15-20m,冠幅也达20多米,为典型大规格苗木,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具有抗烟尘及有毒气体作用。

2、园林大规格苗木移植栽种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大力构建,城市绿化工期缩短及快速营造良好景观的需求,对移植要求也逐步提高。大规格苗木常规移植技术主要有裸根移植、土植栽种及全冠移植等。其中全冠移植是指在保持原有树形的前提下,仅疏去内膛过密枝和部分小枝,再行栽植的一种种植形式,因具快速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提前形成,改善城市景观,短期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等特点,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青睐。但全冠移植实际违反了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由于保留的根系与树冠比例严重失调,导致根系吸水不能很好的满足树冠蒸腾水量损失,因此直接影响苗木移植成活率,且全冠移植的特殊养护措施增加经济成本,尤其在移栽后第一年后的度夏养护措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规格滇朴贫瘠土壤旱季全冠移植的精细化施工工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规格滇朴贫瘠土壤旱季全冠移植的精细化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移植准备:移植前确定土球最佳尺寸,选择枝干健壮、树冠丰满、主体分部均匀且无明显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滇朴,全冠移植仅修剪病虫枝、枯枝以及影响移植施工的枝条;

4、s2、定点、放线:采用自然配置法定点放线,根据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在设计图及现场分别打好方格,在图上用尺子量出滇朴在方格内的纵横坐标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现场相应的方格内;

5、s3、贫瘠土壤改良:移植地贫瘠或种植土肥力欠佳时,测定原生地土壤特性及种植地土壤特性,根据测定结果对移植地土壤进行改良,使两地土壤特性相似;

6、s4、种植穴处理:种植穴为圆形或方形,坑壁垂直,种植穴挖好后在穴内喷施杀菌剂及杀虫剂,将种植土与废叶按体积比1:3混合均匀后摊铺在种植穴内,厚度不少于15cm;将基肥与种植土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后摊铺在种植穴内,厚度不少于5cm;

7、s5、起挖及包封:在移植前1-2天,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并准备好挖掘工具;当待移植树木的胸径为20-25cm时,采用土球起挖方式,并进行软包装;当待移植树木的胸径大于25cm时,采用土台起挖方式,并使用箱板包装;

8、s6、吊装运输: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之后通过汽车将待移植的树木运输至栽植地点;

9、s7、移栽种植:在挖好的种植穴底部先施基肥,将腐熟的有机肥与土拌匀,并用土堆成10cm高的小土堆;定植起吊时在不影响起重机起吊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树体直立;确定树木栽植方向之后,将树木轻落坑中,采用人力稳住树体,之后再解开吊绳和包装材料,在树木定位以后,拆除草绳等包装物,然后均匀填人细土,分层夯实,填至1/3时,通过人力用树干上的绳索校正树体以使其垂直于地面,而后再将种植穴回填夯实至满;

10、s8、开堰支撑:种植后在树木四周筑成高15-20cm的灌水围堰,围堰内边应略大于树穴、槽10cm左右,筑堰用细土筑实,在树干四周均匀立四根支柱,上部用交叉支柱与树体相固定;

11、s9、养护保活:对移栽后的滇朴进行养护,保证滇朴的正常生长,并在灌过水及下过透雨后应全面检查;树下沉缺土时应及时填平;对泥土堆得较高的要耙平,防止深埋影响根部发育。

12、进一步的,所述s1中土球最佳尺寸的计算公式为:

13、d=j+k(d-3)

14、其中:d——土球直径;

15、j——常数24;

16、k——常数,移植树为常绿树时,为4;移植树为落叶树时,为5;

17、d——树干地径。

18、进一步的,所述s1中,移植前进行断根,断根后用150mg/l浓度的生根粉浸泡2-3min。

19、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改良步骤如下:

20、s3.1、性状调查:调查移植地土壤性状,摸清土壤通透性、耕层厚度、耕性情况及养分贫富现状;

21、s3.2、表土分离:纵向深耕,剥离表层土壤,将大土块碾碎,清除垃圾和石块,加盖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冲刷使土壤流失;

22、s3.3、基层处理:在种植基层下部铺设约20cm厚度的粘性隔离土层,施加有机肥、土壤保湿剂和改良土壤结构的松土剂、固砂剂;

23、s3.4、土壤回填:填入中细砂,改善透水透气性,再将剥离的表层土壤与外运的肥沃土壤混合,进行回填并整平;

24、s3.5、表土改良:在整理好的土层上加铺厚度约为25cm的肥沃表土,保证土地整理质量,并施加农家肥和灰渣肥;

25、s3.6、土壤消毒:利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对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有害菌体进行灭杀和抑制。

26、进一步的,所述s4中,种植穴的侧壁至少距土球的30cm以上的距离,种植穴的深度比土球的高度深10-20cm。

27、进一步的,在所述s5中,土球起挖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28、s5.1.1、挖掘之前通过支柱将待挖掘的滇朴支稳;

29、s5.1.2、将蒲包、蒲包片和草绳用水浸泡;

30、s5.1.3、挖掘前以树干为中心,按规定尺寸画出圆圈,在圈外挖60-80cm的操作沟至规定深度,挖时先去表土,见表根为准,再行下挖,挖时遇粗根必须用锯锯断再削平,不得硬铲,以免造成散坨;

31、s5.1.4、用铣将将树根外部的土坨修成上大下小呈截头圆锥形的土球,土球底部为土球直径的1/3,收底时锯断粗大根系;

32、s5.1.5、用浸泡后的草绳将土球腰部缠扰紧,在土球底部向内挖一圈5-6cm宽的底沟;

33、s5.1.6、用蒲包、蒲包片将土球包严,之后使用草绳缠绕并固定;

34、s5.1.7、打包时绳要收紧,随绕随敲打,用双股或四股草绳以树干为起点,从上往下绕到土球底沿底沟内再由另一面返到土球上面,再绕树干顺时针方向缠绕,应先成双层或四股草绳,第二层与第一层交叉压花;

35、s5.1.8、在土球腰部用草绳横绕20-30cm的腰绳,围好后在腰绳上下用草绳斜拉绑紧;

36、s5.1.9、完成打包后,将滇朴按预定方向推倒,随后用蒲包片将底部包严。

37、进一步的,在所述s5中,土台起挖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38、s5.2.1、挖掘之前通过支柱将待挖掘的滇朴支稳;

39、s5.2.2、去除表土,深度接近表土根;

40、s5.2.3、土台规格上大下小,下部边长比上部边长少1/10,;

41、s5.2.4、对土台的四周进行挖掘,之后将箱板放入土台四周;

42、s5.2.5、钉好四周箱板,之后掏挖土台底部两侧,在安装两侧底板;

43、s5.2.6、用短桩撑住底部四角,掏挖土台底部中间;

44、s5.2.7、之后安装全部底板和盖板,使用短桩和支柱撑住待运。

45、进一步的,在所述s6中,具体的吊装步骤包括:

46、s6.1、吊装前准备好粗麻绳和模板,在吊装时,把双股粗麻绳的一头打结固定,再将双股粗麻绳分开,捆在土球由上至下的3/5处,将其捆紧,再将粗麻绳的另一端扣在吊钩上;

47、s6.2、在粗麻绳与土球接触的地方用木板垫起,将滇朴轻轻吊起之后,将脖绳的一端套在树干基部,之后将脖绳的另一端扣在吊钩上,进行起吊、装车;

48、s6.3、在装车时,树冠向着汽车尾部,根部土块靠着驾驶室放在车辆上,在土块下电木板,之后用木板将土块夹住或用绳子将土块缚紧在车箱两侧;

49、s6.4、在滇朴的根部盖上草包,并在树身与车板接触的位置垫软物,并用绳索固定;

50、s6.5、运输较远路途必须采用有蓬汽车运输,途中减少停车时间,定时停车向树木洒水。

51、进一步的,在所述s9中,养护保活的具体步骤包括:

52、s9.1、度夏养护:

53、s9.1.1、使用草绳包树干,减少树干接受的辐射量;

54、s9.1.2、采用喷雾措施增大滇朴树干空间湿度和降低树冠空间温度,降低树冠的蒸腾量;

55、s9.1.3、对树木根部进行生根剂液体浇灌,浇灌方法采用土球外围喷洒,环沟灌根的方式;

56、s9.1.4、选用营养液进输液,输液以水为主,增大滇朴竖杆向上输水量;

57、s9.2、防寒养护:

58、s9.2.1、夜间或霜雪天,在低矮的树木上方覆盖遮阳网,在覆盖时,四周用砖、石块压牢;对于高大树木,在四周打3-4个桩,使用遮阳网围住,之后用细绳缝合形成筒状,在筒状的顶部加盖遮阳网;

59、s9.2.2、在树木主干、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自下而上缠绕10-20cm的带状薄膜;

60、s9.2.3、冬季树木周围土壤缺水时,在土壤封冻前要及时灌封冻水;

61、s9.2.4、在树冠外围挖3-4个深50-100cm的穴,施入牛粪、碎草等酿热物肥料;对树木进行培土,盖过树木的根颈。

62、进一步的,还包括病虫防治,包括清除树木的枯枝产业,并将剪除的枝叶、杂草集中烧掉;使用刀具将树木的粗皮、翘皮及裂缝处进行刮除,刮除前在树冠下铺塑料布,用于将刮下的树皮屑收集集中进行处理或烧毁。

63、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64、(1)本发明通过精细化施工管理,采用快速栽种施工技术,无需进行移植培育及提前断根,大大缩短深根性树种断根周期,提高移植效率;

65、(2)本发明在移植地土壤贫瘠时,通过对种植地的土壤特性进行改良,使得移植地与原生地的土壤特性相近,并同时对种植穴进行处理,杀灭细菌、杂草种子且增加基肥,有效提升移栽成活率至95%以上;

66、(3)本发明采用全冠移植的方式,移植的滇朴冠型完整,观赏价值高,改善生态环境,绿化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