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5885发布日期:2023-11-20 20:5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涉及植物耐盐性鉴定领域。


背景技术:

1、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生长,造成粮食减产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目前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1.0×108hm2,在沿海地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作为中度盐敏感作物,在当前土壤盐渍化的环境下,其耐盐性的研究成为了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快速筛选耐盐性水稻材料,提高筛选效率,可为水稻耐盐遗传育种提高更多的研究材料。

2、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水稻耐盐性研究就受到广泛重视。水稻不同种质资源及其不同发育阶段,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我们一般将能在盐(碱)浓度为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的水稻品种,我们称之为耐盐(碱)水稻。我国水稻的耐盐性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及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先后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鉴定与评价,并筛选出一批耐盐性水稻资源,如芒水稻3、毛稻、大芒稻、高粱稻、80-85、筑紫晴、红芒香梗福、白谷子等。但这些品种由于农艺性状较差等原因,未能够在耐盐水稻育种中得到推广应用。目前,育种工作者评定水稻耐盐性主要是通过对水稻苗期或者全生育期进行耐盐评价,其中以苗期耐盐性评价为主。而在田间进行耐盐筛选时,需要种植在盐池中,后期还需收种进行苗期或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耗时久,成本高。本发明通过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将具有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获得更为耐盐且种皮为红色的水稻,这样有利于在田间快速筛选更具有耐盐性的水稻种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田间筛选耐盐性水稻的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方案如下:在田间育种中,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将具有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将水稻种子按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对其进行苗期耐盐鉴定,选择耐盐幼苗进行大田种植,并做耐盐相关基因鉴定,两者均存在耐盐相关基因satol的标记rm3412,结果表明红色种皮的种子更具有耐盐性状。该发明能够在田间快速筛选更具有耐盐性的水稻,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更为便捷的方法。

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能够在田间通过观察水稻种皮的颜色,快速筛选具有耐盐性的水稻种子。所述方法是将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将水稻种子按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并进行苗期耐盐检测和耐盐相关基因satol的标记rm3412检测。所述方法的苗期耐盐性检测是在人工培养箱进行,对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的水稻种子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红色种皮的种子在8‰盐浓度处理下,相较白色种皮的种子,生长情况更为良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涉及水稻杂交选育领域。适用于水稻耐盐性种质的快速选择。其特征在于,在田间育种中,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将具有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将水稻种子按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对其进行苗期耐盐鉴定,选择耐盐幼苗进行大田种植,并做耐盐相关基因鉴定,两者均存在耐盐相关基因satol的标记rm3412,结果表明红色种皮的种子更具有耐盐性状。该发明能够在田间快速筛选更具有耐盐性的水稻,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更为便捷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能够在田间通过观察水稻种皮的颜色,快速筛选更具有耐盐性的水稻种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具有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将水稻种子按种皮颜色分为红色和白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红色和白色种皮的种子进行苗期耐盐鉴定,用96孔板进行培养,并设置清水对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期耐盐性检测是在人工培养箱下,用8‰的nacl溶液进行培养。培养14天后,转换成清水培养。对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的水稻种子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红色种皮的种子在8‰盐浓度处理下,相较白色种皮的种子,生长情况更为良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相关基因satol标记检测,主要是使用rm3412标记进行检测,红色种皮与白色种皮的水稻叶片中均检测出该基因的条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田间快速筛选水稻耐盐的方法,涉及水稻杂交选育领域。适用于水稻耐盐性种质的快速选择。其特征在于,在在田间育种中,利用杂交及回交的方法,将具有耐盐性状的红色种皮水稻FL478与玉针香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后将水稻种子按种皮颜色进行分类,对其进行苗期耐盐鉴定,选择耐盐幼苗进行大田种植,并做耐盐相关基因鉴定,两者均存在耐盐相关基因satol的标记RM3412,结果表明红色种皮的种子更具有耐盐性状。该发明能够在田间快速筛选更具有耐盐性的水稻,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更为便捷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杰,孙明法,聂智星,朱国永,施伟,张梦龙,刘凯,代金英,孙一标,胡蕾,王爱明,陈忠兵,朱静雯,宛柏杰,唐红生,张桂云,岳红亮,严国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