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驱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4588发布日期:2023-07-23 16:5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车灯驱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驱虫系统。


背景技术:

1、车灯由于自身工作时有发光发热的特点,会天然地吸引昆虫,一旦昆虫进入车灯内部,又由于车灯内部结构复杂,昆虫很难从车灯内逃出。昆虫长时间停留在车灯内部,会引起人感官不适,加上车灯出厂时已焊接或涂胶,无法以拆灯的方式将昆虫清除,换灯的代价又较高。目前车灯领域不存在驱虫技术,往往需要把车灯设计成整个全密封的结构,对空间的要求较高,且对车灯内部的散热也有不利影响。

2、车灯内进入昆虫分为几种情况和阶段,第一种是在车灯各零件生产出来后装配阶段进入车灯内部,第二种是在车灯包装及运输等过程中。前者是车灯装配过程中,如发现有昆虫进入车灯内部,仍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昆虫排出车灯外部,但是这会增加不必要的生产工时,增加工时成本,并且无法保证昆虫长期在车灯内部时不会对内部零件、尤其是精密零件产生影响;后者是车灯装配完成后的包装及运输等过程中,由于部分车灯的最终完全密封是通过车灯和车身钣金件的装配实现的,车灯在与钣金件安装前可能是存在不完全自身密封状态的,则此时在包装及运输过程中,车灯不是完全密封的,虽然通过包装件的清洁要求保证和人工检测能降低进入昆虫几率,但这是无法保证的,仍可能会有昆虫进入车灯内部。

3、如果密封后的车灯内部出现昆虫,只能将密封的车灯报废,造成浪费,如果密封后且已经装至车辆的车灯内部出现昆虫,只能将车灯拆下并报废,资源及经济浪费更高,如果密封前的车灯内部出现昆虫,虽然能用各种方法将其引出车灯内部,但是存在发现几率的问题,很多时候车灯还未完成密封但昆虫在其内部,由于未被发现车灯最终完成了密封,无法完全保证车灯未完成密封时昆虫能被发现并被100%除虫。

4、上述两种情况主要针对的都是肉眼可见的虫,但还包括第三种情况,是在车灯安装至整车之后,整车运行之后发现车灯内部有虫,此时车灯内部的虫主要原因是在上述第一或第二种情况时进入车灯内部的虫虽然被排除车灯外,但是其很可能在车灯内部进行了产卵,在之前的除虫阶段虽然完成除虫但是并未除去虫卵,在车灯安装完成至整车后车灯内部的虫卵慢慢长成虫,此时车灯内易被直观观察到包括有虫,对外观和性能都存在影响,且此时车灯已完成安装至整车,对于车灯是完全密封状态,虫难以爬出,难以通过现有技术除去。

5、第三种情况中,昆虫虽然被引出车灯外被除虫,但是昆虫很可能在车灯内部完成产卵,昆虫所产的卵是极不容易被发现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卵会长为昆虫,此时车灯大概率是完成密封的,或者是装配至车辆甚至是购车者买回后使用一段时间了,此时的由虫卵长为的昆虫在密封的车灯内部既容易被观察者发现,车灯必须被拆下和报废造成浪费,又会使昆虫长期存于车灯种,对于车灯的功能尤其是车辆运行时车灯的照明和信号等法规要求功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驱虫系统。

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灯驱虫系统,包括:驱虫装置和引虫装置,所述驱虫装置设置在车灯内;

3、所述驱虫装置用于驱赶灯外昆虫或将灯内昆虫驱赶至引虫区域;

4、所述引虫区域远离所述驱虫装置设置,所述引虫装置设置在所述引虫区域,所述引虫装置用于吸引车灯内的昆虫。

5、优选的,所述引虫装置内设置有气味部件,所述气味部件用于吸引车灯内的昆虫,所述气味部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引虫装置上;

6、所述引虫装置内设置有粘虫装置,所述粘虫装置用于黏住进入引虫装置的昆虫。

7、优选的,车灯内设置有单向通过结构;

8、车灯内部空间分为非引虫区域和引虫区域,所述单向通过结构位于所述非引虫区域和所述引虫区域之间,非引虫区域的昆虫能够通过所述单向通过结构进入所述引虫区域;

9、所述驱虫装置设置在所述非引虫区域,所述引虫装置设置在所述引虫区域。

10、优选的,所述单向通过结构包括运动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

11、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设置在车灯壳体上,所述运动部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运动部的另一端通过重力作用搭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设置在所述车灯壳体上;

12、当昆虫自所述非引虫区域来通过所述单向通过结构进入所述引虫区域时,昆虫推动运动部转动打开;当昆虫进入所述引虫区域后,运动部通过重力作用搭接在第二固定部上。

13、优选的,所述单向通过结构包括运动部、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

14、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设置在车灯壳体上,所述运动部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所述运动部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弧形引导结构;

15、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车灯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弧形引导结构;

16、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的一端通过重力抵接在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形成引导槽结构,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抵接端形成昆虫收集口。

17、优选的,所述单向通过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引导结构和第二弧形引导结构;

18、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的一端连接设置在车灯壳体上,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一端连接设置在车灯壳体上;

19、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另一端相抵接;

20、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形成引导槽结构,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抵接端形成昆虫收集口;

21、所述第一弧形引导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引导结构均为弹性结构。

22、优选的,还包括风力除虫组件,所述风力除虫组件与所述引虫装置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风力除虫组件用于将所述引虫装置内的昆虫排出;

23、所述风力除虫组件包括入风通道、出风通道以及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通过所述入风通道与所述引虫装置连通设置,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引虫装置连通设置;

24、所述进风组件为如下任意一种形式:

25、形式一: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风能发动装置和风能设备;所述风能设备设置在所述风能发动装置内,所述风能发动装置与所述入风通道连通设置;

26、形式二:所述进风组件为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设置在所述入风通道的进气端。

2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水平设置;

28、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呈上下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重合部分;

29、所述运动部倾斜设置,所述运动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夹角小于度。

30、优选的,还包括磁吸机构,所述磁吸机构设置为如下任意一种形式:

31、形式一:所述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运动部的一端,所述运动部设置为能够被磁吸的结构;

32、形式二:所述磁吸机构包括磁吸装置和辅助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运动部的一端,所述辅助磁吸装置设置在所述运动部靠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磁吸装置能够吸附所述辅助磁吸装置。

33、优选的,所述驱虫装置设置在车灯的昆虫进灯区域,所述驱虫装置设置若干个;

34、所述驱虫装置为超声波驱虫装置,所述驱虫装置向四周输出驱虫声源,所述驱虫装置释放的声波包括驱虫声波和降噪声波;当所述驱虫装置设置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驱虫装置的降噪声波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35、车灯驱虫系统还包括噪音探测器和控制装置,所述噪音探测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驱虫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7、1、本发明设置驱虫装置、单向通过结构以及引虫装置,实现对昆虫的驱逐、单向通过、吸引收集,实现车灯内部的除虫,适用于车灯装配至车身钣金前、装配至车身钣金后,适用于车灯密封前、密封后;

38、2、本发明通过采用驱虫装置设置在车灯外壳开孔处,并持续对外释放超声波,从而可以避免车灯外的昆虫被光源热源吸引进车灯内部的情况;

39、3、本发明通过采用驱虫装置设置在车灯内部,可将在非工作时间进入灯体内的昆虫赶向车灯内部的远端位置,远端位置设置有引虫装置,从而更容易被引虫装置吸引;

40、4、本发明通过采用引虫装置,且在其内部设置有对昆虫有吸引效果的气味部件,实现有效吸引车灯内部虫进入引虫装置;

41、5、本发明通过采用带有单向通过结构的引虫装置,单向通过结构置于车灯壳体内部空间的非引虫区域(即非除虫区域)和引虫区域(即除虫区域)之间,既将两者分隔开又将两者联系起来,使昆虫一旦通过单向通过结构进入引虫装置内部后,不再有重新返回车灯内部的可能性;

42、6、本发明通过采用入风通道、出风通道与引虫装置相连,可将已吸引至引虫装置内的昆虫定时排出车灯外;

43、7、本发明通过对单向通过结构的运动部和与之贴合的第二固定部的装配角度进行设置,实现满足大部分行驶路况、遇到存在下坡坡度路况、减速行驶情形;

44、8、本发明通过磁吸装置设置,结合可被磁铁吸附的材料的运动部设置,使即使出现下坡角度大于预设值仍能保证运动部和车灯壳体贴合侧之间无空隙产生,昆虫不会再次回到非引虫区域;或者通过运动部采用塑料材料、低密度金属材料、其他低密度材料类别,更有效保证昆虫能够进入引虫装置之内,结合设置辅助磁吸装置、及其与磁吸装置之间异性相吸作用带动运动部贴合车灯壳体贴合侧;

45、9、本发明通过驱虫装置采用超声波驱虫设备,最高效保证驱虫作用,同时最优采用高频率的驱虫声源,既提高昆虫本身的抵触性,且高频率的超声波不会被人听见或轻易识别,解决噪音问题;

46、10、本发明通过驱虫装置同时释放降噪声波,反向抵消电机和风扇和运动机构等产生的噪音;

47、11、本发明的引虫装置是可被拆换的,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48、12、本发明的引虫装置内部设置具有黏性的粘虫装置,有效黏住进入引虫装置的昆虫,更有效除虫效果;

49、13、本发明的入风通道连接风能设备或者进气格栅,实现车灯装配至钣金前的产线、包装运输后的除虫、或者车灯装配至钣金后的除虫,或者车辆行驶时的车灯除虫;

50、14、本发明的引虫装置和入风通道的连接位置设置单向防虫装置,既保证昆虫不会爬至入风通道,又能保证风能能进入引虫装置吹出昆虫;

51、15、本发明通过另一可选的设置辅助驱虫装置,使驱虫音源覆盖面更广,有效驱赶虫至引虫装置;

52、16、本发明通过设置昆虫引导槽使得除虫系统不仅适用于存在生命和意识的昆虫,还适用于失去生命和意识的昆虫,适用范围广,避免昆虫失去生命或意识后无法主动打开单向通过结构造成功能问题外观问题;

53、17、本发明通过设置引导槽结构和昆虫收集口,应用重力积累原理,有效收集昆虫和收集虫至引虫装置实现除虫,且保证昆虫收集口开启后昆虫掉落再次关闭保证密封;

54、18、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装置、单向通过结构引虫装置和排气装置组成车灯内驱虫系统,从而达到避免车灯内部长时间留存昆虫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