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01299发布日期:2023-09-20 12: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菌菇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大球盖菇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等特点。

2、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维生素。羊肚菌具有补脑、提神、补肾、壮阳、等功效,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味道鲜美,而且有益于肠胃,可对消化不良及痰多气短等病症进行有效地治疗,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3、目前,对于大球盖菇和羊肚菌的种植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独种植,且不宜重茬种植,从而影响了大球盖菇和羊肚菌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利用大球菌菇、羊肚菌出菇时间节点不同,实现同时种植、不同时间出菇,以降低轮作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了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挖沟,在沟内铺设大球盖菇发酵料,播撒大球盖菇菌;

5、2)在沟内覆土,播撒羊肚菌菌种,再次覆土将羊肚菌菌种覆盖;

6、3)羊肚菌出菇后,清理营养袋,补水催大球盖菇。

7、具体的,可以在大棚作物行间进行挖沟,在大棚内套种,充分利用大棚的土地资源以及内部环境温度,来进行种植。

8、进一步的,步骤1)中,于11月份挖沟种植,挖沟的深度为20-25cm。

9、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大球盖菇发酵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成:杂木屑50%、玉米芯30%、稻壳18%、石灰2%、含水量60%,且大球盖菇发酵料的铺设厚度为12-16cm。

10、进一步的,等待大球盖菇发酵料表层长满大球盖菇菌丝后再进行覆土。

11、进一步的,步骤2)中,第一次覆土厚度为2-4cm,再次覆土将沟填平。

12、进一步的,步骤2)中,按照每亩25kg的使用量将硫酸钾氮磷钾15:15:15复合肥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后,再播种、覆土。

13、进一步的,步骤2)中,待羊肚菌菌种出现白色菌霜后,摆放营养袋,营养袋每亩放1500-2000kg,每袋0.6-0.7kg。

14、进一步的,次年2月20-28日大水催菇,3月份羊肚菌出菇,结束后及时清理营养袋补水催大球盖菇,出菇期4-5月份,并将羊肚菌营养袋及大球盖菇菌渣还田。

15、进一步的,羊肚菌出菇出菇期间,保持土壤含水率在22-26%,空气湿度为85-95%。

16、进一步的,大球盖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为80-90%,空气温度为10-25℃。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发明示例的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利用大球菌菇、羊肚菌出菇时间节点不同,实现同时种植、不同时间出菇,充分节约土地资源,缩短轮作周期,同时发酵料可以还田,还田后可以减少作物病害发生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于11月份挖沟种植,挖沟的深度为20-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大球盖菇发酵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物质组成:杂木屑50%、玉米芯30%、稻壳18%、石灰2%,含水量为55-65%,且大球盖菇发酵料的铺设厚度为12-1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等待大球盖菇发酵料表层长满大球盖菇菌丝后再进行覆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覆土厚度为2-4cm,再次覆土将沟填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照每亩25kg的使用量将硫酸钾氮磷钾15:15:15复合肥与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后,再播种、覆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待羊肚菌菌种出现白色菌霜后,摆放营养袋,营养袋每亩放1500-2000kg,每袋0.6-0.7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次年2月20-28日大水催菇,3月份羊肚菌出菇,结束后及时清理营养袋补水催大球盖菇,出菇期4-5月份,并将羊肚菌营养袋及大球盖菇菌渣还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羊肚菌出菇出菇期间,保持土壤含水率在22-26%,空气湿度为85-9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大球盖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为80-90%,空气温度为10-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属于菌菇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挖沟,在沟内铺设大球盖菇发酵料,播撒大球盖菇菌;2)等待大球盖菇发酵料表层长满大球盖菇菌丝;3)在沟内覆土,播撒羊肚菌菌种,再次覆土将羊肚菌菌种覆盖;4)羊肚菌出菇后,清理营养袋,补水催大球盖菇。本发明示例的一种大球盖菇‑羊肚菌混作栽培方法,利用大球菌菇、羊肚菌出菇时间节点不同,实现同时种植、不同时间出菇,以降低轮作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程,聂阳,张金,申庆阳,杨克晓,侯立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