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8035发布日期:2023-09-16 10:1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管理,具体涉及到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杨树是我国种植最广的树种之一,不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还是用于城市绿化,都是主要的选择树种。杨树作为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其每年产生的花粉及飞絮已成为城市植源性污染的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成为限制宜居城市建设的因素之一。

2、目前国内通用的对杨柳飞絮问题的治理力度,主要措施有:一是进行树种改造。对于新栽植的杨柳树明确要求必须为雄株,苗圃繁育树苗时也要求为雄株。对于现有的杨柳树雌株,通过高位嫁接雄枝、修剪雌株树冠、逐步更新老弱雌株等手段减少飞絮总量。二是喷水湿化减絮。在每天10时-16时杨柳絮集中飘飞时段,对杨柳树集中分布地区进行树冠高压喷水作业,飞絮沾水后随之落下,环卫人员跟进收集、清运飞絮。三是注射植物生长抑制剂。杨柳树雌株注射抑制剂后,可以抑制雌株花芽产生,减少飞絮。

3、上述治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树种改造仅能针对还未种植杨树的区域进行,对于已经成长了数十年的杨树,并不适用;例如喷水湿滑,其对于高大的杨树效果并不适用,并且当被水浸湿的杨絮在太阳下烘干后,依然会重新被风吹起,效果并不明显;例如目前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注射量大,工作繁琐,成本高,对杨絮的抑制效果也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4、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高效、治理范围广、对各种杨树均适用的杨絮去除药剂以及去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第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新的去除杨絮的药剂,通过新的花芽抑制剂以及飘絮附着剂,可以从杨絮形成的根本以及杨絮漂浮的过程进行控制,降低杨絮的污染;第二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去除杨絮药剂的制备方法,将第一药剂结合到第二药剂中,在杨絮产生初期,对杨絮的继续产生达到控制效果,并对已经产生的杨絮起到控制效果,双重保障;第三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去除杨絮药剂的使用方法,在杨絮的树干、树干以及枝叶上喷洒不同的成分,使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抑制和去除效果,将化学和物理方法相结合,起到全面降低杨絮污染的作用。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包括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所述第二药剂中包含10-30%的第一药剂;

3、所述第一药剂含有缩节胺、烯效唑和2,4-二硝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

4、所述第二药剂中含有第一药剂和粘结剂。

5、本发明中,第一药剂可以单独使用,作为前中期对花芽分化的抑制药剂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花芽分化的概率,使花芽直接分化成叶芽,减少花的形成;一方面可以除去部分芽,使芽枯萎,或者抑制芽的萌发;第三方面可以促进母树生长,提高杨树本身的生长态势。第一药剂可以混合到第二药剂中,作为第二药剂的成分使用。在第二药剂中,通过特制的粘结剂可以将杨絮吸附在杨树树叶表面或者使其直接下坠到地面,不会被风吹走,还可以通过树叶吸附第二药剂中的第一药剂,对还未发育完全的杨花进行调控,避免其进一步形成杨絮。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7、缩节胺10-30份、烯效唑10-30份、2,4-二硝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10-30份、赤霉素0.5-1份和水30-50份。

8、进一步地,所述2,4-二硝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或式iii所示:

9、

10、本发明中,2,4-二硝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与缩节胺、烯效唑混合,可以除去新发的芽,抑制新芽生长,同时赤霉素也可以起到抑制花芽形成的作用,还可以对杨树进行疏花疏果,使杨絮产生的量减少。通过注射和喷砂根部的方法,可以将第一药剂从根部直接传输至杨树整个树体内部,从而分散到各个部位,对整个花期以及杨絮形成期持续有效。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药剂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12、第一药剂10-30份、粘结剂20-30份、溶剂20-40份、助溶剂2-5份和分散剂1-5份。

13、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工业废渣或矿粉经碱化后高温煅烧制得的颗粒;

14、所述粘结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5、将工业废渣或矿粉加入碱水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聚乙烯醇透明溶液离心搅拌,静置10-15d;

16、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后高温煅烧。

17、本发明中,采用工业废渣或者矿粉等作为原料,制备颗粒粘结剂,经过溶剂、助溶剂和分散剂的辅助,可以提高在水中的溶解性能,使第二药剂与水混合后即可喷到叶片表面或空气中,并附着空气中的杨絮,使杨絮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下落,或者吸附在叶片上、树干上等,不会被风吹起,形成杨絮污染。同时,本发明采用工业废渣或矿粉为原料,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治理作用,成本较低。不仅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颗粒粘结剂,粘结性能强、灰分少并且颗粒物成型度高,在树叶表面附着时间久,附着面大,对杨絮长期有效。

18、进一步地,所述工业废渣包括工业电石渣、碱渣、粉煤灰和磷石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工业废渣或矿粉的粒径为150-400目。

19、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醇或丙酮,所述助溶剂为尿素或乙酰胺,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20、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去除杨絮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称取所述的第一药剂的原料,混合制得第一药剂;

22、称取质量份的第一药剂与粘结剂、溶剂、助溶剂、分散剂混合后,超声搅拌,制得第二药剂。

23、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搅拌的温度为30-50℃,所述超声搅拌的时间为30-120min,所述超声搅拌的转速为200-500rpm。

24、本发明中,采用热超声搅拌的方法,可以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提高溶解度,使制得的去除杨絮的药剂保存时间长,不易团结。

25、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去除杨絮的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在杨树飞絮前45-60d和杨絮产生初期对树干注射第一药剂,同时对根部进行喷洒第一药剂;

27、在杨树飞絮初期,对杨树开花部位进行喷洒第二药剂,每10d喷洒一次,花期总计喷洒2-3次。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29、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杨絮的药剂,其首次采用2,4-二硝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使用,制备第一药剂,达到更优的花芽分化抑制效果,还能在这个基础上使分化的花芽枯萎,避免其形成杨絮。其次,采用工业废弃物制备粘结剂,与第一药剂结合后可以对已经产生的杨絮进行吸附,避免其随风飞扬,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对还未形成杨絮的花芽进行进一步地抑制和调节,对杨树进行持续调节。

30、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杨絮药剂的使用方法,采用两种方案齐头并进,第一步在杨絮形成前期,对树干进行注射,对树根进行喷洒,使第一药剂可以从根部往上运输,分散到杨树的每个部位,对杨树的花芽进行调节,使其要么分化为叶芽,生长新的嫩叶,要么直接枯萎,避免杨絮的进一步生长。第二步在杨絮形成后,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树叶或者树枝、树冠进行喷洒第二药剂,使第二药剂中的粘结等可以吸附即将飞扬的杨絮,并沉积在树叶上或树干上,或者通过重力直接落到地面,不再随风飞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一药剂的持续作用,减少整个生长周期内的杨絮的生长,使杨树在第二年也能不开花结果,实现不飞絮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