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5490007发布日期:2023-09-17 00:5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玉米不仅是粮食和饲料,也已成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其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居禾谷类作物之首。玉米油是目前重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其主要成分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用价值。同时由于其氧化稳定性、热稳定性等性能较好,避免一般油由于常温氧化、风味变劣,高温时因煎炸物、炒菜物等引起自动氧化、热聚合、热氧化、水解等综合作用而促进劣化,再加之玉米油在调理中产生的不饱合醛的氢较大豆油、菜籽油为少,因此玉米油从常温到高温作调理用油均展示出优越性,从而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中。

2、随着玉米油的需求不断增大,需要寻思提高玉米油产量的方法;现有技术中通常注重高油玉米品种的选育,即通过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多基因控制等手段培育高含油量的优质油玉米杂交种,研发成本和难度较大;然而通常忽略了栽培措施等改善对玉米油的影响,相关报道也较少。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通过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对轮作体系中秸秆的使用时间、肥料种类的选择和施肥的时机和用量以及玉米种植的秸秆密度等因素进行考量,同时与玉米油的产量进行耦合研究,获得了在麦玉轮作体系下最优化的玉米种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较高的玉米油产量,还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减少土壤养分淋溶等情况,提高肥料利用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轮作体系:选择麦玉轮作体系为种植基础;

5、s2:培育土壤:在玉米种植之前,将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进行土壤培育,同时调整小麦秸秆还田用量和还田时期;

6、s3:选择肥料:选择氮肥、磷肥、钾肥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肥料;同时调整肥料的用量以及施肥方式;

7、s4:选择大田中玉米种植的密度;

8、s5:将上述步骤s2-s4中的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因子五个因素与玉米油含量进行耦合实验,得到麦玉轮作体系下可以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各个因素之间最优配比以及影响力大小。

9、本发明采用以秸秆还田方式培育土壤,同时考虑与氮肥、磷肥、钾肥和种植密度因子间相互影响,根据五因素间与玉米油的耦合关系,找到麦玉轮作体系中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的优化组合,得到提高玉米油含量的玉米,还可以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麦玉轮作体系中玉米油含量的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

10、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步骤s2培育土壤为在玉米季的小喇叭口期将小麦秸秆粉碎为1cm的秸秆覆盖还田。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步骤s3中氮肥为含n 46%的尿素,磷肥为含p2o5 12%的过磷酸钙,钾肥采用含k2o 50%的硫酸钾。

12、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步骤s3中施肥方式为先将50%的氮肥、全部磷肥、全部钾肥混匀后撒于土表旋耕基施,然后将剩余的50%氮肥用于行间5cm覆土追肥,追肥时期为小麦季的拔节期、玉米季的大喇叭口期。

1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步骤s5中将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高含量玉米油下的最优因素配比。

14、具体的,采用本发明技术体系,小麦秸秆选择玉米季小喇叭口期地表覆盖,能有效防止杂草的滋生,有利于保水保墒和有益微生物繁殖,避开播种期,有利于下季作物幼苗群体发育和作物产量的提高。除了50%氮肥用于追肥外,其余肥料均用于基施,简化了施肥流程同时避免一次性大量施氮带来的n素损失,也节约了施肥成本。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种植密度与玉米油耦合得出的优化配比用量组合,有利于麦玉轮作中高含量玉米油的玉米生产,能有效提高肥料和秸秆的利用效率,减少因肥料和秸秆的过量施用带来的土体养分损失和地下水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绿色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1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步骤s5中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通过对总和、均值、极差以及变异来源进行分析,得到五因素对玉米油含量的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为:氮肥,钾肥,秸秆用量,磷肥,种植密度。

1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因子五个因素的配比为:氮肥为21kg/亩、磷肥为2.5kg/亩、钾肥为6kg/亩、小麦秸秆为150kg/亩、玉米季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

1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因子五个因素的配比为:氮肥为21kg/亩、磷肥为0kg/亩、钾肥为9kg/亩、小麦秸秆为150kg/亩、玉米季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

1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玉米中玉米油含量高达5.10%。

19、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首先调整小麦秸秆还田量和还田的时期进行土壤培育,即只在麦玉轮作周期中的玉米小喇叭口期用粉碎至1cm的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其次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将50%氮肥、全部磷肥、全部钾肥混匀撒于土表旋耕基施,剩余50%氮肥用于行间5cm覆土追肥,具体在小麦季在拔节期、玉米季在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同时将多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与玉米油含量进行耦合,得到了适合麦玉轮作体系下提高玉米油含量的玉米生产的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配比组合,有效提升了玉米油含量。

21、2、采用本发明技术体系,小麦秸秆选择玉米季小喇叭口期地表覆盖,能有效防止杂草的滋生,有利于保水保墒和有益微生物繁殖,避开播种期,有利于下季作物幼苗群体发育和作物产量的提高。除了50%氮肥用于追肥外,其余肥料均用于基施,简化了施肥流程同时避免一次性大量施氮带来的n素损失,也节约了施肥成本。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种植密度与玉米油耦合得出的优化配比用量组合,有利于麦玉轮作中高含量玉米油的玉米生产,能有效提高肥料和秸秆的利用效率,减少因肥料和秸秆的过量施用带来的土体养分损失和地下水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绿色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培育土壤为在玉米季的小喇叭口期将小麦秸秆粉碎为1cm的秸秆覆盖还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氮肥为含n 46%的尿素,磷肥为含p2o5 12%的过磷酸钙,钾肥采用含k2o 50%的硫酸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施肥方式为先将50%的氮肥、全部磷肥、全部钾肥混匀后撒于土表旋耕基施,然后将剩余的50%氮肥用于行间5cm覆土追肥,追肥时期为小麦季的拔节期、玉米季的大喇叭口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高含量玉米油下的最优因素配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通过对总和、均值、极差以及变异来源进行分析,得到五因素对玉米油含量的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为:氮肥,钾肥,秸秆用量,磷肥,种植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因子五个因素的配比为:氮肥为21kg/亩、磷肥为2.5kg/亩、钾肥为6kg/亩、小麦秸秆为150kg/亩、玉米季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因子五个因素的配比为:氮肥为21kg/亩、磷肥为0kg/亩、钾肥为9kg/亩、小麦秸秆为150kg/亩、玉米季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中玉米油含量高达5.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玉米油含量的大田玉米种植方法,首先调整小麦秸秆还田量和还田的时期进行土壤培育,即只在麦玉轮作周期中的玉米小喇叭口期用粉碎至1cm的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其次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将50%氮肥、全部磷肥、全部钾肥混匀撒于土表旋耕基施,剩余50%氮肥用于行间5cm覆土追肥,具体在小麦季在拔节期、玉米季在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同时将多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与玉米油含量进行耦合,得到了适合麦玉轮作体系下提高玉米油含量的玉米生产的氮肥、磷肥、钾肥、秸秆用量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配比组合,有效提升了玉米油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明,阮桂丽,赵征宇,宋朝玉,王圣健,宫明波,朱培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岛市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