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85772发布日期:2023-10-28 17: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霜脲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药,具体为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在农业技术领域,由于植物病毒、真菌等病原物导致的病害如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病毒病以及霜霉病、晚疫病、黑胫病和绵疫病等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施用农药作为防止作物真菌或病毒病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随着具有类似结构的同作用系的化学药剂被频繁使用或过量给药,导致植物病原菌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使药剂的防效降低甚至失效。现有技术中通过有效成分的复配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为cn101700038b)公开了一种含有氰霜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其公开的内容中探讨了氰霜唑分别与霜霉威、氟吗啉、霜脲氰、烯酰吗啉、乙磷铝、噁霜灵、甲霜灵、精甲霜灵或百菌清复配后的优化配比,期望能够应用于防治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霜霉病、疫病、霜疫霉病等,但其实一方面,复配有效成分的防效与植物种类有关,无法保证其开发的配方体系能够适用于各种植物的不同病害的有效防治。再者,基于霜脲氰原药和氰霜唑原药的特定,其用于悬浮剂的开发时,活性有效成分的悬浮率和配方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的后续病害防治效果,因此开发一种稳定的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来应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霜脲氰原药10-20%、氰霜唑原药3-12%、润湿分散剂3%-12%、稳定剂0.1-0.5%、防冻剂3-8%、助悬剂0.01-0.3%、消泡剂0.01-0.3%、防腐剂0.01-0.05%、增稠剂0.1-0.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霜脲氰原药、氰霜唑原药的质量比为(1-3):(1-3);优选的,所述霜脲氰原药、氰霜唑原药的质量比为(1-2):1。

3、优选的,所述霜脲氰原药外观为白色至微红色晶体,霜脲氰质量分数≥98.0%,水分含量≤0.5%,丙酮不溶物≤0.3%;优选来源为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的霜脲氰原药(cas号:57966-95-7)。

4、优选的,所述氰霜唑原药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固体,氰霜唑质量分数≥94.0%,水分含量≤0.5%,丙酮不溶物≤1.2%;优选来源为如东众意化工有限公司的氰霜唑原药(cas号:120116-88-3)。

5、霜脲氰属氯乙酰类杀菌剂,有局部内吸性和短距离传导的能力,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对侵入寄主内的病菌也有杀伤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作用。氰霜唑属磺胺咪唑类杀菌剂,具有良好保护性和内吸活性,同时具有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的特点,其作用机制是阻断卵菌纲病菌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cl复合体的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的供应,其结合部位为酶的q中心,对病原菌具有高的选择性,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本发明采用霜脲氰和氰霜唑复配,使提供的悬浮剂产品兼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起到互补的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同时可以延缓和治理病原菌的抗药性,可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可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本发明的配方筛选显示,霜脲氰、氰霜唑在(1-3):(1-3)的配比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共毒系数为80.4131~199.6039,均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尤其是当霜脲氰、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和1:1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证明上述配比下的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较好,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霜脲氰、氰霜唑单剂常规用量下的防效,可以降低用药量,以减少单独使用两个单剂而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缓解了化学农药对土壤、水等环境的压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分散剂选自丙烯酸和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嵌段聚醚、烷基苯醚磺酸盐、聚醚磷酸酯、萘磺酸盐缩聚物、疏水基改性羧酸共聚物、聚羧酸盐、醇烷氧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改性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疏水基改性羧酸共聚物、醇烷氧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合;优选的,所述改性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powerblox d-205dispersant)、疏水基改性羧酸共聚物(agrilan 788)、醇烷氧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ergitol w-600surfactant)的质量比为(3-6):(2-5):1。

7、基于本发明体系,通过采用重量比为(3-6):(2-5):1的改性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powerblox d-205dispersant)、疏水基改性羧酸共聚物(agrilan 788)、醇烷氧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ergitol w-600surfactant)的组合,改善产品的长期贮存稳定性,加工得到流动性和分散性好的悬浮剂产品,使提供的悬浮剂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和悬浮性,提高润湿分散能力,从而快速导入作物,实现整株的全面保护。发明人分析原因可能为,在上述三种润湿分散剂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能够通过静电效应避免活性成分的团聚,另一方面在水相中形成双电层,其分子中亲水性侧链深入水相中形成溶剂链,可以阻隔或减少原药分子与氢键结合,提供稳定粒子保护层,起到稳定的作用,防止由于原药中所含有的未知杂质等引起的交联或电荷被中和,避免由于脱吸现象导致的体系稳定性破坏问题,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品的长期贮存稳定性。此外,发明人发现通过共同引入上述润湿分散剂,避免体系粘度的增加导致的产品流动性下降,保证产品后续的倾倒性。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定剂选自柠檬酸、乳酸、醋酸、碳酸、硼酸、磷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

9、基于本发明体系,通过引入柠檬酸作为稳定剂,有效保持体系中霜脲氰原药和氰霜唑原药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原药分解影响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效果进而导致产品药效降低问题。发明人分析原因可能为,引入柠檬酸作为稳定剂,尤其是控制悬浮剂体系中柠檬酸的引入量为0.1-0.5wt%,有效避免氰霜唑中磺酸(叔)胺基团分解的同时保证霜脲氰的稳定性,最大化保持体系稳定性和悬浮剂产品药效。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悬剂为硅酸镁铝。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腐剂为苯并异噻唑啉-3-酮。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sag 1572)。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

15、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润湿分散剂、助悬剂、防腐剂、消泡剂、去离子水按照配方量准确称量后依次加入带剪切机的配制釜,打开搅拌器将助剂进行初混合;

17、(2)之后将防冻剂、增稠剂加入带剪切机的配制釜开启剪切机,预剪切20-50min,停止剪切;

18、(3)混合均匀后将霜脲氰原药、氰霜唑原药加入带剪切机的配制釜,再次开启剪切机,剪切20-50min后,输送到砂磨机中;

19、(4)砂磨至粒径大小合格后,进行再混合,之后取样分析检测合格后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20、优选的,所述初混合的时间≥15min。

21、优选的,所述预剪切与剪切保持转速在1800~2500转/分钟。

22、优选的,所述砂磨机在常压下控制砂磨速度为250~300千克/小时。

23、优选的,所述砂磨每30分钟送一次检测,保证粒径d90<3μm。

24、优选的,所述取样分析检测合格为产品质量分数、ph范围、悬浮率、倾倒性、湿筛试验、持久起泡性符合产品标准。

25、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的应用,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26、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霜脲氰·氰霜唑悬浮剂,采用霜脲氰和氰霜唑复配,使提供的悬浮剂产品兼具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起到互补的作用,延长了持效期,同时可以延缓和治理病原菌的抗药性,可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可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28、2、基于本发明体系,霜脲氰、氰霜唑在(1-3):(1-3)的配比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尤其是当霜脲氰、氰霜唑的质量比为1:2和1:1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用药量,以减少单独使用两个单剂而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缓解了化学农药对土壤、水等环境的压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农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29、3、基于本发明体系,通过采用重量比为(3-6):(2-5):1的改性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powerblox d-205dispersant)、疏水基改性羧酸共聚物(agrilan 788)、醇烷氧基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ergitol w-600surfactant)的组合,改善产品的长期贮存稳定性,加工得到流动性和分散性好的悬浮剂产品,使提供的悬浮剂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和悬浮性;提高润湿分散能力,从而快速导入作物,实现整株的全面保护。

30、4、基于本发明体系,通过引入柠檬酸作为稳定剂,有效保持体系中霜脲氰原药和氰霜唑原药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原药分解影响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效果进而导致产品药效降低问题。

31、5、本发明提供的悬浮剂,通过控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条件,有助于制备得到悬浮性好、稳定性高且倾倒性好的产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