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5688发布日期:2023-10-28 12: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探测,具体涉及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1、草原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形态,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能够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而草原虫害会使得草原植被减少,进而导致草原退化,导致土壤沙化。

2、相比其他植被形态,草原的遮挡较少,遇到虫害时,害虫的活动面积较大,会快速的破坏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对草原的虫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减少对草原虫害造成的影响。

3、目前的监测预警系统,是通过诱捕灯对害虫进行引诱,再利用灭虫器杀灭害虫,再通过摄影模块拍摄害虫的图片,并传输至分析系统内,分析出害虫的种类的数量,进而达到实时监测和预警的效果。但是整个系统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大量的发热,使得灭虫器的温度较高,在杀灭害虫时,会出现高温将害虫烤焦的情况,因此无法辨认害虫的种类,影响监测预警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预警主体,预警主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诱捕灯、灭虫器、摄影系统、传输模块和电源,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虫口,摄影系统与传输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包括两个散热筒,散热筒的一端封闭,散热筒内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靠近散热筒开口端的一侧上设置有驱动杆,还包括带动驱动杆移动的驱动件;散热筒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内均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内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其中一个散热筒的进气口和另一个散热筒的出气口均与灭虫器的内部连通,另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外部连通。

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4、通过诱捕灯引诱害虫,使得害虫从进虫口进入外壳内,通过灭虫器杀灭害虫,且害虫落至外壳底部,通过摄影系统拍摄后,通过传输模块将图像信号传输至分析系统,利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5、在使用过程中,利用驱动件带动驱动杆往复移动,进而实现驱动板的移动,驱动板往复移动时,使得散热筒的两端间歇的排气和吸气,与灭虫器连通的进气口吸气时,可通过进虫口将害虫吸入外壳内,使得灭虫器杀灭害虫。与灭虫器连通的出气口排气时,排出气体,吹撒在灭虫器上,通过吸气和吹气,实现气体的流通,能够完成对灭虫器的散热和降温。

6、因此,能够减少因灭虫器长时间使用而大量发热,出现害虫被烤焦,无法辨认的情况出现。

7、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灭虫器包括电击网,电击网为圆环形,电击网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导流块,导流块密封电击网的顶部,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电击网的内部连通。

8、有益效果:设置弧形的导流块能避免害虫在灭虫器的顶部堆积,同时通过进气口吸气和出气口出气,能实现气体流通,进而完成散热。

9、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与灭虫器连通的出气口上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顶端密封,出气管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

10、有益效果:出气口排出的气体进入出气管内,并通过出气孔喷射出,能够在起到散热效果的同时,冲击电击网,使得电击网上沾附的害虫被吹下。

11、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壳内部位于诱捕灯的下方固定有聚集筒,聚集筒为平顶的锥形,且聚集筒的小径端在下方。

12、有益效果:设置聚集筒能够实现对害虫的聚集,当进气口吸气时,能够通过聚集筒的底部快速的将害虫吸入外壳内,且由于聚集筒为平顶的锥形,害虫进入外壳后,不易跑出。

13、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壳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为圆形,外板为圆环形,且外板包括多块拼接的分板,分板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轴,两端的转轴分别与内板和外壳转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件;灭虫器和散热筒均固定在内板上。

14、有益效果:设置支撑板,能够使得杀灭的害虫落至支撑板上,且外板包括多块分板,当分板沿着转轴转动时,会使得各分板错开,进而将害虫导入外壳底部,能方便下一次进行害虫的监测。

15、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壳的上设置有环形的空腔,位于分板外侧的转轴位于空腔内,转动件包括设置在转轴位于空腔内的部分上的从动齿轮,空腔内位于从动齿轮上方转动连接有端面齿圈,端面齿圈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凸齿,且端面齿轮下侧的凸齿与从动齿轮啮合;空腔内还转动连接有与上侧的凸齿啮合的主动齿轮;外壳外周设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正反转电机。

16、有益效果:正反转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端面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从动齿轮转动,实现转轴转动,进而分板发生翻转,能够完成将杀灭后的害虫导至外壳底部。

17、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内板的底部固定有锥形的导向斗,导向斗的底部与外壳内壁固定,外壳侧壁上位于与导向斗连接处设置有导出口。

18、有益效果:设置导向斗能够对掉落的害虫进行导向,使得其沿着导向斗的外侧滑动,再通过导出口导出。

19、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锥形的顶盖,顶盖覆盖在外壳顶部,顶盖与外壳之间设有支撑杆。

20、有益效果:顶盖能够对外壳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外壳内,对预警装置的运行使用造成影响。

21、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外侧均匀布置有多块太阳能板,电源为蓄电池,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22、有益效果:太阳能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蓄电池进行储蓄,为各部件的运行提供电源。

23、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太阳能板从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

24、有益效果:太阳板倾斜设置能更好的接收太阳能。

25、综上,发明人通过改变传统的通过散热孔进行散热的方式,通过气体在外壳内流动,来实现散热,外部环境并不会对散热造成影响。同时,在散热时,能够对害虫进入外壳内起到吸引的作用,还能将灭虫器上沾附的害虫吹落。

2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预警主体,预警主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诱捕灯、灭虫器、摄影系统、传输模块和电源,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虫口,摄影系统与传输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包括两个散热筒,散热筒的一端封闭,散热筒内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靠近散热筒开口端的一侧上设置有驱动杆,还包括带动驱动杆移动的驱动件;散热筒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内均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内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其中一个散热筒的进气口和另一个散热筒的出气口均与灭虫器的内部连通,另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灭虫器包括电击网,电击网为圆环形,电击网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导流块,导流块密封电击网的顶部,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电击网的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灭虫器连通的出气口上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顶端密封,出气管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内部位于诱捕灯的下方固定有聚集筒,聚集筒为平顶的锥形,且聚集筒的小径端在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为圆形,外板为圆环形,且外板包括多块拼接的分板,分板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轴,两端的转轴分别与内板和外壳转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件;灭虫器和散热筒均固定在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上设置有环形的空腔,位于分板外侧的转轴位于空腔内,转动件包括设置在转轴位于空腔内的部分上的从动齿轮,空腔内位于从动齿轮上方转动连接有端面齿圈,端面齿圈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凸齿,且端面齿轮下侧的凸齿与从动齿轮啮合;空腔内还转动连接有与上侧的凸齿啮合的主动齿轮;外壳外周设有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正反转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板的底部固定有锥形的导向斗,导向斗的底部与外壳内壁固定,外壳侧壁上位于与导向斗连接处设置有导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形的顶盖,顶盖覆盖在外壳顶部,顶盖与外壳之间设有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外侧均匀布置有多块太阳能板,电源为蓄电池,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板从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草原虫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架体和预警主体,预警主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诱捕灯、灭虫器、摄影系统、传输模块和电源,摄影系统与传输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包括两个一端封闭的散热筒,散热筒内均滑动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上设有驱动杆,还包括带动驱动杆移动的驱动件;散热筒上均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内均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内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其中一个散热筒的进气口和另一个散热筒的出气口均与灭虫器的内部连通,另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外部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灭虫器长时间使用后发热,会导致后续使用时害虫被烤焦,不能进行辨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妍,慈建勋,欧为有,唐炳民,刘华,王贤颖,卢成保,马旭康,连欢欢,杨洁,索南江才,巴音孟克,马千茜,费迎霞,谭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