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和应用该养殖仓的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9352发布日期:2023-11-17 21:0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和应用该养殖仓的养殖工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定向赶鱼以起捕或转移的养殖仓及应用此类养殖仓的养殖工船,属于水产养殖。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已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基于特定空间中的养殖容器与饲料投喂、水处理装备,可相应地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水体养殖密度,最终获得更高的生长速度与产量。

2、现有技术的养殖仓体应用于大型船舶式深海渔业养殖时,需要根据生长周期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与饲养措施,随着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方法要求能够适应深远海环境特点。

3、如同时兼顾采取封闭船舱与敞开网箱的养殖模式,利用网箱利于提高产量但移动困难、机动性差。将封闭式养殖和敞开式养殖相整合可实现从小鱼苗到成鱼的海上野生化养殖。即将海上养殖从小规格鱼苗开始,以减轻陆地或近岸网箱养殖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同时降低了较大规格鱼类海上运输的成本。但在养殖鱼类分选与成鱼起捕的后续阶段,需要在船体与网箱之间定向转移鱼类等水生物。另外,如遇较为恶劣的天气与海况等条件时,也需采取定向将鱼群驱赶回船舱中。因此,如何实现定向赶鱼以起捕或转移,同时降低传统吸鱼泵装置对较大体型鱼体的损伤问题,简化船体管理系统的管路设计与使用载荷、相应地降低船体转运的能耗,一直是本领域深远海养殖工船或养殖平台的设计难点。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和应用该养殖仓的养殖工船,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水下升降式赶鱼装置,对于此类装置的设计重点在于水生物投饲和生长的全周期中不影响仓体内部的养殖环境,在起捕或转移鱼群时能够根据需要定向驱赶鱼群,从而达到提高起捕与转移作业时效、降低对各种体型规格鱼体损伤的设计目的。

2、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包括由数个侧板与底板依次拼接形成的、内部为密闭空腔的框体组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框体组件内腔中垂直地设置有中空的中间立柱,在数个侧板的顶部水平地连接桥架,桥架各端分别通过侧板连通于工船或相邻养殖仓的框体组件;沿中间立柱的外径套设有升降框,升降框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中间立柱的垂向升降移动;升降框的外形尺寸与框体组件内腔的水平剖面相同;在升降框上开设有数个矩形的赶鱼口,沿升降框的水平中心设置有第一孔,中间立柱垂向地套设于第一孔中;在升降框上每一赶鱼口的四周边沿通过数个短柱垂向地支撑连接有一圈渔网框;渔网拉板在起捕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渔网框垂向上方往复地滑动而带动渔网覆盖升降框上的赶鱼口或是将赶鱼口打开。

3、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钢索组件,第一钢索组件由第一卷扬机和第一钢索组成;第一钢索的一端第一卷钢索头卷绕于第一卷扬机的输出轴,第一钢索的另一端第二卷钢索头固定连接于桥架;第一钢索为柔性体,在第一卷钢索头与第二卷钢索头水平延伸部分之间形成垂向上分布的两层绕折部;位于垂向顶层的绕折部包括轴向中心线处于水平方向的绕折弧轴向中心线处于垂直方向的绕折弧。

4、所述的起捕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赶鱼口的一组相对边沿处对称分布的、分别由第二卷扬机与第三卷扬机驱动连接的数组第五滑轮,缠绕连接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驱动端的第二钢索、第三钢索分别绕折连接于赶鱼口两侧的第五滑轮后,在渔网拉板上实现对接。

5、每组第五滑轮通过第三滑轮孔转动轴设于一组设置在升降框上的第二滑轮板;在渔网拉板上固定设置有一拉板接头,第二钢索与第三钢索的对接端分别固定于拉板接头上。

6、渔网拉板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一组对称分布的第五孔滑动地贯穿连接于渔网框,渔网的一端缠绕在位于赶鱼口一侧的渔网框上,渔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渔网拉板。

7、在渔网拉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横向分布的拉板孔,渔网通过拉板孔固定连接渔网拉板。

8、所述的中间立柱的顶端贯穿连接于桥架,其底端贯穿连接于框体组件的底板并连通于溢流管的进水端,溢流管的出水端位于框体组件的外部;在中间立柱的侧壁上、沿其垂向中心线对称地设置有数组导流板。

9、沿中间立柱的外径分别套设有可沿垂向升降移动的并清洁侧板表面的升降清洁组件、以及可绕垂向中心定轴旋转并清洁底板表面的底部清洁组件。

10、基于上述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的养殖工船,该养殖工船包括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上甲板、以及位于壳体内腔底部的船板固定连接组成的船舱;在上甲板上安装有数个养殖仓,每个养殖仓的框体组件单独地固定连接于上甲板。

11、养殖工船在船板上安装有数个养殖仓,数个框体组件相互拼接组合为一体式的养殖仓体结构,相邻框体组件的侧板共用。

12、综上,所述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和应用该养殖仓的养殖工船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针对多种类水生物的浸没式立体养殖提出改进与优化,对于鱼类等水生物的定向起捕与转移作业采用自动化升降驱赶手段,相应地辅助提高人工作业效率与机械化管理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深远海养殖工船或其他深远海养殖平台,有利于提高整体养殖平台的产量与管理时效。

13、2、本申请提出的升降赶鱼装置不会破坏和影响到养殖水体环境,有利于模拟出与自然水体相似度更高的养殖空间环境,从而提高水生物的适用能力与生长舒适度。

14、3、本申请提出的升降赶鱼装置对于各种体型规格的水生物均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起捕后水生物的外观、降低因人为和客观因素导致的减产或非自然死亡机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包括由数个侧板与底板依次拼接形成的、内部为密闭空腔的框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框体组件内腔中垂直地设置有中空的中间立柱,在数个侧板的顶部水平地连接桥架,桥架各端分别通过侧板连通于工船或相邻养殖仓的框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钢索组件,第一钢索组件由第一卷扬机和第一钢索组成;第一钢索的一端第一卷钢索头卷绕于第一卷扬机的输出轴,第一钢索的另一端第二卷钢索头固定连接于桥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捕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赶鱼口的一组相对边沿处对称分布的、分别由第二卷扬机与第三卷扬机驱动连接的数组第五滑轮,缠绕连接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驱动端的第二钢索、第三钢索分别绕折连接于赶鱼口两侧的第五滑轮后,在渔网拉板上实现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五滑轮通过第三滑轮孔转动轴设于一组设置在升降框上的第二滑轮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渔网拉板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一组对称分布的第五孔滑动地贯穿连接于渔网框,渔网的一端缠绕在位于赶鱼口一侧的渔网框上,渔网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渔网拉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在渔网拉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横向分布的拉板孔,渔网通过拉板孔固定连接渔网拉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立柱的顶端贯穿连接于桥架,其底端贯穿连接于框体组件的底板并连通于溢流管的进水端,溢流管的出水端位于框体组件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其特征在于:沿中间立柱的外径分别套设有可沿垂向升降移动的并清洁侧板表面的升降清洁组件、以及可绕垂向中心定轴旋转并清洁底板表面的底部清洁组件。

9.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的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上甲板、以及位于壳体内腔底部的船板固定连接组成的船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在船板上安装有数个养殖仓,数个框体组件相互拼接组合为一体式的养殖仓体结构,相邻框体组件的侧板共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升降赶鱼装置的养殖仓和应用该养殖仓的养殖工船,水下升降式赶鱼装置在水生物投饲和生长的全周期中不影响仓体内部的养殖环境,在起捕或转移鱼群时能够根据需要定向驱赶鱼群,从而达到提高起捕与转移作业时效、降低对各种体型规格鱼体损伤的设计目的。养殖仓包括由数个侧板与底板依次拼接形成的、内部为密闭空腔的框体组件。在框体组件内腔中垂直地设置有中空的中间立柱,沿中间立柱的外径套设有升降框,升降框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中间立柱的垂向升降移动;在升降框上开设有数个矩形的赶鱼口;渔网拉板在起捕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渔网框垂向上方往复地滑动而带动渔网覆盖升降框上的赶鱼口或是将赶鱼口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