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真花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及产品

文档序号:35986592发布日期:2023-11-10 10: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仿真花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花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1、蓟马是瓜果、蔬菜、果树上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其直接危害和传播病毒危害常对果蔬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蓟马类害虫具有体型小、危害隐蔽、繁殖能力强、抗药性强等特点,因此,传统的化学农药难以有效防控,且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果蔬上的蓟马,比如豆大蓟马、花蓟马、西花蓟马、瓜蓟马、黄胸蓟马等重要的种类,对花普遍具有很强的趋性,常躲在花中聚集危害,果蔬花期也常是蓟马的危害高峰期,隐蔽在花中的蓟马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从模拟自然界果蔬花的角度,并进行相应结构的改进以起到防治蓟马的作用是控制蓟马种群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思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花防治蓟马类害虫的产品,包括仿真花、食诱剂、将食诱剂释放至仿真花的施用装置;所述施用装置包括装有食诱剂滴袋、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进液端连接滴袋,出液端连接在仿真花上,所述仿真花的施用装置通过连接管将食诱剂释放至仿真花。食诱剂增加仿真花对蓟马类害虫的吸引力,使得果蔬花上的蓟马类害虫减少,从而起到降低蓟马类虫害的效果。

3、进一步,所述食诱剂成分包括花和植物挥发物和/或增效剂;优选的,所述花和植物挥发物包括下列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括号内为有效成分浓度含量):异烟酸甲酯(>98%)、茴香醛(>99%)、邻氨基苯甲酸甲酯(99%)、苯甲酸甲酯(98%)、肉桂酸甲酯(98%)、芳樟醇(98%)、橙花醇(97%)、苯甲醛(>9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9%)、肉桂醛(>95%);所述增效剂包括下列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式,反式-十八烷基乙酸酯(9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5%)、红糖(稀释100倍)、氨基酸(稀释100倍)、抗坏血酸(稀释100倍)。为了进一步提高仿真花对蓟马类害虫的吸引力,发明人对食诱剂进行了改良和优化,增加了植物花的主要挥发物成分以及增效的助剂,对蓟马的诱集效果显著提高。

4、进一步,所述杀虫剂包括列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甲维盐、呋虫胺、唑虫酰胺、虫螨腈、溴酰-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溴氰虫酰胺等化学农药或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乙基多杀菌素。为了实现更好的防治效果,在增加引诱蓟马的同时,在食诱剂中加入杀虫剂,实现诱杀的双效防治。

5、进一步,所述食诱剂和杀虫剂混合物为食诱剂和杀虫剂按照1: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放入滴袋中;优选的,所述食诱剂为异烟酸甲酯、茴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肉桂酸甲酯、芳樟醇、橙花醇、苯甲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肉桂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反式,反式-十八烷基乙酸酯、红糖、氨基酸、抗坏血酸和水的混合物(上述有效成分按等体积均匀混合后,稀释至浓度为10%);所述杀虫剂为30-90g/l的乙基多杀菌素稀释1000-2000倍;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60g/l的乙基多杀菌素稀释1500倍。

6、进一步,所述施用装置上装有流量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食诱剂或混合物释放至仿真花的流速。可选的,所述滴袋为输液袋,液体混合物装在输液袋内,通过连接管自上而下缓慢释放至仿真花中。流量控制装置不仅能提高防治时效,实现缓释的效果,还进一步节约了防治成本。

7、进一步,所述仿真花还包括与仿真花连通的仿真花干和仿真分枝,所述仿真花干和仿真分枝均为中空腔,且所述仿真分枝的中空腔均与仿真花干的中空腔连通,食诱剂或混合物通过中空的仿真花干和仿真分枝释放至仿真花;优选的,所述仿真花干上设有多个仿真分枝,所述仿真分枝上设有仿真花。中空腔使得食诱剂或混合物能够高效释放到仿真花上。

8、进一步,所述仿真花包括仿真花座、仿真花心和仿真花瓣,所述仿真花座的内侧中部固定设有仿真花心,所述仿真花座的内部外侧均匀的设有仿真花瓣;优选的,所述仿真花尺寸是自然花的1-10倍,优选3-5倍。

9、可选的,所述仿真花包括下列花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仿真花:桃花、李花、苹果花、葡萄花、草莓花、茄子花、辣椒花、生菜花、番茄花、豆科植物的花、兰花、菊花;优选的,所述仿真花为豇豆花的仿真花。

10、所述的蓟马包括但不限于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nall)、丝大蓟马(megalurothripssjostedti trybom)、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烟蓟马(thrips tabacilindeman)、瓜蓟马(thripspalmi karny)、小鬃蓟马(thripsparvispinus karny)、葱韭蓟马(thrips alliorum priesner)、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morgan)、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黄蓟马(thripsflavus schrank)、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 karny)、八节黄蓟马(thripsflavidulus bagnall)、短角蓟马(thrips brevicornis priesner)等。

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花防治蓟马类害虫的方法,包括:在果蔬种植地里,间隔悬挂上述的产品,将所述食诱剂和杀虫剂混合物缓慢释放至仿真花上。

12、进一步,所述施用装置上装有流量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食诱剂或混合物释放至仿真花的流速或停止释放;优选的,每隔几日,停止混合物释放,仿真花上混合物液体逐渐挥发,待表面干燥后,通过抖动仿真花去掉死亡的蓟马虫体;可选的,装有食诱剂或混合物的滴袋和连接管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13、一种防治蓟马类害虫的的产品,包括食诱剂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诱剂和杀虫剂混合物为食诱剂和杀虫剂按照1:1-10的体积比混合;优选的,所述食诱剂为异烟酸甲酯、茴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肉桂酸甲酯、芳樟醇、橙花醇、苯甲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肉桂醛、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反式,反式-十八烷基乙酸酯、红糖、氨基酸、抗坏血酸和水的混合物;所述杀虫剂为乙基多杀菌素。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有效转移蓟马危害。根据蓟马喜欢隐蔽在作物花中聚集危害的习性,研发仿真花以诱集蓟马,降低蓟马种群数量,减少对作物的危害。使用时,既可以在作物开花之前悬挂,以提前诱集蓟马,降低蓟马基数,也可以在作物开花后悬挂,转移蓟马种群至仿真花中。

16、2.优化后的诱剂对蓟马诱集效果增加。根据蓟马对花的趋性行为,从花中分离出主要挥发物成分,优化了蓟马诱剂成分,对蓟马的诱集效果提高了29.8%,此外,添加了增效助剂,比其他增效助剂的诱集效果提高了23.6%。

17、3.对蓟马具有持续防治作用。通过“输液袋”形式,让诱剂和化学农药混合物自上而下缓慢流至仿真花中,其对蓟马具有持续的诱集作用,且可以随时更换“输液袋”,让仿真花始终保持防治蓟马的工作状态。

18、4.技术简单,产品经济耐用。组合后“输液袋”+仿真花,可直接悬挂于作物的搭架上,也可通过竹竿单独支立于作物周边。悬挂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仿真花可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