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培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2830发布日期:2023-10-08 22:3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植培育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具体为一种绿植培育架。


背景技术:

1、在对绿植幼苗进行培育时,需要将绿植盆放在室外照射阳光,以便绿植幼苗进行生长,但是在培育绿植时,经常会遇到风雨天气,在进行浇水或是雨水浇灌在土壤表层时,会使土壤间隙充满水分并变柔软,进而使绿植与土壤的连接强度下降,而绿植幼苗根系较少,只能依靠土壤自身硬度来固定幼苗,在经受风吹时,绿植幼苗容易被吹倒并导致绿植根部被拔出,进而影响培育质量。

2、因此,需要一种绿植培育架,解决绿植幼苗容易被吹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植培育架,通过蒸发浇灌区域内的水分从土壤下方补充水分,同时也将雨水与土壤表层隔开,防止上方土壤与绿植连接强度下降,较少绿植被吹倒的概率。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一种绿植培育架,包括支架、内盆和遮板,所述支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上下分布的外盆,所述内盆设置于所述外盆内壁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蒸发浇灌区域,所述支架外表面还设有控制部件,当所述外盆内存在雨水时,所述外盆竖向移动并通过所述控制部件带动所述遮板向上滑动至所述外盆上方,位于上方的所述外盆开口处设置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利用所述遮板的移动带动上方所述内盆朝向上方所述外盆内腔移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盆与内盆之间形成的蒸发浇灌区域,并将其中的水以蒸汽的方式从土壤下端浸入土壤中并补充水分,在下雨时还通过控制部件带动遮板移动至外盆上方并将多个外盆盖住,实现挡雨、挡风的效果,既防止雨水过大的降低土壤与绿植的连接强度,又防止风过大而将绿植吹倒,再通过调节部件带动内盆向外盆内腔移动,防止绿植处于过高位置而受到较强的风力,进一步减少绿植倾倒的概率。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上方所述内盆通过调节部件连接在上方所述外盆内壁位置并以所述调节部件轴线为中心进行移动,下方所述内盆与下方所述外盆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盆与所述外盆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水从所述外盆与所述内盆侧壁的间隙流入所述内盆内腔底部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蒸发浇灌区域,所述外盆侧壁贯穿设有通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部件对内盆进行支撑,而在雨水淋入内盆内时,雨水会从外盆、内盆之间的间隙流入至内盆的底部,外盆重力增加并使外盆向下移动,再通过调节部件带动内盆深入外盆内,进一步的降低高处绿植的高度,并减少绿植受到风力大小。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外表面靠近所述外盆的位置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滑动槽,上方所述外盆靠近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外盆下端与所述控制部件动力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滑动槽限制第一滑动块和外盆的移动轨迹,再通过控制部件对外盆进行支撑,且在外盆重力增加时通过控制部件将外盆移动动力传递给遮板。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转换杆和第二滑动块,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外盆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二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转换杆远离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一端贯穿设有与两个所述旋转轴抵接的转槽,且所述转换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调整块,所述外盆下端开设有沿两个所述外盆连线方向的调整槽,所述调整块与所述调整槽内壁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外盆下方位置的所述支架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中间轴,且所述中间轴分别与所述转换杆中间位置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盆向下移动时,利用调整块将转换杆一端向下压,而转换杆另一端受到中间轴的限制并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动块向上移动,且调整块以中间轴为轴线向下移动时受到调整槽的限制并发生滑动,确保调整块与外盆的连接。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连接绳,所述第二滑动块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两个遮板下端之间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上端与所述连接绳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向第二滑动块提供向下的拉力,拉力再通过转换杆、中间轴的转换形成对外盆向上的支撑力,当外盆内水增加时外盆受到重力影响将转换杆一端向下压,促使第二滑动块向上移动并拉伸弹簧,第二滑动块通过连接绳带动遮板向上移动并将外盆盖住,完成外盆向下移动与遮板向上移动的转换,无需动力源即可完成设备运行,减少成本。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转块、调控轴、调控杆,所述遮板靠近所述外盆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块滑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调控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盆上开口的边缘位置,且所述调控轴与所述连接槽固定连接,所述调控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调控杆,所述调控杆另一端与所述内盆上开口处的上端面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块和连接槽的连接使遮板向上移动时还以转块旋转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进而使遮板移动至外盆上方进行遮盖,而遮板带动转块向上移动时调控杆另一端带动内盆向外盆腔内移动,完成绿植的隐藏,减少风力的影响。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遮板位于上方两个所述外盆之间并为劣弧,且其半包裹住所述外盆,所述遮板表面贯穿设有供所述转换杆穿过的容纳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遮板弧形结构且其上升时受到内盆上端开口的限制,使得遮板上升时还相对调控轴与内盆连接处发生转动,进而将遮板从外盆的侧面转移至外盆的上方,并能从其另一方向倾斜向下,减少设备所占空间大小。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盆上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棉布材料的棉布盖,且所述棉布盖中心位置开设有有供绿植生长的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棉布材料的棉布盖防止雨水冲击土壤表侧,同时能将较多的雨水隔离在土壤外侧并使其从外盆和内盆的间隙中流入到外盆底部,防止土壤遭受过多水冲击而降低与绿植幼苗的连接强度。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盆靠近所述外盆底壁的一端贯穿设有向所述内盆内腔延伸的棉布块,所述棉布块为棉布材料且其下端开设有向上凹陷的渗透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盆底部的棉布块将外盆底部蒸发的水分吸收,并从土壤的下方向其补充水分,增加绿植幼苗与土壤的连接强度。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盆为透明的塑料材料,且其底壁为黑色。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盆透明的特性使阳光能照射在外盆底部的位置,进而增加蒸发浇灌区域内水的蒸发速率,实现土壤中水分的补充。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第一,利用棉布盖防止较多雨水冲击土壤表侧,并将雨水收集至外盆底部,再利用阳光增加外盆底部水分的蒸发速率,在土壤下方为土壤提供水分,在不影响土壤表层与绿植幼苗连接强度的同时,为土壤补充水分,减少恶劣环境对绿植培育的影响。

24、第二,利用外盆内增加的重量并驱使外盆下降,再利用转换杆、第二滑动块、连接绳带动遮板上升,在降低外盆高度并减少自然风对外盆的冲击力时,还能带动遮板上升并盖住外盆,进一步的对自然风进行阻挡,防止绿植幼苗受到较强风而被吹倒。

25、第三,利用调控杆和调控轴使得第一滑动槽上升时还能带动上方的内盆向外盆内腔移动,利用外盆将绿植幼苗保护起来,同时也将上方的外盆靠近下方的外盆,不但降低设备的受风面积,还利用上方外盆进一步的对下方外盆内绿植进行遮挡,增加整个设备内绿植幼苗的挡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