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4384发布日期:2023-11-05 15:3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南极虾捕捞,具体涉及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


背景技术:

1、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已经普遍衰退,南极磷虾作为南极海域才开始开发的海洋生物,其储量丰富,营养价值和市场正在逐步开发。据统计,南极磷虾资源储量保守估计总量可达2.5×108~6×108吨,其可捕量约为目前全球渔业的总产量。在目前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同时各国又在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背景下,对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南极磷虾拖网捕捞过作业,常用捕捞泵泵吸提高捕捞效率,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常出现兼捕渔获物(鱼类、偶尔有海鸟)以及磷虾在泵吸装置处堵塞的情况,此现象影响捕捞效率,造成捕捞渔获物品质下降。

3、现有技术如名为《南极磷虾持续性捕捞辅助系统及其泵吸装置》的发明专利,此发明专利的公开号为cn105393999a。此发明的捕虾拖网设置在船侧面,拖网尾部的囊网部位设置泵吸装置,所述泵吸装置与船艉的卷管机连接,所述卷管机与虾水分离器连接;所述泵吸装置由船艉的泵站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泵吸装置包括吸虾泵,所述吸虾泵的吸入口装泵囊网接口,所述泵囊网接口与囊网通过多个均布的搭扣均匀联接,使其均匀地接受囊网得拉力;所述吸虾泵周围与浮子固定连接,所述浮子提供浮力,配合吊装装置使泵吸装置在水下任意深度工作。此发明无法实现多级抽吸,捕捞质量打不到预期。

4、现有技术如名为《拖网连续捕捞南极磷虾的基于拖动力的助钓输送装置》的发明专利,此发明专利的公开号为wo2021237956a1。此发明包括泵吸内管,泵吸内管与囊网的尾端连接,还包括外壳罩、拖水动力驱动机构、变速箱和友好型螺旋输送器,泵吸内管位于外壳罩内部并从外亮罩内部引出,友好型螺旋输送器可转动地安装在泵吸内管内部,拖曳水动力驱动机构设置于外壳罩后方,拖水动力驱动机构的第一传动轴与变箱的输入端连接,变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轴与友好型旋输送器连接并通过拖电水动力驱动机构带动友好型螺旋输送器转动。此装置能够辅助连续泵吸捕捞系统进行渔获物辅助输送,有效防止堵塞发生,保障泵吸转移渔获物的连续性。此发明无法实现多级抽吸,且捕捞质量打不到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捞效率高且捕捞品质高的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包括船舶拖行的拖网,拖网尾端连通设有泵吸组件,泵吸组件包括网尾支撑腔,网尾支撑腔一侧连通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另一端连接浮移基体,浮移基体一侧连通设有第二管体,第二船体与船舶上的泵体连接;

4、浮移基体用于实现第一管体的抽吸和渔获物的暂存。

5、通过对南极磷虾持续性无堵塞泵吸装置整体的设置,在船舶拖行拖网的过程中,捕获的渔获物会进入到拖网的网囊内,位于拖网尾端连通有网尾支撑腔,网尾支撑腔可以实现对网体尾部的支撑,可以实现拖网尾部的空间支撑,可以提高渔获物进入网尾支撑腔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可以降低拖网尾部折叠和成团的可能性,并且网尾支撑腔可以防止水体大流入导致拖网向内收缩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防止拖网尾部折叠或成团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提高渔获物被吸取的效率,还可以降低对从拖网中逃逸出去的渔获物幼体的捕捞;当渔获物进入到网尾支撑腔后,会被第一管体抽取到浮移基体内并暂存,直至直至通过第二管体抽取到船舶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浮移基体会实现二级抽吸,即通过浮移基体实现第一管体的抽吸和渔获物的暂存,可以避免一次性将网尾支撑腔内的渔获物抽取到船舶上,即可以降低船舶上泵体的抽吸力度,进而可以防止船舶上泵体的抽吸力度过高导致渔获物的抽取的导致损伤或死亡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以实现渔获物在浮移基体上暂存,对于第二管体长距离抽吸来说对渔获物能够让其换气,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渔获物的损伤率或死亡率。

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浮移基体包括上下对向设置的浮移基板,两浮移基板相对侧设有网箱,网箱内设有三通管,三通管包括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二通管一端垂直连通第一通管中部,第二通管另一端贯穿一浮移基板连接第一泵体,第一通管一端与第一管体同轴连通,第一通管另一端设有分选组件;

7、第二管体一端贯穿浮移基板至网箱内。

8、通过上述设计,通过三通管和第一泵体的设置,可以实现无损伤的抽吸位于网尾支撑腔内的渔获物,防止渔获物被抽吸过程中损伤的情况发生;其中,三通管中的第一通管一端连第一管体同轴连通,另一端位于网箱内且端部设有分选组件,即渔获物通过第一管体进入第一通管后进入到网箱内,网箱接收渔获物后被撑开,渔获物释放到网箱内部且会暂时活动,网箱的设计可以促进幼小生物逃离,可以降低幼小生物被抽吸到船舶的概率,进而可以维持海洋生态,此外浮移基体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拖网和网尾支撑腔一侧,进而可以防止从网箱内逃逸的幼小生物重新进入到拖网内;网箱的设置可以提高渔获物在浮移基体内的滞留时间和浮移基体的容量,延长幼体逃逸的时间;此外,在船舶移动并捕捞的过程中,拖网会随之而动,进而浮移基体也会随之而动,进而网箱内具有外部水体冲击和水体更换,进而可以提高渔获物的存活率和在水体冲击下幼体逃逸的速度。

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网箱靠近船舶一侧设有分隔栅栏。

10、在船舶移动并捕捞的过程中,拖网会随之而动,进而浮移基体也会随之而动,此时水体会冲击和进入到网箱内,网箱内的渔获物会被来自前方的水体冲击至网箱内远离船舶一侧,幼小生物会在水体的冲击下,在网箱内远离船舶一侧逃离,而较大的生物例如大鱼、海龟、海鸟,这些非目标生物具有较大的力气,非目标生物会通过分隔栅栏逃逸,进而浮移基体可以实现幼体以及非目标生物排放。

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分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钢圈,钢圈外环绕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有毛刷,钢圈内同轴设有辅助轴,钢圈向内环绕延伸设有多个柔性条,柔性条另一端于辅助杆连接。

12、通过上对分选组件的设计,可以实现分选组件对渔获物的分选。具体如下,当渔获物从第一通管排出时,能够被柔性条形成的方向导向,向四周排出渔获物,避免渔获物集中向柔性叶板方向排出渔获物,这样避免了渔获物排出时候的挤压力,降低渔获物的死伤;钢圈用于对柔性条的限制,防止柔性条在分选渔获物时,被拉伸或折弯的情况出现。

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分选组件一端设置有连接转套,连接转套一端套设于多个第一连杆外侧,连接转套另一端套设于第一通管内侧,辅助杆远离第一通管一端设有柔性叶板。

14、通过设置有连接转套,可以实现当渔获物从第一通管排出至分选组件时,由于渔获物会携带大量的水体,此时通过柔性叶板带动分选组旋转,此时多个第一连杆绕辅助杆转动,其毛刷跟随旋转,进而促使旋转运动引导网箱内部的渔获物产生位移动作,通过渔获物的位移动作,提高网箱内生物流动性,有助于幼体快速逃离网箱,以及促使大型鱼类从分隔栅栏逃出;此外,分选组件的旋转运动也受周围渔获物的影响,其受渔获物影响产生形变、以及恢复形变等震动能够促使震动力传递三通管,以利用震动力来抖落第一泵体抽吸扣的渔获物,以避免三通管管口的堵塞。

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网尾支撑腔顶侧连通第一管体,第一管体折弯向船舶方向设置;

16、靠近网尾支撑腔的浮移基板底侧设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不少于一个的第一支撑杆体,第一支撑杆体一端与浮移基板铰接,第一支撑杆体朝向网尾支撑腔设置,第一支撑杆体另一端同轴延伸固设弹簧,弹簧端部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与与第一管体具有间隔距离或抵接。

17、通过上述设计,即利用第一支撑组件以确保浮移基体和网尾支撑腔之间具有有效的间隔距离,避免浮移基体过度靠近拖网和网尾支撑腔干扰第一泵体的抽吸工作;此外,浮移基本与网尾支撑腔之间,可因浮移基体受水体运动而导致弹性件和弹簧与网尾支撑腔的位移以及抵接等,实现根据水体波动以及浮移组件内部生物重量来自动调节浮移组件和拖网之间的间距;在弹簧和弹性件形变过程中,弹性件与第一管体的接触一方面控制间距,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声响,促使第一管体内部的生物快速移动,避免停留在拖网附近造成堵塞。

1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网尾支撑腔与拖网连接处设有多个浮漂球,第一管体远离船舶一侧设有导流板。

19、通过上述设计,第一管体在船舶行过程中,具有更低的阻力,有利于船只的航行;此外,在网尾支撑腔与拖网连接处设有多个浮漂球,可以实现网尾支撑腔与拖网连接处具有浮力,防止由于网尾支撑腔重量导致网体尾部下沉,可以提高拖网对渔获物的捕捞效率;此外,通过多个浮漂球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浮移基体在水体的深度,进而可以提高浮移基体能见度,从而实现利用浮移基体能够大致确定拖网位置以及利用浮移基体来为网囊提供适当浮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