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叶银白槭和焦叶银杏特养特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0589发布日期:2023-11-30 22:1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叶银白槭和焦叶银杏特养特护方法,属于农业。


背景技术:

1、银白槭适宜凉爽湿润环境,天气干热易造成银白槭叶片灼伤。尤其是种植在道路两旁的银白槭,硬化路面热辐射、地下管线较多等不利条件,加剧了叶片日灼焦枯,影响正常生长;尤其是气候干燥的夏季,可能会导致一些银白槭出现焦叶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银白槭死亡。

2、银杏是肉质根,深根系,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透水性好。。尤其是种植在道路两旁的银杏,易受硬化路面热辐射、地下管线复杂占据生长空间等因素影响,以及入夏以来持续高温晴晒,容易导致焦叶严重。

3、目前,针对焦叶弱势的银白槭、银杏,通常都是移栽到土壤肥沃的苗圃内进行养护,但是银白槭、银杏复壮能力有限,通常最少养护三年以上,而且成活率不超过60%,养护难度高。

4、基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焦叶银白槭和焦叶银杏特养特护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焦叶银白槭和焦叶银杏特养特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对焦叶树进行摘叶处理和疏枝,所述焦叶树为焦叶银白槭或焦叶银杏;

4、步骤s2、在高温黄色预警天气,对焦叶树增加叶面喷水;

5、步骤s3、在焦叶树的树盘四周边缘安装透气管,将滴灌管放置在透气管内部,滴灌管的滴灌水出口位于离地60cm的深处;

6、步骤s4、对每棵焦叶树选取4~6个施肥点位,用施肥枪插入点位注肥,每点位注入壮根药肥20~25kg,每隔15天一次,连续注肥2次;

7、步骤s5、对焦叶树的叶部喷施护叶药肥,每棵焦叶树喷施5kg护叶药肥,每隔15天一次,连续喷施2次。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1中,对焦叶银白槭进行摘叶处理时,每株树体上的黄叶总数量为x1,每株树体上摘除的黄叶数量为y1,0.5≤y1/x1≤0.67;

9、在步骤s1中,对焦叶银杏进行摘叶处理时,每株树体上的黄叶总数量为x2,每株树体上摘除的黄叶数量为y2,0.2≤y2/x2≤0.33;如果焦叶银杏的树枝上还有果实,对焦叶银杏还进行摘果处理。

10、为防止银杏夏季焦叶,则在银杏花期,采用高压水枪对焦叶银杏喷水数次,减少花粉授粉,降低结果率,促进营养生长,提高树势。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2中,喷水时段为8:00~10:00、17:00~18:00、20:00~22:00,每个时段各1次,每次半小时。

12、步骤s2是在高温天气加湿喷水,有助于增加银白槭、银杏周边小环境的空气湿度和降低温度。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透气管的高度1米,外径10cm,壁厚为0.5cm,透气管的外部用无纺布缠绕。

14、步骤s3属于改良浇水方式,通过设置透气管以及滴灌管,以期达到深层分层滴灌或渗灌效果,引导根系向深处生长。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4中,所述壮根药肥包括黄腐酸钾、海藻多肽、生物发酵有机质、枯草芽孢杆菌、氮肥、磷肥、钾肥、生根调节物、萘乙酸、吲哚丁酸,黄腐酸钾的质量分数为0.1~0.15%的黄腐酸钾,海藻多肽的浓度为0.3~0.4g/l,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660000~670000cfu/ml,生根调节物的浓度为0.06~0.07g/l,生根调节物是由吲哚乙酰胺和酰胺酶按照1:2的摩尔比组成,氮元素的浓度为0.5~0.6g/l,磷元素的浓度为0.5~0.6g/l,钾元素的浓度为0.5~0.6g/l,萘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0001%,吲哚丁酸的质量分数为0.0004%~0.0005%,生物发酵有机质0.5~0.6g/l。

16、在步骤s4中,根部采用深根打孔施肥方法,改良土壤微生物环境使其更有利根系生长。

17、黄腐酸钾、生物发酵有机质、氮肥、磷肥、钾肥等,属于含腐植酸以及大量水溶肥,黄腐酸钾的添加,产生生化黄腐酸等生物刺激素,可刺激新根生成,区别于调节剂,营养诱导生根、根壮不早衰、白根多,增强根系吸收水肥效率。可有效螯合土壤中游离矿质元素,增强保肥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腐植酸以及生物发酵有机质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调节土壤酸碱度,解除土壤盐碱。

18、海藻多肽以及氮肥、磷肥、钾肥等组合,能促进水分养分吸收转运、提高抵抗力,可被植物叶片、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调节植物代谢,使植物生长更健壮,多种养分可协同吸收。

19、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生根调节物所组合成的药肥,其中,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株,施用后能够分泌枯草菌素,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孢子萌发,减小根部病害发生,持久保护根系健康。生根调节物在代谢中,产生生长素合成前体物,吲哚类化合物,帮助根部更快合成生长素物质,促进根系再生。

20、另外,生物发酵有机质和生根调节物的组合,内含多种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及生长素合成前体物,能够促进内源生长素合成,补充移栽苗木生长素水平,诱导生新根,有效解决移栽苗木生根难,生根少的难题。

21、影响移栽树木生根的因素有:

22、正常生长的树木,受多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调控,这是影响植物生根的关键因素,其中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又是促进生根的核心因素,多种酶、营养物质又是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

23、土球内绝大部分是断口支撑根,大量毛细根被剪断,对于整个树而言,根部失去了合成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的能力;土球内仅有少部分吸收根,可以合成微量内源生长素物质,需要通过人工补充生长调节物质。移栽树木的生根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维持水分平衡,养分供给,良好的土壤透气性,正常的酸碱度,丰富的微生物种群是移栽苗木快速生根的必要条件。

24、萘乙酸系萘类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吲哚丁酸能促进植物主根生长,提高发芽率,成活率。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s5中,护叶药肥包括苯醚甲环唑、中生菌素、氨基酸、铁盐、锌盐、硼酸盐、芸苔素,苯醚甲环唑的质量分数为0.009~0.01%,中生菌素的质量分数为0.001%~0.002%,铁、锌和硼元素的总浓度为0.01~0.02g/l,芸苔素的质量分数为0.000075%。

26、在步骤s5中,叶部喷施护叶药肥,起到保护叶片免受病菌影响,提高叶片光合作用。

27、氨基酸、铁盐、锌盐、硼酸盐等组合,具有催芽、壮梢、保叶、解药害、增强抵抗力等效果,诱导激活植物内源蛋白。修复叶片,对作物起到保护作用,加速新陈代谢。

28、芸苔素,是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强、内吸快,在很低浓度下,即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精作用。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显著缓解药害的发生,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并能消除病斑。

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物发酵有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利用色氨酸发酵废液进行浓缩,制成固形物含量达到50~60%的色氨酸发酵浓缩液;

31、向色氨酸发酵浓缩液中添加八乙酰蔗糖,色氨酸发酵浓缩液与八乙酰蔗糖的质量比为100:13,混合制成发酵原液;

32、将有机质原料粉碎后杀菌,拌入发酵原液在25~33℃发酵96h,有机质原料与发酵原液的质量比为1:1.3,发酵完成后,过滤,晾干即得生物发酵有机质。

33、在本发明中,生物发酵有机质除了具有大量植物源有机质,采用发酵工艺,使得植物源有机质更容易吸收。另外,充分利用色氨酸发酵废液,其内含有大量的色氨酸、色氨酸代谢物、吲哚乙酸中间体或前体物,促进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如果直接添加吲哚乙酸,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生长作用。生物发酵有机质内,吲哚乙酰胺不易流失,由于以色氨酸为源,经过发酵后易产生大量吲哚乙酰胺及其关联物质,在后期于酰胺酶的作用下,会缓慢且持续的合成吲哚乙酸,从而使得土壤内在长时间内保持有足够的吲哚乙酸。

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气管的内部采用陶粒填充,所述陶粒是粒径为3-5mm陶土粒经过改性制成,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将粒径为3-5mm陶土粒浸泡在三氟甲磺酸溶液中5min,取出后使用水洗净,再使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水玻璃浸泡30min,取出,在100℃的温度下烘干,在1100℃的温度下烧结20min,取出在固体物总含量为40%的甲基硅酸钾中浸泡15min,取出,在100℃的温度下烘干即得所述陶粒。

36、该陶粒填充在透气管内部,能够显著提高透气管内的透气性,且受到水浸影响小,还具有防渗效果。

3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氟甲磺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取0.1ml的三氟甲磺酸滴入到1l水中,静置10min后搅拌均匀得到三氟甲磺酸浓液,取1.6ml三氟甲磺酸浓液滴入到1l水中,静置15min后搅拌均匀得到三氟甲磺酸溶液。

3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有机质原料为树叶、树枝、秸秆、谷糠、麦麸中的一种或数种;从而有效综合利用生物质资源,为园林绿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1、1、针对弱势焦叶的银杏和银白槭,经过我司持续的特养特护复壮,通过树池降土、扩大树木围堰,改善立地条件,通过打孔透气并下透气管,保证浇水浇透;同时,施用壮根药肥和护叶药肥,增加土壤营养和透气性,提高银杏和银白槭抗性,促根生长。

42、2、经过本发明的特养特护复壮最多1年后,有效增强了树势,能够彻底解决焦叶银白槭和焦叶银杏的焦叶病害,促进弱势焦叶病株生根,进而达到弱势焦叶病株复壮的目的,相对于大面积重新种植来说,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经济损失。

43、3、本发明不但能够对银白槭和银杏的焦叶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控,可更好的保护树体,增强其抵御焦叶病的能力;还可对已经出现焦叶病害的银白槭和银杏进行复壮,为园林绿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