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7644发布日期:2024-01-06 23:4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草莓种植,具体涉及一种草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花果。草莓营养价值高,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钾、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草莓入药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等。

2、草莓栽培技术中,浇水、除草和灭虫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暖棚的技术开发,充足且稳定的光照是草莓品质的保障,目前的光照以草莓叶的光合作用为主,无法形成稳定的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艺的差异,利用栽培土与光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光催化光源与栽培土内的二氧化钛形成协同降解作用,提高草莓的营养吸收效率,从而提高草莓品质。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草莓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聚丙烯酸薄膜覆盖在栽培槽底部,并将栽培土平铺在栽培槽内,然后将无毒草莓苗定植在栽培槽内,完成定植;所述聚丙烯酸薄膜在栽培槽内的覆盖量是5-10g/cm2,所述栽培槽的尺寸为:高20cm,宽65cm,所述栽培土的厚度达到栽培槽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无毒草莓苗的植株叶片3-5片,根茎粗0.8-1.1cm;该步骤利用聚丙烯酸薄膜平铺在底部,形成稳定的底层薄膜覆盖,在该薄膜上平铺有栽培土,该栽培土形成全面覆盖,将栽培槽填补,然后将无毒草莓苗定植在栽培槽内,实现了草莓苗的初步栽种;

5、步骤2,将定植完成的草莓苗进行光照、浇水和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所述光照采用led蓝光、led红光和lp-pe300bf型光催化反应光源组合而成,且led蓝光、led红光和lp-pe300bf型光催化反应光源的光强比例为2-3:4-5:6,所述草莓苗定植后的生长期光照强度为2000lux,光照时间为8-10h/天,开花期的光照强度为6000-7000lux,光照时间为10-12h/天,结果期的光照强度为12000-15000lux,光照时间为10-11h/天;所述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晚上温度控制在10-15℃;每天浇水,保持栽培土湿度在60-65%,所述施肥管理是每天5-8天喷淋一次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为硝酸钾、硝酸铵、氯化钠和可溶性腐殖酸的混合液,且硝酸钾的浓度为3.0-4.0mmol/l,硝酸铵的浓度为3.5-4.6mmol/l,所述氯化钠的浓度为0.3-0.6mmol/l,可溶性腐殖酸的浓度为10-30mmol/l。该步骤利用光催化反应光源模拟太阳光,结合红光和蓝光的组合,给予草莓苗充足的光源,并利用光源对栽培土内的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的影响,形成栽培土由上至下的降效降解体系,配合浇水后形成的液流体系,将小分子携带至根系部位,形成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有效的提升了草莓的吸收效率;所述病虫害防治是喷洒75%百菌清550-600倍液,每月喷洒2次;

6、步骤3,待草莓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采摘频率为隔天采摘,即每隔一天采摘一次。

7、在步骤1中,所述聚丙烯酸薄膜的质量配比为:聚丙烯酸20-25份、透明质酸2-6份、蒸馏水12-15份、腐殖酸20-30份、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2-5份、草炭5-8份。所述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中的二氧化钛掺杂在电气石表面,形成二氧化钛表面掺杂改性电气石。所述聚丙烯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和草炭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粉末,然后将混合粉末加入至腐殖酸中形成预混料;所述混合均匀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所述混合粉料的加入速度为3-6g/min,加入的同时进行1000-2000r/min速度的快速搅拌,确保混合粉料均质分散至整个腐殖酸内,将二氧化钛改性电气被腐殖酸完全包裹;a2,将聚丙烯酸和透明质酸加入至蒸馏水中急速搅拌形成胶料,然后将预混料加入至胶料中超声分散,得到粘稠浆料,所述急速搅拌的速度为1000-1500r/min,超声分散的超声频率为60-80khz,温度为20-30℃;该步骤利用蒸馏水对聚丙烯酸和透明质酸的可溶性,配合蒸馏水与聚丙烯酸和透明质酸的质量比,形成粘稠性胶料,该胶料具有良好的粘稠性,能够在超声的条件下将预混料形成均质化分散;a3,将粘稠浆料进行低温纺丝并混编形成纤维膜,所述低温纺丝的温度为5-10℃,纺丝的电压为20-30kv,推送距离为20-30cm。该步骤利用均质化分散的粘稠浆料进行静电纺丝,将聚丙烯酸和透明质酸作为粘合剂,将腐殖酸、改性电气石均匀分散在纺丝单丝,经单丝编织后得到薄膜。本技术方案利用透明质酸和聚丙烯酸形成粘稠浆料,将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草炭和腐殖酸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从而在低温纺丝中均质分散在单丝内,最终将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分散在薄膜内。在实际栽种中,聚丙烯酸薄膜在浇水过程中吸收水分,将聚丙烯酸膨胀化,形成内部材料的挤压,同时确保了薄膜的保水性;电气石能够释放大量的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与二氧化钛形成结合,形成自活性体系的二氧化钛降解体系,该降解体系能够将大分子腐殖酸转化为小分子腐殖酸;此时,内部材料的挤压会将小分子腐殖酸向外挤压,进入至栽培土中,形成腐殖酸肥料,且小分子腐殖酸能够作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快速被草莓苗吸收。

8、所述栽培土作为栽培槽内的基质,不仅对草莓苗起到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对草莓苗根系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栽培土内含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利用电气石自身的负离子体系,能够促进二氧化钛的表面活性产生,同时利用二氧化硅的反光性能,将光线设置在二氧化钛表面,形成光活性体系,该二氧化钛活性体系能够将有机营养物质降解小分子化,将腐殖酸等物质转化为小分子材料,有效的促进了草莓苗根系的吸收,同时,根据种植时间的延长,栽培土随着有机物质的消耗,孔隙结构相对增大,从而提升了光线照射效果,位于电气石表面的二氧化钛活性得到响应的提升,从而提升有机物质的小分子化效率,满足根系的吸收,从而提升了草莓苗的营养吸收效率。所述栽培土的质量配比为: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10-13份、二氧化硅颗粒5-10份、菇渣8-10份、腐殖酸20-30份、蛭石6-8份、海泡石2-4份、玉米秸秆3-5份、油菜籽渣5-8份;所述二氧化硅颗粒为多孔二氧化硅,且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1-2mm,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b1,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醚中搅拌均匀,形成溶解液,所述乙基纤维素在乙醚中的浓度为100-200g/l,b2,将硅酸乙酯加入至溶解液中继续搅拌至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液,所述硅酸乙酯在溶解液中的浓度为100-200g/l,上述步骤利用乙基纤维素和硅酸乙酯在乙醚中的可溶性,形成稳定的溶解结构,将乙基纤维素和硅酸乙酯完全混合,并分散至整个乙醚中,达到优异的分散性;b3,将二氧化硅颗粒放入混合液中超声分散20-40min,低温过滤后喷粉至反应釜内静置2-4h,经烧结处理后得到多孔二氧化硅材料,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0.8-1.5mm,且二氧化硅在混合液的浓度为100-200g/l,喷粉的速度为2-5g/min,所述反应釜的氛围为氮气与水蒸气体积比为12:1的混合氛围,温度为50-70℃;所述烧结的温度为200-250℃。上述方法获得多孔二氧化硅简单快捷,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硅表面的均质多孔特性,而且能够利用二氧化硅与硅酸乙酯的同质化特性,形成稳定的一体化连接,实现了良好且稳固的多孔一体化二氧化硅颗粒。所述栽培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1,将玉米秸秆、菇渣和油菜籽渣进行碎化处理,形成混合细粉;c2,将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二氧化硅颗粒放入至腐殖酸中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蛭石和海泡石形成预制混合物,c3,将混合细粉加入至预制混合物中急速搅拌形成结构松散的栽培土。该方法利用梯度放入的方式,确保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和二氧化硅均质分散在腐殖酸内,确保其能够快速降解有机营养物质,随着栽培土内的孔隙的增大,光照过程中光线深入和二氧化硅的反射,能够有效的作用至二氧化钛表面,从而形成光照降解,此时的二氧化钛从基于电气石的自活性降解体系转化为自活性和光活性结合的降解体系。随着降解的深入和根系的吸收,栽培土的孔隙增大,配合蛭石和二氧化硅颗粒的多孔结构,保证整个栽培土内的松散结构,同时海泡石在吸水后的软化和失水后固化的特性,在长时间中形成孔隙的变化,确保二氧化钛的接触降解体系。

9、其中,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的制备方法包括:d1,将电气石放入乙醚中超声清洗,取出后烘干得到表面洁净的电气石,所述电气石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5-9,超声清洗的超声频率为60-90khz,温度为5-10℃;烘干温度为40-50℃,该步骤利用乙醚的渗透性与超声的高频振动,将电气石表面的杂质取出,从而形成良好的表面洁净效果;d2,将钛酸正丁酯加入至上述的乙醚中搅拌均匀,喷雾至洁净的电气石表面,烘干得到镀膜电气石;所述钛酸正丁酯在乙醚中的浓度为30-40g/l,喷雾量为0.2-0.8ml/cm2,烘干温度为50-80℃;d3,将镀膜电气石恒温静置后烧结得到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且二氧化钛为锐钛型二氧化钛,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60-100℃;氛围为氮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氛围,且氮气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10-12:1,所述烧结的温度为250-300℃;该步骤利用钛酸正丁酯在乙醚中的溶解性,形成溶解体系,并利用喷雾的方式将其覆盖在电气石表面,形成表面镀膜体系,同时,镀膜电气石经水解和烧结的方式将钛酸正丁酯转化锐钛型二氧化钛,不仅能够与电气石形成稳定的连接效果,保证电气石和二氧化钛间的电子传递,从而形成二氧化钛的自活性体系。本工艺制备的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采用低浓度钛酸正丁酯喷雾形成镀膜体系,能够保证钛酸正丁酯形成良好的表面贴敷,并利用乙醚稀释钛酸正丁酯的粘度,从而在电气石表面形成多孔性结构,即,二氧化硅以掺杂的方式固定在电气石表面。

10、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1、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工艺的差异,利用栽培土与光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光催化光源与栽培土内的二氧化钛形成协同降解作用,提高草莓的营养吸收效率,从而提高草莓品质。

12、2.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钛改性电气石作为栽培土原料之一,不仅能够利用电气石的放电特性,提高二氧化钛的自活性,保证无光照反应下的营养物质低分子化,同时能够与光源形成配合转化为光降解体系;且光照体系与草莓的光合作用相契合,达到提升草莓生长的效果。

13、3.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草莓营养吸收,促进草莓生长,而且能够提高草莓质量,提升草莓产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