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2994发布日期:2023-12-07 18:1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林浇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而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需要在种植大量的树木,针对树木的浇灌一般为人工喷洒或者机器灌溉,而机器灌溉即包括滴灌的方式,在对生态林树木进行浇水时,一般采用滴灌的方式,滴灌不仅可保持树木周围始终湿润,还可大量的节约用水,但如今滴灌只使用日常用水,而且在雨天时,还需要把滴灌总开关关闭,不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把雨水长时间作用于浇灌树木上,在停止下雨时,还需要打开滴灌开关,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2、如中国专利一种市政生态林用树木浇灌雨水收集装置(cn 208940585u),公开了集水器,集水器的截面为倒台状,集水器中央设有盒体,盒体下端与集水器内壁之间固定有支架,盒体内插入有竖杆并与其滑动连接,竖杆下端与盒体下壁上端之间固定有弹簧,盒体上设有用以紧固竖杆的锁紧螺栓,盒体两端下方铰接有盖体,盖体一端在集水器上端边缘,盖体下方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两端分别与盒体和集水器固定,盒体两侧壁分别设有与其上端连通的滑槽,竖杆与盖体之间设有连接杆,本发明使集水器上端遮有盖体,防止集水器内积累灰尘,并阻挡外界灰尘落入其中,造成灰尘与水混合形成泥水,当水箱内储有水后,通过浮球和尺杆浮起,可以明确水位的高度,但该专利只对雨水进行收集,其启闭过程还需要人工操作,无法达到自动工作的效果,而且在占地面积较大的生态林中使用,加大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包括外壳和收集机构和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端面固定有套筒,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安装于所述套筒上,所述切换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3、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在所述套筒上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铰接有至少两个聚集板,通过聚集板收集雨水,在所述聚集板的中间设有外盖,所述外盖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聚集板抵接在所述外盖上;

4、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外壳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上连接有滑管,所述滑管内滑动设有出水管,通过出水管对灌溉水的使用进行切换。

5、可选的,所述支撑块分为伞形部分和圆环部分,其中圆环部分的底部通过支撑弹簧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支撑块整个内部开设有配重水腔,所述支撑块的圆环部分底部外周侧设有微型孔,所述微型孔与所述配重水腔连通,所述支撑块的伞形部分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配重水腔连通。

6、可选的,每个所述聚集板都通过铰链组铰接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铰链组内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所述聚集板远离所述铰链组的一侧端面固定有过滤挡板,所述聚集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镂孔,所述镂孔位于所述过滤挡板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所述铰链组与所述过滤挡板处于同一切线处。

7、可选的,所述过滤挡板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聚集板的底部还安装有配重浮块,所述配重浮块内部为空心设置。

8、可选的,所述外盖也为伞形设置,所述外盖抵接在所述聚集板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挡板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

9、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为锥形设置,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设置,且其向下开口,所述外壳内不上端面固定有中空的滑槽壳,所述滑槽壳与所述套筒连通,所述滑槽壳内滑动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底部通过切换弹簧固定在所述滑槽壳内壁上。

10、可选的,所述滑管固定在所述滑槽壳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出水管固定在所述蓄水槽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出水管的外周侧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滑管的外周侧还固定有滴管,所述滴管内活动设有节流球。

11、可选的,所述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外接管之间,所述外壳的两侧端面固定有把手。

12、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由于收集机构的设置,所以可通过展开的聚集板收集雨天的雨水,然后储蓄在蓄水槽内,通过雨水代替日常用水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14、2.通过聚集板上过滤挡板的设置,可过滤掉落在聚集板上的枯叶,避免枯叶进入蓄水槽内造成堵塞,同时当过滤挡板处被枯叶堵住后,过滤挡板处会出现积水,当积水较多后,会压动聚集板旋转,从而把枯叶和积水一同排出,即可达到自清理的目的,无需人工清理。

15、3.通过支撑块的设置,可在雨天开始下雨时,雨水渗透进入配重水腔内,从而增加支撑块的重量,即可压缩支撑弹簧带动聚集板与外盖打开,进行收集雨水,当停止下雨后,通过微型孔排空配重水腔内的雨水,即可使支撑块带动聚集板复位,重新与外盖闭合,对其进行密封,有效的防止枯叶落入蓄水槽内,而造成出水被堵,影响使用。

16、4.由于切换组件的设置,所以可通过蓄水后的蓄水槽带动出水管上的通水孔与滴管相对应,从而可在蓄水槽内有水时自动优先切换使用蓄水槽内的雨水,当蓄水槽内无水时即可切换外接管内的日常用水,无需人工切换滴灌使用的水,所以无需人工看管,大大节约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17、5.通过聚集板上配重浮块的设置,一方面可用于平衡聚集板上以铰链组为中心两侧的重力,另一方面可通过空心的浮力来平衡其自身的重力,当雨水储蓄较满时,即可使空心的配重浮块产生浮力带动聚集板的外侧向下旋转,此时即可不在收集雨水,而且还可通过雨水流到外盖上在对聚集板的表面进行冲刷,即可完成聚集板的自动清洁。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包括外壳(10)和收集机构和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端面固定有套筒(17),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安装于所述套筒(17)上,所述切换组件位于所述外壳(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8)分为伞形部分和圆环部分,其中圆环部分的底部通过支撑弹簧(26)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支撑块(18)整个内部开设有配重水腔(21),所述支撑块(18)的圆环部分底部外周侧设有微型孔(30),所述微型孔(30)与所述配重水腔(21)连通,所述支撑块(18)的伞形部分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配重水腔(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聚集板(19)都通过铰链组(25)铰接在所述支撑块(18)上,所述铰链组(25)内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所述聚集板(19)远离所述铰链组(25)的一侧端面固定有过滤挡板(23),所述聚集板(19)上还开设有若干个镂孔,所述镂孔位于所述过滤挡板(23)靠近所述固定杆(22)的一侧,所述铰链组(25)与所述过滤挡板(23)处于同一切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挡板(23)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聚集板(19)的底部还安装有配重浮块(24),所述配重浮块(24)内部为空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0)也为伞形设置,所述外盖(20)抵接在所述聚集板(19)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挡板(23)靠近所述固定杆(2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底部为锥形设置,所述外壳(10)的内部中空设置,且其向下开口,所述外壳(10)内不上端面固定有中空的滑槽壳(11),所述滑槽壳(11)与所述套筒(17)连通,所述滑槽壳(11)内滑动设有蓄水槽(12),所述蓄水槽(12)的底部通过切换弹簧(16)固定在所述滑槽壳(11)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14)固定在所述滑槽壳(1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出水管(13)固定在所述蓄水槽(12)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出水管(13)的外周侧开设有通水孔(27),所述滑管(14)的外周侧还固定有滴管(28),所述滴管(28)内活动设有节流球(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28)位于所述出水管(13)和所述外接管(15)之间,所述外壳(10)的两侧端面固定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属于生态林浇灌技术领域。一种生态修复林的聚合灌溉装置,包括外壳和收集机构和切换组件,所述外壳上端面固定有套筒,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安装于所述套筒上,所述切换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在所述套筒上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铰接有至少两个聚集板,通过聚集板收集雨水,在所述聚集板的中间设有外盖,所述外盖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聚集板抵接在所述外盖上;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外壳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上连接有滑管,本发明可通过展开的聚集板收集雨天的雨水,然后储蓄在蓄水槽内,通过雨水代替日常用水的使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胡力,肖宽旺,温繁昌,邱镕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墨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