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氢咔唑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细菌病害上的用途

文档序号:36512496发布日期:2023-12-29 16:0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氢咔唑衍生物在防治农业细菌病害上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氢咔唑衍生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化合物kza-1~kzb-3在防治由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 oryzae accc 11602、柑橘溃疡病病原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pv.citri、青枯病病原菌pseudo-monassollamacearum和软腐病病原菌erwinia aroideae等引起的农业病害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植物健康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前病原微生物影响植物的生物胁迫,最终导致全球每年的作物减产。植物病原细菌是危害最大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之一,尽管使用杀菌剂可以抑制植物中病原体的扩散并提高作物产量,但它们会污染环境并导致人类和动物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控制植物病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已成为目前农药创制的首要目标之一。

2、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它们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生物碱逐渐受到各类研究学者的关注,其作为天然产物具有较低的毒性、选择性和特异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环境相容性,可满足新型农药的要求。1964年chakraborty等人首次从mwraya spreng中提取了一类以咔唑为母核的天然生物碱,咔唑是由一个中心吡咯环和两个苯环融合而成,具有特殊的三环芳香基团基本骨架结构,其中murrayanine具有抗菌活性,说明咔唑类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四氢咔唑(thc)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支架,含有天然吲哚作为中心部分。这种新颖的骨架以大量天然存在的药理化合物和生物碱为特征,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抗肿瘤、抗炎等活性。由于其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它一直备受科学家青睐。

3、

4、因此,我们通过对四氢咔唑生物碱的结构进行改造,得到一系列四氢咔唑生物碱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柑橘溃疡病原菌、青枯病菌和软腐病菌等农业细菌均表现出潜在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柑橘溃疡病原菌具有较优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物叶枯唑、噻菌铜,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抗植物病原细菌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通过对四氢咔唑结构进行修饰与衍生合成,从而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和广谱性。本发明以1,2-环己二酮与苯肼为原料制备的四氢咔唑酮衍生物,进一步与胺类化合物构建四氢咔唑胺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菌活性评价。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该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法:化合物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化学式1中的r1为6-氟取代、6-氯取代、6-溴取代、6-三氟甲氧基、6-三氟甲基、6-甲基、6-甲氧基、6-氰基,r2为苄胺、4-氯苄胺、4-氟苄胺、苯乙胺、4-氟苯乙胺、4-氯苯乙胺、4-甲基苯乙胺、3,4-二甲氧基苯乙胺、3,4-亚甲二氧基苯乙胺、色胺、n-(2-氨基乙基)吗啉、3-氟苯乙胺、3-氯苯乙胺、2-氟苯乙胺、2-氯苯乙胺、2,4-二氯苯乙胺、苯丙胺、乙胺、丙胺、丁胺。

3、

4、本发明所述的四氢咔唑衍生物kza-1~kzb-3制备方法如化学式2所示:

5、

6、本发明所述的四氢咔唑衍生物合成方法见实施例,经多次硅胶柱层析等常规方法分离获得纯品,经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kza-1~kzb-3的结构,其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经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柑橘溃疡病原菌、青枯病菌和软腐病菌等植物细菌表现出潜在的抑制作用。



技术特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氢咔唑衍生物kza-1~kzb-3在抗农业病原细菌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氢咔唑衍生物kza-1~kzb-3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氢咔唑衍生物kza-1~kzb-3任一化合物在制备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菌、柑橘溃疡病菌、青枯病菌、软腐病菌等植物细菌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氢咔唑衍生物KZa‑1~KZb‑3任一化合物在防治农业细菌病害中的用途。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可知,该类衍生物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柑橘溃疡病病原菌、青枯病菌、软腐病菌等细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和柑橘溃疡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本发明所涉及化合物制备难度低,原料廉价易得,有望开发为一种新型农业抗细菌剂。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丁艳艳,代天丽,张雯,秦露露,罗雄飞,张智军,安俊霞,张保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