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3167发布日期:2023-12-10 15:1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渔光一体式养殖是一种复合利用水面资源,在水面上架设光伏发电设备实现水面上光伏发电产出清洁能源、水面下水产养殖产出安全水产品的全新发展模式。由于电价高,鱼价低,“渔光一体”一直存在“重光轻鱼”的现象,且池塘内光伏桩数量多,不便于投喂和捕捞,常采取人放天养的方式,导致单位水产品的产量低,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对虾养殖的存活率对水质要求较高,残饵和大颗粒有机物等能够导致大面积水质恶化,不利于对虾生长,导致对虾死亡率较高。南美白对虾具广温广盐、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是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因此,对虾养殖通常是指南美白对虾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及方法,采用光伏区和非光伏区对鱼和对虾进行分区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光伏发电,且能够解决光伏桩影响鱼捕捞的问题,进而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率。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所述池塘采用隔断分隔形成光伏养殖区和非光伏养殖区;

4、所述光伏养殖区内布置有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

5、所述非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对虾;

6、所述隔断上设置有闸门,所述光伏养殖区内的鱼类可通过闸门进入非光伏养殖区。

7、本发明不同于常规的池塘,常规的池塘通常只养殖一种水产品,例如:或养殖鱼类或养殖对虾。本发明池塘采用隔断分隔形成光伏养殖区和非光伏养殖区;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且光伏养殖区内布置的光伏组件可实现光伏发电;非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对虾,这种养殖方式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集约化养殖和管理。

8、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闸门实现将鱼类引诱进入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捕捞,对虾捕捞结束后,打开闸门,引诱鱼类进入非光伏养殖区,避开光伏桩进行捕捞,大大降低捕捞难度,利于提高鱼虾的回捕率。

9、进一步地,隔断为具有孔隙的柔性结构,所述孔隙能通过残饵和粪便,且不能通过对虾和鱼类,所述鱼类为杂食性鱼,杂食性鱼主要摄食对虾的残饵及浮游生物和粪便有大颗粒有机物。

10、非光伏养殖区的残饵和对虾所产生的粪便可通过隔断的孔隙进入光伏养殖区,利用光伏养殖区内的杂食性鱼类清除池塘的残饵及大颗粒有机物(包括粪便),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避免大面积水质的恶化,提高对虾的存活率。

11、进一步地,隔断为围网。

12、进一步地,非光伏养殖区内布置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推水方向正对隔断,使非光伏养殖区内的残饵和粪便推入光伏养殖区内。

13、本发明设置的增氧机可助于将非光伏养殖区的残饵和对虾所产生的粪便推入光伏养殖区,进一步提高池塘水质。

14、进一步地,增氧机为水车式增氧机,所述非光伏养殖区内沿着隔断长度方向布置多个增氧机。

15、进一步地,隔断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闸门。

16、进一步地,池塘设置两个隔断分隔形成一个光伏养殖区和两个非光伏养殖区,两个非光伏养殖区位于光伏养殖区的两侧。

17、本发明通过在于光伏养殖区的两侧均设置有非光伏养殖区,能实现快速将光伏养殖区内的鱼类导入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捕捞。

18、进一步地,非光伏养殖区的池壁上设置有一级对虾养殖池和二级对虾养殖池;一级对虾养殖池的出口设置有一级阀门,二级对虾养殖池的出口设置有二级阀门;一级对虾养殖池的出口和二级对虾养殖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一级对虾养殖池和二级对虾养殖池错开设置且一级对虾养殖池的底部高于一级对虾养殖池与管道的连接处。

19、本发明的一级对虾养殖池进行小苗淡水、二级对虾养殖池进行对虾中苗标粗,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成虾养殖;光伏养殖区进行杂食性鱼的养殖,杂食性鱼主要摄食对虾的残饵及浮游生物;本发明所设置的一级对虾养殖池、二级对虾养殖池和非光伏养殖区形成逐级高度差,实现对虾分级分区梯级养殖,采用对虾分级分区梯级养殖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对虾的存活率,另一方可以提高养殖的批次,由一年养殖一茬对虾转变为养殖两茬,提高养殖效率。

20、并且,可利用一级对虾养殖池、二级对虾养殖池和非光伏养殖区支架的落差,在重力的作用下虾可在无需能耗和人力的情况下自然流入下一阶段。

21、进一步地,光伏养殖区和非光伏养殖区的面积比为8:1。

22、基于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将鱼类和对虾分别养殖在光伏养殖区和非光伏养殖区;

24、s2、捕捞非光伏养殖区中的对虾;

25、s3、非光伏养殖区中的对虾捕捞结束后,打开闸门,引诱光伏养殖区内的鱼类进入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捕捞,或引诱光伏养殖区内的鱼类进入非光伏养殖区后关闭闸门,使鱼类在非光伏养殖区养殖。

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采用光伏区和非光伏区对鱼和对虾进行分区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光伏发电,且通过设置闸门实现将鱼类引诱进入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捕捞,对虾捕捞结束后,打开闸门,引诱鱼类进入非光伏养殖区,避开光伏桩进行捕捞,大大降低捕捞难度,利于提高鱼虾的回捕率,即本发明能够解决光伏桩影响鱼捕捞的问题,进而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率。

28、2、本发明利用非光伏养殖区进行成虾养殖,光伏养殖区进行杂食性鱼类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集约化养殖和管理,同时,可利用围网光伏养殖区的杂食性鱼类清除池塘的残饵及大颗粒有机物,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避免这种大面积渔光一体池塘水质的恶化。

29、3、本发明采用对虾分级分区梯级养殖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对虾的存活率,另一方可以提高养殖的批次,由一年养殖一茬对虾转变为养殖两茬,提高养殖效率;本发明通过南美白对虾的分阶段接力养殖及鱼虾分区域养殖的方式,对虾每年的养殖效益可提高5倍多,提高了渔光一体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100)采用隔断(3)分隔形成光伏养殖区(1)和非光伏养殖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3)为具有孔隙的柔性结构,所述孔隙能通过残饵和粪便,且不能通过对虾和鱼类,所述鱼类为杂食性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3)为围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光伏养殖区(2)内布置有增氧机(6),所述增氧机(6)的推水方向正对隔断(3),使非光伏养殖区(2)内的残饵和粪便推入光伏养殖区(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6)为水车式增氧机,所述非光伏养殖区(2)内沿着隔断(3)长度方向布置多个增氧机(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3)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闸门(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100)设置两个隔断(3)分隔形成一个光伏养殖区(1)和两个非光伏养殖区(2),两个非光伏养殖区(2)位于光伏养殖区(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光伏养殖区(2)的池壁上设置有一级对虾养殖池(7)和二级对虾养殖池(8);一级对虾养殖池(7)的出口设置有一级阀门,二级对虾养殖池(8)的出口设置有二级阀门;一级对虾养殖池(7)的出口和二级对虾养殖池(8)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一级对虾养殖池(7)和二级对虾养殖池(8)错开设置且一级对虾养殖池(7)的底部高于一级对虾养殖池(7)与管道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养殖区(1)和非光伏养殖区(2)的面积比为8:1。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及方法,渔光一体式鱼虾分区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所述池塘采用隔断分隔形成光伏养殖区和非光伏养殖区;所述光伏养殖区内布置有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所述非光伏养殖区用于养殖对虾;所述隔断上设置有闸门,所述光伏养殖区内的鱼类可通过闸门进入非光伏养殖区。本发明采用光伏区和非光伏区对鱼和对虾进行分区养殖,不仅能够实现光伏发电,且能够解决光伏桩影响鱼捕捞的问题,进而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爽,吴小平,陈星宇,何一弘,邓玉平,严晓宇,廖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新能源工程设计四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