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

文档序号:36163363发布日期:2023-11-23 12:1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


背景技术:

1、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是齿菌科、猴头菇属真菌。子实体中等、较大或大型,直径3.5-10(30)厘米,肉质,外形呈头状或倒卵状,似猴子的头,故名“猴头”。基部着生处狭窄,人工栽培猴头菇基部常因长于瓶口或塑料袋口内而呈柄状。除基部外,周体外被覆菌刺。菌刺长1-5厘米,针形,粗1-2毫米。孢子生于菌刺表面,球形,直径(5.5-7.5)微米×(5-6)微米,内含油滴,孢子堆白色。猴头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温带的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如西欧、北美、日本、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北天山、阿尔泰山,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及西南横断山脉的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西藏、浙江、福建等省级自治区。猴头菇在中国既是食用珍品,又是重要的药用菌。猴头菇是中国八大“山珍”之一,自古就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与熊掌、海参和鲨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肉嫩味香,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香、味上乘。另外,猴头菇也是中国传统的贵重中药材,具有滋补健身、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多肽、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对消化道肿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腹胀等有一定疗效。

2、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华北、东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属于缺硒地区。中国二十二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七亿人生活在低硒地区。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02mg/kg以下,东南沿海是中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0mg/kg,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中国人群食物中尚达不到每天每人40微克以上的标准补硒水平,尤其是缺硒地区人群,更难从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中国科学家接连对中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mg/kg的县只有1/3,即中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mg/k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而中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mg/kg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mg/kg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中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因此,富硒食品是可作为硒的良好的补充源日益得到关注,如gb1903.22-2016中也规定了富硒食用菌粉中总硒的含量为180~400mg/kg。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09337895b中公开了一种优质高产富硒猴头菇菌种的生产方法,但该方法工艺复杂,需要高压静电场处理,同时发酵培养基中组分复杂不易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猴头菇培植方法,用于解决食用菌尤其是猴头菇中硒含量不高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水培猴头菇培植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4、步骤1、制备猴头菇菌种培养液;

5、步骤2、在培养液中接入猴头菇菌种,进行遮光密闭培养,培养温度为24°c,培养7天得到猴头菇液体菌种;

6、步骤3、将猴头菇水培营养液装入水培容器中,灭菌后在无菌环境中将猴头菇液体菌种接入到水培容器中,其中猴头菇液体菌种的质量为猴头菇水培营养液质量的10%-20%;将接种后的水培容器放入25°c-27.5°c的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7-15天;前7天中每天摇晃1-2次,7天后静置培养,直至出现白色颗粒;出现白色颗粒后,在日间进行光照7-10天即可采收;

7、其中猴头菇水培营养液配方由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尿素、edta、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镁、硝酸钙、亚硒酸钠 uio-66和水组成。

8、进一步地,制备猴头菇菌种培养液包括以下步骤:将维生素b1、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蛋白胨加入500 ml水,加热至40°c至组分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为7.4,用水定容至1000ml,再将培养液进行灭菌;最终每1000ml菌种培养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蛋白胨0.8%、葡萄糖2%、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维生素b1 0.002%。

9、进一步地,每1000ml营养液中含有葡萄糖20g、蛋白胨8g、磷酸二氢钾0.7g、尿素0.05g、edta0.012g、硫酸锰0.016g、硫酸铜0.002g、硫酸锌0.002g、硫酸镁0.38g、硝酸钙1.0g、亚硒酸钠0.2g和0.2g uio-66,溶剂为水。

10、进一步地,uio-66的合成方法为:取2.3g zrcl4加入到300 ml dmf中,再加入到10ml发烟盐酸中,搅拌,加入10 mmol对苯二甲酸;再加入0.25ml h2o和50ml dmf,将混合溶液在95°c下加热100h,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uio-66。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2、本发明利用液体培育技术生产猴头菇,生产周期短、菌丝生长快、产量高;在培养基中添加mof(uio-66)材料,提高了培养液中硒的稳定性,提高了硒元素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得最终生产出的猴头菇实体中硒含量得到提升;同时培养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猴头菇菌种培养液包括以下步骤:将维生素b1、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蛋白胨加入500 ml水,加热至40°c至组分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为7.4,用水定容至1000ml,再将培养液进行灭菌;最终每1000ml菌种培养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蛋白胨0.8%、葡萄糖2%、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维生素b1 0.002%。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每1000ml中含有葡萄糖20g、蛋白胨8g、磷酸二氢钾0.7g、尿素0.05g、edta0.012g、硫酸锰0.016g、硫酸铜0.002g、硫酸锌0.002g、硫酸镁0.38g、硝酸钙1.0g、亚硒酸钠0.2g和0.2guio-66,溶剂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io-66的合成方法为:取2.3g zrcl4加入到300 ml dmf中,再加入到10 ml发烟盐酸中,搅拌,加入10mmol对苯二甲酸;再加入0.25ml h2o和50ml dmf,将混合溶液在95°c下加热100h,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uio-6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培猴头菌培植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猴头菇进行水培并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钠和MOF材料,使得猴头菇生产周期短、菌丝生长快、产量高;在培养基中添加MOF材料,提高了培养液中硒的稳定性,提高了硒元素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得最终生产出的猴头菇实体中硒含量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张琴,冯仁才,申世安,曹璐萍,倪艳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