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废弃菌棒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46560发布日期:2023-12-13 23:5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弃食用菌菌棒再利用,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废弃菌棒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天然大型真菌,其富有营养且优质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食用菌是我国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其生产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据计算,在通常情况下,生产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是生产蔬菜和水稻的10倍和20倍,一般地,生产食用菌一年可以收获两季,但在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周年生产,这样的收益将会更高,因此说,食用菌的生产实属高效农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食用菌的开发可为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提供重要发展途径,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日趋紧张的食物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2、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每年产生的大量废菌棒将成为摆在产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废菌棒利用率极低,除少部分被应用于土壤肥料和育苗基质外,大部分被直接废弃或者焚烧处理,一方面废菌棒中的杂菌会进入土壤、水体,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废菌棒中还富含营养元素,由于没有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会造成大量生物能源的白白浪费。

3、废菌棒作为食用菌种植后的废弃原料,虽然大部分糖类营养物质被食用菌吸收,但是还残留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以及菌丝中含有的蛋白质,富含n、p、k等营养元素,其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另外,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受污染的菌棒内残留大量的霉菌,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水体,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4、目前,废弃菌棒的再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重新加工为食用菌培养基,该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需要重新灭菌,去除杂菌,添加新的辅料,产量也较低。2、发酵后当成有机肥使用,但是废弃菌棒中碳氮比较高,经常出现由于碳氮比高,在土壤中菇渣废料与根系争夺氮肥的问题,导致植株表现缺氮症状。3、生物质燃料,由于农村中不缺乏其他可燃杂质,而加工为乙醇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导致利用率不高。4、发酵后养殖蚯蚓,但是菌棒中大量残留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通过普通细菌和真菌的发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为蚯蚓可以食用的腐殖质,导致培养基发酵时间过长,不利于快速经济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废弃菌棒再利用的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废弃菌棒方法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

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食用菌废弃菌棒再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人工分拣拆除废弃菌棒表面的包装袋,将菌棒投入粉碎机,粉碎至5-10目的细度,然后再用球磨机研磨1-3h,使得最终出料的菌棒粉料达到不低于80目的细度;

4、s2、将研磨完成的菌棒粉料投入发酵容器,加水搅拌混合得到浆料,然后加入木质素降解菌和碳源,保持搅拌的同时,封闭容器进行发酵降解,利用发酵自然发热和外部加热维持发酵容器内部温度处于40-60℃,维持发酵7-10d;

5、s3、向发酵容器中加入纤维素降解菌,随后降温至30-35℃,在保持搅拌的情况下继续发酵10-15d;

6、s4、将发酵完毕的浆料放置沉淀1-2d,然后将上层发酵液与下层沉淀分离,其中沉淀升温至50-60℃,持续加热至水分全部蒸发,将剩余的干燥物料再次投入粉碎机进行粉碎打散,作为动物饲料包装销售;然后向发酵液中加入牛粪和s1中仅经过粉碎机加工的菌棒粉料,混合充分后获得蚯蚓养殖基料;

7、s5、以蚯蚓养殖基料为基础养殖蚯蚓,养殖蚯蚓3个月至半年,待蚯蚓生长至10cm以上后,分离蚯蚓和蚯蚓养殖基料,分别作为商品蚯蚓和有机肥料包装销售。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菌棒在粉碎机中粉碎完成后,先放入热风烘箱,在50-60℃的温度下干燥2-4h后,再放入球磨机进行精细研磨。

9、优选的,所述木质素降解菌包括白腐菌、褐腐菌或软腐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10、优选的,所述碳源包括麸皮、玉米芯、马铃薯或木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加入的粉料、水、木质素降解菌和碳源的质量比为1:0.8-1.5:0.008-0.015:0.05-0.08。

12、优选的,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包括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康氏木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原物料与纤维素降解菌的质量比为1:0.01-0.016。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先将发酵完毕的浆料加热至90-100℃并维持0.5-1h,对内部的真菌进行灭活处理,然后再进行干燥蒸发。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发酵液、牛粪和菌棒粉料的质量比为1:1.2-1.5:1-1.2。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的蚯蚓养殖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7、a、在背风遮阴处选一块平整的空地,在空地上挖好宽约1米、深约20~30cm,长度可因地制宜的槽,在槽的四周挖好排水沟,并在槽上搭高约50~60cm的棚,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用于雨天防雨;

18、b、在蚯蚓养殖槽中铺一小块厚约10~20cm的基料,放入少量种蚯蚓,观察蚯蚓活动情况,若一段时间后蚯蚓钻入基料内,且一天内不逃逸,则说明基料腐熟成功,适合蚯蚓生存,此时可进行大量养殖;

19、c、在蚯蚓养殖槽内铺满厚约10~20cm的基料,将种蚯蚓放到基料上,待蚯蚓都进入基料中之后,用喷水壶中用水兑入少量柠檬酸、磷酸氢二钾和尿素洒在基料中,以调节基料ph和适应性等;

20、d、每天翻开蚯蚓基料,观察蚯蚓活性、基料水分是否合适,若蚯蚓活性不高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若水分不足应给基料洒水至基料含水率约60%~70%;每天可在水中兑入少量柠檬酸、磷酸氢二钾和尿素。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先将废弃菌棒经过木质素降解菌和纤维素降解菌的双重发酵后,可以将其中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以较高的比例转换为糖类物质,从而获得了含有较高营养成分的产品,可以作为优质的动物饲料使用;同时将含有残留真菌和部分营养物质的发酵液再与未发酵的菌棒、牛粪混合制备出蚯蚓培养基料,利用基料培育蚯蚓,最后获得商品蚯蚓和残留的有机肥;本发明通过一系列加工方式将菌棒和其他部分农业废弃物制备出了三种经济性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对废弃菌棒的利用率,并且同时获得短期和长期受益,有利于经济化推广;

23、2、本发明中,因菌棒在作为培养基使用时,食用菌的菌丝会深入到秸秆、麸皮和木屑等材料中的纤维素内部,从而破坏结晶纤维素的晶体结构,使其转换为无定型态纤维素,甚至部分降解为半纤维素,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速度会比木质素更快;与之对应的,本发明先加入木质素降解菌,发酵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纤维素降解菌,避免纤维素被过分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得最终的发酵产物保持为低链多糖的形式,使其能更好的作为动物饲料来利用;

24、3、本发明中将残留的发酵液与牛粪、未发酵的菌棒粉体混合,获得蚯蚓培养基,其中含有大量的真菌、部分发酵完毕的营养物质以及部分真菌尸体,同时牛粪和菌棒可以继续发酵,因此蚯蚓前期以发酵完毕的营养物质和真菌尸体为食物,后期以逐渐发酵的牛粪和菌棒为食物,不需要额外堆肥发酵即可直接养殖蚯蚓,极大地降低了蚯蚓培育的周期,降低了获得经济收益所需要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