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7690发布日期:2024-01-16 12: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菌类栽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羊肚菌和灵芝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2、例如公开号为cn216960978u,名称为一种新型食用菌栽培袋,属于栽培袋领域,包括:栽培袋;u型环,其活动套设于栽培袋的袋口处,栽培袋的袋口处活动插接于u型环内,u型环的侧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外螺纹筒,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环套设于栽培袋的袋口处,可以使栽培袋的袋口处留有一个小的通道,便于种植菌种和菌类的生长,通过外螺纹筒螺纹连接于u型环内,可以固定栽培袋的袋口处,防止u型环从栽培袋上脱落,将多余的栽培袋插入u型环内,可以使袋口处变得整齐,利于菌类的种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袋都是通过扎带进行扎紧,扎带扎紧时需要在袋口处留出一个通道,而扎带在收紧袋口时不便于留出通道,使得操作时非常麻烦的问题。

3、现有的大部分菌类栽培装置通常采用上述中的食用菌栽培袋,培养菌丝使用栽培袋确实方便,但栽培袋使用过后的栽培袋内部有菌丝无法清理下次使用,所以栽培袋通常是一次性使用,而且使用栽培袋移栽菌体时则需要打开密封、倒入培养基、再次进行密封等多步的操作,不仅栽培的步骤繁琐,而且此步骤中需要再次的更换栽培袋,不仅耗费大量的栽培袋而且还不环保,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及其方法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及其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包括:

3、顶盖组件,包括罩框,罩框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弧罩,弧罩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为菌类提供养料的营养棒,罩框的内壁且位于弧罩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的格栅,格栅用于阻隔培养土控制菌类生长密度;

4、培养机构,包括培养框,培养框的顶部设置有卡扣,卡扣用于固定顶盖组件的位置;

5、培育机构,包括罩在培养机构外部的外罩,外罩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口,培养口用于控制菌类栽培密度;

6、栽培机构,包括护框,护框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半弧隔板,护框罩设在培养机构的下部,且半弧隔板与培养机构的底部相贴合用于辅助培育菌丝生长;

7、调控组件,包括安装在培育机构两侧的卡管盘,两个卡管盘的一端均设置有橡胶膜,橡胶膜用于储存营养液。

8、优选的,罩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框,弧罩的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培育槽,弧罩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卡孔;

9、弧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内壁设置有与培育槽和卡孔位置一一对应的卡块和橡胶凸;

10、罩框的外表面且位于弧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盖,两个卡盖均罩设在格栅的外表面。

11、优选的,培养框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培养框的两侧均开设有肋槽,培养框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曲槽,培养框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密封圈;

12、培养框的底部设置有镂空底罩,培养框通过卡扣与卡框相卡合。

13、优选的,外罩的底部设置有卡边框,外罩内壁设置有限位块,外罩的内壁两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培养口位置一一对应的隔膜,隔膜用于覆盖密封培养口,且若干个培养口与曲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14、限位块位于肋槽的内部,外罩通过限位块和肋槽滑动安装在培养框的外表面,外罩的顶部设置有卡圈框,卡圈框与密封圈相卡合,外罩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安装孔,若干个安装孔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15、优选的,橡胶膜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内膜,内膜和橡胶膜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卡管盘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排液管,且排液管与安装孔位置一一对应,卡管盘通过排液管和安装孔安装在外罩的两侧。

16、优选的,护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压边框,压边框与卡边框形状结构相同,且压边框和卡边框的内部共同设置有密封套。

17、优选的,护框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与肋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护框滑动安装在培养框的外表面底部,且半弧隔板与镂空底罩底部相接触。

18、一种羊肚菌和灵芝轮作高产栽培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9、步骤一、在培育菌体时,使用者首先对顶盖组件、培养机构、培育机构、栽培机构和调控组件进行全面的杀菌,防止培育菌丝时有其他菌类混杂其中,进行培育菌丝时首先将培育机构套设在培养机构的外部,然后将栽培机构套设在培养机构的底部与培育机构安装在一起,来实现对培养机构的初步密封;

20、将培养机构装配好后,使用者将硬木与碎木屑按照比例混合好后放入到培养机构内然后移植菌体,最后使用顶盖组件对培养机构进行封顶密封;

21、步骤二、在培养菌丝时需要将培养机构放入到培养棚中控制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发育,在培育菌体时使用者可透过培育机构和培养机构观察菌体的繁殖情况来调控温度;

22、步骤三、当菌丝培育完成需要移栽时,使用者将栽培机构从培育机构上拆除,然后将栽培机构翻转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到培养机构的底部并与培育机构安装在一起,在安装栽培机构时需要在栽培机构内放置多组营养棒,使得营养棒位于培养机构和栽培机构之间位于菌体的生长提供养分;

23、步骤四、当菌丝培育完成需要移栽时,使用者将顶盖组件打开,然后向培养机构内倾倒适量的培养土,然后使用者将顶盖组件反盖在培养机构上,最后再向顶盖组件内填充培养土使得培养土充满顶盖组件,然后再将营养棒放入到顶盖组件内,顶盖组件能够控制菌体的生长密度;

24、步骤五、为了提高菌作物的产量,使用者将培育机构上的隔膜拆除,使得培育机构不在起到密封的效果,通过开设的多个培养口加上营养棒的配合便可提高菌类的产量。

25、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6、1、本发明因为栽培机构和顶盖组件的多功能用途,使得整体的栽培装置为菌体专用培养栽培一体式装置,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相比之下,培养袋通常只能用一次,虽然可重复使用的装置价格要高一些,但在长期使用中成本更低,因为不需要频繁购买培养袋;

27、培养机构、培育机构和调控组件的结合能够控制培养条件,培养机构培养栽培一体式设计可以提供更适宜的培养条件,从而提高菌体的生长和繁殖效率,由于培养机构可以提供更好的培养条件和更好的环境控制,相比之下,培养袋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菌体产量和质量较低,因此,使用培养机构可以提高菌体产量和质量,获得更好的栽培结果;

28、2、本发明设置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的结构设计配合培养框,能够从最先的培育菌体到后面的栽培菌体一直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效果也不同,能够环保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让菌体的栽培能够在同一个装置内进行,无需后续的移栽持续培养出菌,而且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栽培菌体从而提高菌体的产量。

29、3、本发明设置的栽培机构和培育机构,将护框翻转安装好后,为了提高菌体的产量,使用者使用刀具将粘贴在培养口上的隔膜划开,而设置的培养口呈图所示的字母“s”形状,能够增加菌体的出菌面积,从而来增加菌体的产量;

30、而设置的透气管能够辅助菌体从培养口中快速的生长,因为营养棒填充在半弧隔板与镂空底罩之间,而透气管则能够起到通风的作用,使得菌丝能够通过镂空底罩吸取营养棒中的养分,而设置的多组培养口与曲槽相对应,而曲槽在培养框的中部位置开设,所以从培养口生产的菌体能够通过营养棒提供的养分快速生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