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

文档序号:36924009发布日期:2024-02-02 21:5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

本发明涉及养殖渔业设备,具体为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


背景技术:

1、养殖渔业,又称水产养殖,是指在岸上由人工所开辟的渔塭中,养殖鱼类或各种海鲜,以供食用,根据养殖水质的不同,可分为淡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海面养殖三大类;以西南沿海分布最为密集,产值居远洋渔业之次,常见的有虱目鱼,牡蛎,鳗鱼的养殖。

2、为了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从而获得高产丰收,养殖人员需要定期了解水下鱼类的形态性状,目前,通常会采用测定设备采集水下鱼形态性状。

3、常用的测定设备为水下相机,通过水下相机采集水下鱼类的形态性状,大多是将水下相机放置在一区域,该种方式对水下鱼类采集的图像数据质量较差,不能全方位的采集水下鱼类的形态性状,影响后期测定,同时该种方式属于被动式采集,只能等待鱼类游动至水下相机采集范围,对水下鱼形态性状的测定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包括:

4、透明外壳,内部开设有环形空腔,底部开设有凹槽,顶部设有顶部壳;

5、摄像机主体,设于环形空腔内,且其采集端朝向凹槽内腔,所述摄像机主体电性输入连接外界电器装置;

6、旋转清洁机构,包括旋转部以及清洁部,所述旋转部连接摄像机主体和清洁部,用于带动摄像机主体在环形空腔内移动的同时带动清洁部清洁凹槽内壁;以及,

7、诱饵机构,设于顶部壳上;

8、所述摄像机主体在旋转部的带动下在环形空腔内进行圆周移动,在移动时采集诱饵机构诱导至凹槽内的鱼类图像数据,并将鱼类图像数据传导给外界电器装置。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两组分别设于环形空腔内腔上下端的从动环、连接两组从动环且用于安装摄像机主体的摄像机支架以及设于透明外壳上且处于顶部壳内腔的旋转设备,两组所述从动环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有齿环一,所述旋转设备的输出端延伸至上方环形槽内并设有与上方齿环一啮合的主动齿轮。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转动设于凹槽槽口开设的隐藏槽内的内转环、设于内转环外壁的齿环二、通过轴体设于隐藏槽内且与齿环二啮合的从动齿轮一,所述轴体另一端贯穿隐藏槽伸入下方环形槽内并设有与下方齿环一啮合的从动齿轮二,所述内转环顶部设有与凹槽内壁贴合的清洁件。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诱饵机构包括设于顶部壳上且延伸至凹槽内的诱饵部一、设于透明外壳底部用于封闭凹槽槽口的封门部以及设于封门部上的诱饵部二,所述诱饵部一和诱饵部二用于将鱼类诱导至凹槽内,并驱使封门部封闭或打开凹槽槽口。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诱饵部一包括活动插设于顶部壳顶部且延伸至凹槽内腔的诱饵筒,所述诱饵筒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定位饵料的固定针,所述诱饵筒外壁对应固定针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顶部壳上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和诱饵筒之间设有导向轮件,所述导向筒内活动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部连接有拉绳一端,所述拉绳另一端绕于导向轮件上并与诱饵筒顶部连接;

13、所述诱饵筒顶部内壁设有与配重块接触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输出连接外界电器装置,外界电器装置电性输出连接封门部,饵料进入诱饵筒使得诱饵筒通过拉绳拉动配重块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在配重块与压力传感器分离时,压力传感器发送信号给外界电器装置,由外界电器装置控制封门部工作。

1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门部包括位于透明外壳下方的磁性金属连接件以及分别套设于磁性金属连接件两端的两组封板,所述封板滑动设于透明外壳底部并通过弹性件与固定在透明外壳底部外端的凸块连接,两组所述封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供磁性金属连接件伸入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槽底设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电性输入连接外界电器装置。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诱饵部二包括插设于磁性金属连接件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v形,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清洁件,另一端通过线体一连接仿生鱼饵,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线体二连接金属片。

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壳的顶部设有连接绳组件以及用于储放饵料的补料筒,所述补料筒的出料端与诱饵筒的对应,所述补料筒的出料端设有与外界电器装置电性连接的电磁阀。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清洁机构驱使摄像机主体在环形空腔内移动,使得摄像机主体可对处于凹槽内的鱼类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图像数据采集,提高后期测定质量,另一方面在摄像机主体旋转的同时旋转清洁机构还对凹槽的内壁进行清洁,以防止水下的杂质等影响到摄像机主体采集的图像数据质量;

19、2)本发明设置有诱饵机构,诱饵机构中的诱饵部二在旋转清洁机构中的清洁件转动时通过仿生鱼饵以及金属片发出的声响、产生的波纹吸引水下鱼类游向本设备,设置诱饵部一吸引游向本设备的水下鱼类进入凹槽,在水下鱼类食用诱饵部一中的饵料时,诱饵部一驱使封闭部封闭凹槽的槽口,一方面方便摄像机主体采集凹槽内的鱼类图像数据,另一方面避免进入的鱼类过多而影响到后期对摄像机主体采集的鱼类图像数据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两组分别设于环形空腔(2)内腔上下端的从动环(4)、连接两组从动环(4)且用于安装摄像机主体(11)的摄像机支架以及设于透明外壳(1)上且处于顶部壳(5)内腔的旋转设备(6),两组所述从动环(4)相背一侧均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有齿环一,所述旋转设备(6)的输出端延伸至上方环形槽内并设有与上方齿环一啮合的主动齿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包括转动设于凹槽(3)槽口开设的隐藏槽内的内转环(8)、设于内转环(8)外壁的齿环二、通过轴体设于隐藏槽内且与齿环二啮合的从动齿轮一(9),所述轴体另一端贯穿隐藏槽伸入下方环形槽内并设有与下方齿环一啮合的从动齿轮二(10),所述内转环(8)顶部设有与凹槽(3)内壁贴合的清洁件(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机构包括设于顶部壳(5)上且延伸至凹槽(3)内的诱饵部一、设于透明外壳(1)底部用于封闭凹槽(3)槽口的封门部以及设于封门部上的诱饵部二,所述诱饵部一和诱饵部二用于将鱼类诱导至凹槽(3)内,并驱使封门部封闭或打开凹槽(3)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部一包括活动插设于顶部壳(5)顶部且延伸至凹槽(3)内腔的诱饵筒(16),所述诱饵筒(16)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定位饵料的固定针(18),所述诱饵筒(16)外壁对应固定针(18)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7),所述顶部壳(5)上设有导向筒(20),所述导向筒(20)和诱饵筒(16)之间设有导向轮件(19),所述导向筒(20)内活动设有配重块(21),所述配重块(21)的顶部连接有拉绳(22)一端,所述拉绳(22)另一端绕于导向轮件(19)上并与诱饵筒(16)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门部包括位于透明外壳(1)下方的磁性金属连接件(14)以及分别套设于磁性金属连接件(14)两端的两组封板(12),所述封板(12)滑动设于透明外壳(1)底部并通过弹性件(13)与固定在透明外壳(1)底部外端的凸块连接,两组所述封板(12)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供磁性金属连接件(14)伸入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槽底设有电磁块(15),所述电磁块(15)电性输入连接外界电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部二包括插设于磁性金属连接件(14)上的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呈v形,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连接清洁件(81),另一端通过线体一连接仿生鱼饵(25),所述连接杆(24)的底端通过线体二连接金属片(2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测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壳(5)的顶部设有连接绳组件(51)以及用于储放饵料的补料筒(23),所述补料筒(23)的出料端与诱饵筒(16)的对应,所述补料筒(23)的出料端设有与外界电器装置电性连接的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鱼形态性状自动测定设备,包括:透明外壳,内部开设有环形空腔,底部开设有凹槽,顶部设有顶部壳;摄像机主体,设于环形空腔内,且其采集端朝向凹槽内腔,所述摄像机主体电性输入连接外界电器装置;旋转清洁机构,包括旋转部以及清洁部,所述旋转部连接摄像机主体和清洁部;以及,诱饵机构,设于顶部壳上。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清洁机构驱使摄像机主体在环形空腔内移动,使得摄像机主体可对处于凹槽内的鱼类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图像数据采集,提高后期测定质量,另一方面在摄像机主体旋转的同时旋转清洁机构还对凹槽的内壁进行清洁,以防止水下的杂质等影响到摄像机主体采集的图像数据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钱蓉,刘桂民,邓浩然,王忠培,周乐乐,李宝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