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

文档序号:36392755发布日期:2023-12-15 11:5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具体涉及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


背景技术:

1、半夏的入药部位为天南星科(araceae)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t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等症的治疗。半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医籍初见于《伤寒杂病论》,汉魏时期《名医别录》载:“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曰:“槐里,南朝宋置......今河南旧南阳府境”,《中国道地药材》载:“古以齐州、湖北所产为地道,近以河南、山东所产为地道”。可见,近代把河南所产半夏确定为道地药材,而南阳作为河南半夏的主产区已有悠久历史。

2、半夏为经方“扶阳派”十大帅药之一,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稳中有升,近年来,半夏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虽已有人工栽培,但生产上存在产量低、病害严重的问题,因此,半夏规范化及规模化种植发展缓慢,使得半夏资源蕴藏量和产量均在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由于半夏人工栽培工艺存在产量低、病害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根据产地环境特点,设置适应的栽植工艺,提高半夏产量,并减少病害的发生。

2、河南南阳是半夏的道地产区。本发明以此地进行试验,研发了一种适合南阳周边栽植半夏的方法。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包括:

4、种球选择:选择无病害、直径0.8-1.2cm的块茎作为种球;无病害的种球是健康的,从半夏栽植的源头减少病害的发生,为提高半夏产量做基础;

5、整地;

6、播种:播种前采用抑菌剂浸泡种球,以提高种球抗病性;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按照100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50%多菌灵和一水硫酸锰都是抗病害物质;

7、田间管理,等待半夏成熟的时候采收。

8、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800-1000倍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按照100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

9、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抑菌剂浸泡种球的时间为2-3h。

10、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所述抑菌剂能防治半夏病害。

11、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所述病害包括:叶斑病、软腐病、白绢病。

12、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整地的方法如下:起垄,相邻垄之间形成沟。

13、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垄宽1-1.5m,高15-20cm,相邻垄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14、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播种的方法如下:于垄上播种,撒播覆土。

15、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遮阴和水肥管理。

16、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水肥管理包括施肥,施肥包括施基肥和追肥,在播种前施用基肥,基肥为农家肥、钾肥和钙肥。

17、优选的,上述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农家肥为动物粪便,农家肥用量为每亩1500kg,钾肥为硫酸钾,钾肥每亩施用15kg,钙肥为过磷酸钙,钙肥每亩施用30kg;

18、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追肥在倒苗前后分别实施三次,第一次在齐苗时进行,第二次在珠芽形成后进行,第三次施肥与第二次施肥间隔30-35天。

19、如参照“[1]徐志强.半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j].种子科技,2018,36(12):38-39”所述方法进行追肥用的肥料、除草、遮阴和水肥管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根据产地环境特点和半夏生理特性,设计了抑菌剂配方,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800-1000倍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适应的栽植工艺,能提高半夏产量,并减少病害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包括种球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其特征在于,播种前采用抑菌剂浸泡种球,以提高种球抗病性;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按照100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800-1000倍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按照100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抑菌剂浸泡种球的时间为2-3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能防治半夏病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包括:叶斑病、软腐病、白绢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的方法如下:起垄,相邻垄之间形成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垄宽1-1.5m,高15-20cm,相邻垄之间的间距为30-5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的方法如下:于垄上播种,撒播覆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遮阴和水肥管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包括施基肥和追肥,在播种前施用基肥,基肥为农家肥、钾肥和钙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包括种球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播种前采用抑菌剂浸泡种球,以提高种球抗病性;所述抑菌剂是50%多菌灵稀释液与一水硫酸锰按照1000:1‑5的质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夏产地栽植方法,根据产地环境特点,设置适应的栽植工艺,提高半夏产量,并减少病害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杨宽,李丹霞,李孟芝,黄显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