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28377发布日期:2024-03-05 15: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1、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它具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白对虾深受广大人群的喜爱,并且白对虾容易饲养、出肉率高,因此白对虾的养殖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2、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大部分池塘无法排换水,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大量囤积,无法及时转移,导致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环境因子升高,弧菌等条件性致病菌大量滋生,有害藻类繁殖,致使出现规模性病害的爆发,继而容易导致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给白对虾的养殖带来困难,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池塘内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养虾池塘中的污染物清洁净化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包括养殖池,养殖池的底部间隙排列有若干条形分污块,条形分污块的底部设置有集污槽,集污槽通过相邻两个条形分污块之间形成的排污通道与养殖池连通;养殖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泥井和沉淀池,污泥井的底部与集污槽连通,污泥井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收头,污泥回收头与回收管道的一端连接,回收管道的另一端置于沉淀池内,回收管道上设置有污泥泵;养殖池的另一侧设置有静置池和循环池,养殖池与静置池之间通过带有水泵的抽水管连接,静置池与循环池之间通过带有水泵的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消毒构件和过滤构件,循环池与养殖池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排水管的排水端口设置在养殖池的上方,且排水端口上设置有带有负压泵的高压喷头,高压喷头上设置有雾化器。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条形分污块、集污槽和污泥井的配合,可实现养殖池内污泥的回收利用,减少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的囤积,降低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对于水体的危害,从而提高了水质和虾的成活率;同时本方案通过静置池、消毒构件、过滤构件和循环池的配合,可实现池水的循环利用,其中池水先通过静置沉淀、杀菌消毒、颗粒过滤的方式,使得池水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处理好的池水再通过雾化喷淋的方式回到养殖池内,实现池水循环利用的同时,雾化的池水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的含氧量,有利于虾的养殖和增产。

5、进一步地,条形分污块的顶部设置有导污顶锥,相邻两个导污顶锥之间形成一个呈漏斗状的导污槽,导污槽的底部与排污通道的顶部连通。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呈漏斗状的导污槽可使养殖池内污泥自动滑落至排污通道内,再通过排污通道滑落至集污槽内,以便于后续对养殖池内污泥最大限度地回收。

7、进一步地,导污槽内设置有第一防漏网,排污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防漏网,集污槽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集污槽与污泥井的连通处位于集污槽底面的最低处。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防漏网可有效防止大块的杂物进入排污通道内,第二防漏网可有效防止虾通过排污通道进入集污槽内;同时集污槽内的污泥可自动滑落并堆积至污泥井的底部,以便于污泥的集中抽出。

9、进一步地,消毒构件包括防护筒,防护筒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帽,密封帽上设置有与防护筒连通的进水孔,防护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防护筒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间隙排列有若干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灭菌灯,从而实现池水的杀菌消毒。

10、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若干水平的安装条,若干安装条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安装条的另一端均与防护筒的内侧壁连接,且若干安装条在防护筒内侧壁的周向上均匀布置,相邻两个安装架上的若干安装条交错布置,每根安装条上均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灭菌灯。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样设置可使紫外线灭菌灯充分地对池水进行照射,从而提高了对池水的杀菌的效果;同时相邻两个安装架上的若干安装条交错布置,可增强池水的扰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池水的杀菌效果。

12、进一步地,进水孔内设置有挡环,挡环的迎水侧抵接有过滤盘,位于进水孔与安装架之间的防护筒内设置有过水盘,过水盘上均匀布置有若干过水孔。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过滤盘可过滤掉池水中的悬浮物,且拆装便捷,以便于维护及更换;而过水盘上的若干过水孔可使进入防护筒内的池水分散均匀。

14、进一步地,过滤构件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箱内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分水管,分水管水平设置,分水管的底部均匀布置有若干喷水器,位于喷水器下方的过滤箱内设置有一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的下方间隙设置有二级过滤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分水管通过若干喷水器可将杀菌消毒之后的池水均匀喷洒,并通过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双重过滤,可有效去除池水中的颗粒。

16、进一步地,静置池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框,抽水管的出水端口置于收集框内,收集框可实现对池水悬浮物的初滤。

17、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养虾池塘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8、s1:当需要对养殖池内水体进行循环处理时,则执行步骤s2-s5;当需要对养殖池内的污泥进行回收处理时,则执行步骤s6;

19、s2:开启抽水管上的水泵,将养殖池内的池水抽入至静置池内;

20、s3:加入絮凝剂以及定量的醋酸、石膏粉和/或腐植酸钠,对池水进行污物的沉淀以及酸碱度的中和;

21、s4、开启供水管上的水泵,将静置池内沉淀之后的池水先通过消毒构件进行杀菌消毒,再通过过滤构件进行颗粒、异物的过滤后,最后排入至循环池内;

22、s5:将池水在循环池内曝晒设定天数后,驱动负压泵,将循环池内的池水通过排水管抽至高压喷头处,并通过雾化器将池水雾化后,再喷至养殖池内;

23、s6:开启污泥泵,将集污槽内的污泥通过回收管道抽入至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直至污泥的上层析出上清液,先将上清液抽出并用于农作物灌溉,再将底部污泥抽出并用作植物的肥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的底部间隙排列有若干条形分污块(3),所述条形分污块(3)的底部设置有集污槽(6),所述集污槽(6)通过相邻两个条形分污块(3)之间形成的排污通道(5)与养殖池(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分污块(3)的顶部设置有导污顶锥(31),相邻两个所述导污顶锥(31)之间形成一个呈漏斗状的导污槽(4),所述导污槽(4)的底部与排污通道(5)的顶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污槽(4)内设置有第一防漏网(2),所述排污通道(5)内设置有第二防漏网(7),所述集污槽(6)的底面倾斜设置,且集污槽(6)与污泥井(10)的连通处位于集污槽(6)底面的最低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构件(20)包括防护筒(2001),所述防护筒(2001)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帽(2002),所述密封帽(2002)上设置有与防护筒(2001)连通的进水孔(2003),所述防护筒(200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2004),所述防护筒(2001)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间隙排列有若干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灭菌灯(2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若干水平的安装条(2006),若干所述安装条(2006)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安装条(2006)的另一端均与防护筒(2001)的内侧壁连接,且若干安装条(2006)在防护筒(2001)内侧壁的周向上均匀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架上的若干安装条(2006)交错布置,每根所述安装条(2006)上均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灭菌灯(20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2003)内设置有挡环(2007),所述挡环(2007)的迎水侧抵接有过滤盘(2008),位于进水孔(2003)与安装架之间的所述防护筒(2001)内设置有过水盘(2009),所述过水盘(2009)上均匀布置有若干过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21)包括过滤箱(211),所述过滤箱(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12)和出水口(213),所述过滤箱(211)内设置有与进水口(212)连通的分水管(214),所述分水管(214)水平设置,所述分水管(214)的底部均匀布置有若干喷水器(217),位于喷水器(217)下方的所述过滤箱(211)内设置有一级过滤器(215),所述一级过滤器(215)的下方间隙设置有二级过滤器(2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池(19)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框(18),所述抽水管(17)的出水端口置于收集框(1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养虾池塘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虾池塘净化装置,其包括养殖池,养殖池的底部间隙排列有若干条形分污块,条形分污块的底部设置有集污槽;养殖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泥井和沉淀池,污泥井的底部与集污槽连通,污泥井内设置有回收管道,集污槽与沉淀池通过回收管道连接;养殖池的另一侧设置有静置池和循环池,养殖池与静置池之间通过抽水管连接,静置池与循环池之间通过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消毒构件和过滤构件,循环池与养殖池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本方案通过条形分污块、集污槽和污泥井的配合,可实现养殖池内污泥的回收利用,减少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的囤积,同时本方案通过静置池、消毒构件、过滤构件和循环池的配合,可实现池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硕恒,张璐,米海峰,滕涛,李宝圣,文远红,吴业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