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

文档序号:36482293发布日期:2023-12-25 13:3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

本发明属于杜鹃苗木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1、高山杜鹃(rhododendron)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一般是指无鳞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马银花亚属中的常绿杜鹃,叶革质、常绿、花冠硕大,是经上百年杂交培育而成的杜鹃栽培品种。从21世纪初以来,一些引自国外的高山杜鹃盆花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获得不少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但种苗基本依赖于国外引进。为实现高山杜鹃盆花的国产化生产,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始了高山杜鹃盆花国产化生产的研发工作,通过组织培养实现了种苗国产化,降低了种苗的投入,但后续高山杜鹃盆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解决其栽培和管理技术是发展高山杜鹃产业的关键。在栽培技术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发已经总结出成熟的高山杜鹃品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但目前高山杜鹃的种植多数采用泥炭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当地的山泥等基质会导致生长不良,而泥炭大部分依靠进口,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泥炭透气性差易产生根部、叶部病害,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及时对病虫害防治,但消费者购买回家后,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知识,高山杜鹃苗木易死亡。在观赏性方面,高山杜鹃品种以色彩丰富受欢迎,但高山杜鹃品种价格高,大部分消费者一般购买1-2盆尝鲜,故只能观赏到杜鹃的1-2种色彩,无法真正体验杜鹃花色的多彩缤纷,消费者容易视角疲劳。以上问题易导致高山杜鹃盆栽的一次性消费,不利于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本发明选择根系粗壮、发达、生长快、抗性好的实生杜鹃苗木作为砧木,一种或多种高山杜鹃品种作为接穗,解决现有高山杜鹃栽培依赖泥炭土、水肥管理密集、易感染病虫害、花色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嫁接砧木品种选择:砧木选择常绿、叶面大、光合作用好、根系(粗壮、发达、生长快)抗病虫害性强的原生杜鹃种类为宜,砧木规格为:地径≥1cm,苗高≥20cm;本发明中砧木品种可选择高尚大白杜鹃或大白杜鹃;

5、(2)砧木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康的、生长旺盛的、分枝多的原生杜鹃盆栽苗为砧木植株,清除老叶或不健康叶片,选择当年生长半木质化枝条为砧木,枝条粗度大于0.5cm,先平剪去上部枝条,保留下部分枝和叶,枝条保留长度视美观需要而定;再由下向上斜劈一刀,保证劈面连续且光滑;斜切之后,根据斜切面的下部,沿着木质部和形成层向下垂直切大概2-3厘米,完成切砧;要求一刀完成,切口平滑、没有裂皮层,保证外部劈面不掉落;

6、(3)嫁接杜鹃接穗的品种选择:市场上销售的高山杜鹃盆花品种都可以用来作为嫁接接穗,可根据色彩和谐和多样性进行搭配;本发明中接穗品种可选择莱姆、粉黛、诺娃、安东尼、德尔塔、凯特、火煎、日火、弗吉尼亚、锦锻、至尊、布丽塔、粉玫瑰、马赛尔、惠特尼以及活泉等市场常见的高山杜鹃;

7、(4)接穗的选择和处理:选择粗壮健康、无病虫害、顶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接穗,长度5-7cm;剪去接穗上多余的叶,顶芽下保留2-3片叶,并剪去保留叶的2/3叶片,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长2.5-3.5cm长削面,削面要平直,再在削面的背面削一长0.5-1cm的小削面,使下端稍尖,削面一定要光滑,最终接穗长度为3-5cm;

8、(5)嫁接:采用劈接法嫁接,将接穗插入砧木接口时,先用嫁接刀撬开切口,接穗的长削面靠砧木内皮层一端慢慢插入,接穗应插到砧木的切口底部,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上端“露白”(即上端露出2-3mm接穗削面),然后用嫁接专用膜从下到上进行严密绑扎结合部位,保证接穗和砧木良好结合;本发明接穗采用斜切,且切面为内面大,外面小,此种接口的接触面大,易愈合;

9、(6)嫁接后期管理:嫁接后的盆花应放无阳光直射的通风处,嫁接后保持砧木苗常规的水、肥管理,保持湿度60-70%,缺水时间不超过12小时,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兑水浇灌(1000ml水加入1g肥料),三种肥料交替使用,每月施肥一次;嫁接后观察芽的生长情况,接穗上的芽萌发后打掉砧木上萌发的新芽,原砧木上枝和叶分3次修剪,间隔期为一个月;等接穗生长正常后即可施用生长素和催花素促使花芽分化;

10、(7)病虫害管理

11、杜鹃常见立枯病、根腐病、红蜘蛛、网蝽和卷叶蛾,危害特点及防治的常规方法见表1。

12、表1

13、

14、

15、(8)嫁接时间:根据接穗品种半木质化程度而定,一般在8-10月为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7、本发明选择原生杜鹃如高尚大白杜鹃、大白杜鹃等作为砧木,将接穗植株进行修剪,保留顶芽及下面2-3叶;采用劈接法,将所述接穗枝条插入所述砧木植株接口处进行嫁接,这种方法得到的杜鹃植株适应性强,抗性强,对基质要求不高,管理粗放,解决了对泥炭土等基质的依赖、对病虫害防治专业要求高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易被消费者接受。市售的常绿的高山杜鹃品种皆可作为接穗,适用的品种多,可以实现一树多花,提升观赏价值,提高嫁接杜鹃盆花的市场吸引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植株的品种包括高尚大白杜鹃或大白杜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植株的规格为:地径≥1cm,苗高≥20cm,砧木枝条粗度>0.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砧木植株嫁接前需要经过预处理,具体方法为:先平剪去除上部枝条,保留下部分枝和叶,再由下向上斜劈一刀,保证劈面连续且光滑,斜切之后,根据斜切面的下部,沿着木质部和形成层向下垂直切2-3cm,完成切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枝条的品种包括莱姆、粉黛、诺娃、安东尼、德尔塔、凯特、火煎、日火、弗吉尼亚、锦锻、至尊、布丽塔、粉玫瑰、马赛尔、惠特尼或活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枝条的长度为5-7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枝条嫁接前需要经过预处理,具体方法为:剪去接穗枝条上多余的叶,顶芽下保留2-3片叶,并剪去保留叶的2/3叶片,在接穗的下部先削一长2.5-3.5cm的长削面,削面要平直,再在削面的背面削一长0.5-1cm的小削面,使下端稍尖,削面光滑,最终接穗枝条为长度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的具体方法为:将接穗枝条插入砧木植株接口时,先用嫁接刀撬开切口,接穗枝条的长削面靠砧木内皮层一端慢慢插入,接穗枝条应插到砧木植株的切口底部,接穗枝条和砧木植株的形成层对齐,上端露出2-3mm接穗削面,然后用嫁接专用膜从下到上进行严密绑扎结合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的时间为8-10月,嫁接方式包括单头嫁接、双头嫁接、三头嫁接或多头嫁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山杜鹃的嫁接方法,属于杜鹃苗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健康的、生长旺盛的、分枝多的原生杜鹃盆栽苗为砧木植株;选择粗壮健康、无病虫害、顶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接穗枝条,保留顶芽及下面2‑3叶;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期管理以及病虫害管理。本发明选择原生杜鹃如高尚大白杜鹃、大白杜鹃等作为砧木,适应性强,抗性强,对基质要求不高,管理粗放,解决了高山杜鹃品种对泥炭土等基质的依赖、对病虫害防治专业要求高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易被消费者接受。市售的常绿的高山杜鹃品种皆可作为接穗,适用的品种多,可以实现一树多花,提升观赏价值,提高嫁接杜鹃盆花的市场吸引力。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玲,赵磊,淮钒钰,卢奇,黄玲俊,夏国威,周玮,田晓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