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6816566发布日期:2024-01-26 16:2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灵芝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灵芝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灵芝是我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传统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灵芝也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的真菌资源,多糖和三萜是灵芝中两大主要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助睡眠、抗衰老、助睡眠、安神等功能,因而得到了大健康产业相关学界和企业的重点的关注。目前灵芝已被列入《美国草药药典》和《欧洲药典》,表明灵芝已被欧美官方正式认可。经过政、产、学、研等各界等共同努力,灵芝产业发展迅猛,国内灵芝产业的年产值已达200亿元。

2、因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灵芝子实体的市场需求日渐旺盛,灵芝的栽培规模也随之扩大。其中,绝大部分以段木为栽培基质,采用脱袋覆土栽培的方式,菌棒会和土壤充分接触。研究表明,食药用真菌均具有从土壤中转移、吸附重金属及吸收农药的特性。因此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多余的有害物质就会通过“土壤→灵芝→人体”的途径被人体吸收,从而危害健康。近年来多次出现因出口的灵芝子实体和子实体产品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限导致退货现象,严重制约了灵芝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段木灵芝脱袋覆土栽培存在连作障碍现象,即连续在同一地块上栽培灵芝,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均会出现显著下降。其机理是由于灵芝菌丝体和土壤直接接触,菌丝体产生的一些代谢物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个地块短期内不适合栽培灵芝。因而,栽培户基本每年都要寻找新地块来栽培灵芝。这就造成了土地及其上建立的大棚等栽培设施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相应地增加了生产成本。虽有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水泥将栽培灵芝的场所进行固化,隔离灵芝菌丝体和土壤,从别处运来新土进行灵芝栽培,希望通过频繁更换新土来减轻灵芝的连作障碍效应。但这种方法仍是通过脱袋的形式来实现灵芝栽培,依旧无法消除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3、灵芝段木栽培规模的持续扩大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环保压力,大力发展灵芝的代料栽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子实体市场需求,是未来的必然选择。因此,行业内开始扩大代料灵芝栽培的规模。但是在产子实体的代料灵芝栽培中,为避免子实体采集过程染有大量的霉菌孢子,所以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过高。这就导致基质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消耗殆尽,子实体产量偏低,使得投入大于产出。

4、基于上述,为了获得食用安全的灵芝,同时提高子实体产量,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栽培料的选择;优质菌种的挑选;灵芝菌包的制作;菌包不脱袋出芝与保湿;第一茬子实体的采收;生长发育中后期菌包的注水与保湿;后茬子实体的采收;

3、其中灵芝生长发育中后期菌包的注水与保湿过程中,将水注入菌包,频次为平均1次/周,直至子实体收集完毕;其中每次注水的量为20-40ml/kg菌包(以菌包初始重量为准)。

4、具体的说,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栽培料的选择:

6、优选的木屑培养料的组成为:木屑75%-78%,麸皮12%-14%,玉米粉7%-8%,玉米芯1%-2%,石膏粉或碳酸钙1%,使用时含水量为65%;栽培基质的农药和重金属含量要符合相关标准;

7、(2)优质菌种的挑选:

8、将母种接种于土豆葡萄糖琼脂平板或类似的固体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5-7天,菌落整齐,菌丝粗壮、致密的,即为优质菌种;

9、栽培种以菌丝浓密,易碾碎为宜;

10、(3)灵芝菌包的制作:

11、ⅰ.装袋与灭菌

12、将木屑以及其它各组分混匀、加水再拌匀后迅速装袋,灭菌;

13、高压灭菌:120℃灭菌1.5-2.0h;

14、ⅱ.接种与培养(菌包的培养时间为1.0-1.5个月)

15、将栽培种接种至菌包袋口的木屑培养料表面,菌包以墙式堆叠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适当通风,并调整菌包上下层次的位置,使各菌包生长发育较为一致;

16、(4)菌包不脱袋出芝与保湿:

17、当灵芝菌包成熟后将其运输至出芝房(棚),并卧式卧式放置于网格墙上或直接堆叠放置,此时出芝房(棚)内的湿度维持在70%;

18、菌包上架5-7天后,原基开始从袋口处冒出时,在菌包袋口处开袋,并剪掉老的原基;此时出芝房(棚)内的湿度维持在70%-75%;

19、当开口处形成原基后,出芝房(棚)内的湿度增加到78%-85%,适当增加通风;

20、当原基逐渐分化形成菌盖,并进行水平横向生长后,要根据菌盖边缘颜色,调整出芝房(棚)内的湿度到85%-88%,并增加通风,确保菌盖继续横向生长;

21、(5)第一茬子实体的采收:

22、当菌盖边缘的颜色和菌盖中部的颜色一致时,采收灵芝子实体;

23、(6)灵芝生长发育中后期菌包的注水与保湿:

24、在第一茬子实体采收后,由于菌包基质中的水分消耗较多,虽然菌包仍会继续产生第二茬灵芝子实体,但二茬会较小,而且品质与第一茬子实体相差较大。因此,依据灵芝菌包大小,将水从菌包的袋口附近注入菌包,补充生长发育过程中消耗掉的水分,确保后茬的灵芝正常生长需要;频次为平均1次/周,直至子实体收集完毕;其中每次注水的量为20-40ml/kg菌包(以菌包初始重量为准);

25、(7)后茬子实体的采收:

26、在第二茬的菌盖开始形成并扩张生长,持续约1个月左右,菌盖边缘颜色同菌盖中部颜色一致,即可采收子实体;根据菌包大小,可再采收1-5茬。

27、如果是小菌包(2斤-3斤),则采收一次;如果是大菌包(4斤-6斤),此时灵芝菌包还硬实,重复注水、保湿,进行第三至五茬采收。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9、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通过在子实体生长中后期内有规律地给菌包注水保湿,确保了灵芝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了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子实体的产量提高了35%-42%;且前后茬的灵芝品质较为稳定。容易操作,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栽培料的选择;优质菌种的挑选;灵芝菌包的制作;菌包不脱袋出芝与保湿;第一茬子实体的采收;生长发育中后期菌包的注水与保湿;后茬子实体的采收;其中灵芝生长发育中后期菌包的注水与保湿过程中,将水注入菌包,频次为1次/周,直至子实体收集完毕;其中每次注水的量为20‑40ml/kg菌包。本发明的提高子实体产量的代料灵芝栽培方法,提高了基质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子实体的产量提高了35%‑42%;且前后茬的灵芝品质较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唐传红,张劲松,徐爱国,陈海霞,张赫男,周帅,刘艳芳,冯杰,谭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