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减白姜连作障碍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78767发布日期:2024-03-01 12:3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减白姜连作障碍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消减白姜连作障碍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托口白姜”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姜枝细嫩修长,色泽美观,姜肉脆嫩化渣、香辣适中,产品远销湘、黔、川、渝等省、市,托口生姜独特的鲜脆、肥厚、口味醇正的优势,已成为农副产品的后起之秀,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沅河镇因其特殊的沙土地种植环境,具有保水性强,透气性强的特点,使得它更加适合生姜的生长,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连作障碍问题以及姜瘟病的出现,对白姜的产量及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消减白姜连作障碍给我们提出了考验。

2、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为青枯假单孢杆菌(又名:青枯劳尔式菌或青枯雷尔式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通过生姜植株地下部根茎及根部自然空隙或伤口侵入,随后进入维管束组织大量增殖,最终造成植株死亡,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

3、土壤消毒技术是一项常用的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病原菌、虫害和杂草的生长,包括利用紫外线和温度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生物消毒;本研究中,石灰氮主要用于杀灭土壤中一部分病原菌,并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同时结合使用52%氯尿硫酸铜抑制白姜青枯病病原菌的生长,同时,经过消毒处理过的土壤,需要及时补充有益微生物,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减托口白姜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目的是消减托口白姜连作障碍和防治白姜姜瘟病。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土壤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前一年发病严重的白姜种植地;

5、s2姜种消毒,集中催芽;

6、s3沙土地种植,微生物复配菌剂沟施;

7、s4生长期追加微生物菌剂沟施;

8、s5全生育期其他种植管理措施。

9、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采用氯尿硫酸铜与石灰氮复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10、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采用52%氯尿硫酸铜与石灰氮复配,相应的剂量分别为10kg/亩和80kg/亩,将相应剂量的药剂与姜种植土混合均匀,深耕翻土,覆膜,一段时间后揭膜敞气。

11、优选的,在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时,处理前须清理作物病残体,施用底肥,进行深翻30-40cm,将土壤搂平;其次要根据天气调整土壤水分,将土壤湿度调整到60-70%,保证土壤水分,一方面要保持土壤生物活性才能展现出杀灭作用,如果土壤生物休眠呼吸作用低,吸收的有毒气体少,杀灭作用就弱;兑药和施药时,要保证全田用药均匀;对土地进行覆膜时,施药后全田覆膜,并且膜必须要盖严;接下来要注意熏蒸和揭膜散气的时间;时间根据当地气温而定,一般气温高则熏蒸时间短,气温低则熏蒸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当温度高于2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10天,散气时间不少于5天;当温度高于15℃低于2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15天,散气时间7-10天;当温度低于1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20天,散气时间不少于15天;最后,敞气结束后进行药害测试。

12、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s2步骤中,姜种消毒方案与集中催芽的方法为:因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待气温回升,需要将种姜从地窖取出,对姜种进行消毒,70%甲硫·福美双(甲托)(100g)(杀菌剂),50%氯溴异氰尿酸(80g)(低毒内吸杀菌剂),0.004%28-高芸苔素内酯(37.5ml)(植物生长调节剂),75%灭蝇胺(20g)(杀虫剂),兑水150l;或者30%甲霜·噁霉灵(150ml)(内吸性高效杀菌剂),0.004%28-高芸苔素内酯(37.5ml)(植物生长调节剂),75%灭蝇胺(20g)(杀虫剂),兑水150l;种姜浸泡20分钟后,取出晾干;将消毒的种姜整齐集中的摆放在育苗床上,其中育苗床底部铺有稻草,育苗床包括:底层沙土,稻草,细沙土,种姜,细沙土,青苔,盖大棚保温保湿;定期放气与除草。

13、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s3步骤中,沙土地种植,微生物复配菌剂沟施方法如下:姜苗高约15cm时,移栽,种植沟种浇灌微生物复配菌剂,采用优选组合,复合链霉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和芽孢杆菌100倍稀释液,按照200ml/颗的比例灌沟。

14、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s4步骤中,生长期追加微生物菌剂沟施方法如下:在白姜的快速生长期内,追加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间隔20天,第二次灌根,200ml/颗,尽量选择早上或晚上或阴天灌根,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烧苗。

15、优选的,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s5步骤中,全生育期其他种植管理方法如下:白姜的生长温度不宜过高,须适当的遮荫处理;生姜生长对水的需要较高,如遇干旱,须定期灌溉;任何措施都不能保证100%防病,对于已发病或有极大迹象会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挖出病株并将病株及其周围土壤带出大田,在穴内施漂白粉或52%氯尿硫酸铜少许,然后用无病土封堆;其他叶部与茎部病害防治方法可施用市面上常用的药剂,据实验结果可知,经过土壤消毒的种植地,生姜基本不发生草害,一般的叶面病害与茎部病害也大大减少。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简单合理,能够降低白姜生育期中的姜瘟病发病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白姜产量。本发明中未经消毒的白姜土壤需进行4-5年的水旱轮作才能继续种植白本研究处理技术可缩短轮作年限,土地利用最大化。本发明可以减少化学药剂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了连茬作物的连作障碍,减少劳动成本,降低了农药残留,间接提高了作物品质。本发明通过在白姜生长过程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调节了白姜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白姜的抗病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氯尿硫酸铜与石灰氮复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石灰氮用于调节土壤ph值,抑制大部分病原菌的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尿硫酸铜的用量为52%氯尿硫酸铜10kg/亩,所述石灰氮的用量为80kg/亩,将相应剂量的药剂与姜种植土混合均匀,深耕翻土,覆膜,一段时间后揭膜敞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时,处理前须清理作物病残体,施用底肥,进行深翻30-40cm,将土壤搂平;其次要根据天气调整土壤水分,将土壤湿度调整到60-70%;对土地进行覆膜时,施药后全田覆膜,并且膜必须要盖严;接下来要注意熏蒸和揭膜散气的时间;当温度高于2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10天,散气时间不少于5天;当温度高于15℃低于2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15天,散气时间7-10天;当温度低于15℃时,熏蒸时间要大于20天,散气时间不少于15天;最后,敞气结束后进行药害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姜种消毒与集中催芽的方法为:待气温回升,需要将种姜从地窖取出,对姜种进行消毒,70%甲硫·福美双100g,50%氯溴异氰尿酸80g,0.004%28-高芸苔素内酯37.5ml,75%灭蝇胺20g,兑水150l;或者30%甲霜·噁霉灵150ml,0.004%28-高芸苔素内酯37.5ml,75%灭蝇胺20g,兑水150l;种姜浸泡20分钟后,取出晾干;将消毒的种姜整齐集中的摆放在育苗床上,其中育苗床底部铺有稻草,育苗床包括:底层沙土,稻草,细沙土,种姜,细沙土,青苔,盖大棚保温保湿;定期放气与除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沙土地种植,微生物复配菌剂沟施方法如下:姜苗高约15cm时,移栽,种植沟种浇灌微生物复配菌剂,采用优选组合,复合链霉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和芽孢杆菌100倍稀释液,按照200ml/颗的比例灌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生长期追加微生物菌剂沟施方法如下:在白姜的快速生长期内,追加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间隔20天,第二次灌根,200ml/颗,尽量选择早上或晚上或阴天灌根,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烧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全生育期其他种植管理方法如下:白姜的生长温度不宜过高,须适当的遮荫处理;生姜生长对水的需要较高,如遇干旱,须定期灌溉;对于已发病或有极大迹象会发病的植株,应及时挖出病株并将病株及其周围土壤带出大田,在穴内施漂白粉或52%氯尿硫酸铜少许,然后用无病土封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减白姜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氯尿硫酸铜与石灰氮复配,将对应剂量的药剂与姜种植土混合均匀,深耕翻土,覆膜,一段时间后揭膜敞气。应用发明的方法,经过土壤消毒的种植地,生姜基本不发生草害,一般的叶面病害与茎部病害也大大减少。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毛,李凯琴,满益龙,周勇,刘佳,刘哲铭,马海昊,朱航,杨彪,张城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