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文档序号:37167482发布日期:2024-03-01 12: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番茄属于茄科茄属植物,是我国设施农业中种植面积最广的蔬果之一。番茄原产地为中美洲和南美洲,经各种栽培手段进行繁育,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并广泛食用的蔬菜作物之一。有证据表明,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可通过经常食用番茄来降低其发病率,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是番茄具有有益影响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可以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白内障和动脉硬化形成的风险。番茄中有两种主要的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80%~90%)和β-胡萝卜素(7%~10%)。番茄红素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框架覆膜结构,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形成一个温室空间,从而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2、近年来,蔬菜大棚已广泛用于番茄的栽培,但由于多茬连作、过量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以及生物质肥料料过少投入和无法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翻等原因,使番茄种植的温室大棚在使用3年以上,经常会出现土壤障碍,导致了温室大棚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土壤障碍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温室大棚番茄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合理施用化肥不仅造成了肥料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等土壤质量退化问题。cn115669479a提出了一种减氮增效的寒地黑土玉米种植方法,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并配合采取宽行,窄行隔年交替种植的方法,实现了减氮增产的效果,但没有考虑到生物质肥的利用可以对减氮产生重要影响。cn114041390a提出了一种基于秸秆全量留田进行沟槽发酵保护黑土地的玉米种植方法,通过秸秆在沟槽发酵,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但未考虑合理施肥和灌水对产量的影响。

3、以上方法均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但具有一定的条件适用性,对于温室大棚土壤改良优化的要求并不适用。基于此,一种通过合理调整秸秆与生物质肥,增加土壤养分,为温室大棚番茄增产增质的方法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温室大棚连作种植导致的温室土壤退化、肥力降低、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减少氮肥施用土壤改良方法,通过合理调整秸秆与生物质肥,无机肥用量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对温室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增加番茄产量,提高番茄品质,同时最大化减少化肥投入,降低番茄生产成本,实现温室番茄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化。

2、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3、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

4、s1:对上一茬果蔬收获后,将秸秆收割,直接(粉碎)均匀平铺垄沟底部,这部步操作省去了上一茬果蔬秸秆处理外运的人工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5、s2:翻土前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充分灌水并晾干数日,避免翻土时土壤黏住旋耕机,导致设备故障,采用旋耕机对大棚内黑土进行深翻,由于是温室大棚不能使用大型机械,必须人工手动操作旋耕机,翻土深度25-30cm,进行反复均匀的翻动,使得温室大棚内土壤平整松软;

6、s3:以适宜的深度和行距采用人工手动插秧,每穴1苗,不插病秧、弱秧,同时根据前期温室土壤肥力施加适量的化肥;

7、s4:外运一部分秸秆,此部分秸秆为大田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处于大量堆积无法处理状态,本方法将其回收利用,用于补充温室大棚上一茬秸秆不足的数量(直接或粉碎后均匀平铺垄沟底部);

8、s5:在每个垄沟的秸秆上均匀覆盖生物质肥料,生物质肥料为猪粪,羊粪,牛粪,取自养殖场或农户;

9、s6:在每个垄沟铺好的生物质肥料上布设一个滴灌带,滴灌带需要选取质量好,不易断裂及老化的产品,同时在布设时要保障滴灌带不被挤压,避免滴灌带通水受阻不能对垄沟进行正常的滴灌;

10、s7:在两个垄台间铺设地膜,采用人工手动逐一铺设,铺设时要保证整齐铺设,不漏土,并且用碎土或石块将地膜边缘压实,避免地膜起翻,将整个系统覆盖,形成一个封闭湿润的小环境,有利于秸秆的发酵;

11、s8:番茄收获后,对番茄产量,可溶性糖,果实含水率,水分利用效率,偏氮生产力,土壤ph,有机质进行测定,通过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2、优选地:s1中所述秸秆粉碎长度应在5cm左右。

13、优选地:s3中所述番茄秧苗应当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选用抗病、品质优良、坐果率高,口感佳的番茄品种。

14、优选地:s4中所述秸秆取自大田,可采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粉碎,或收获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茎杆切碎长度≤5cm,切碎长度合格率≥85%,平铺均匀。

15、优选地:s7中所述地膜应选黑色地膜,可以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将秸秆还田与无机肥和生物质肥相结合,可实现温室番茄可持续高质量,高产量生产;采用上一年番茄秸秆还田,减少了劳动量;在大棚垄沟沤肥,避免了秸秆直接覆盖导致番茄成活率低;地膜覆盖垄沟沤肥,在地膜和垄沟沤肥之间布设滴灌带,创造了一个湿润的小环境,有利于秸秆的发酵;布设黑色地膜可以实现物理除草的目的;东北地区秸秆资源丰富,为外运秸秆的实现提高了便捷条件,并且温室大棚秸秆还田有效的解决了秸秆大量堆积无法处理的问题,缓解了由于秸秆焚烧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翻土前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充分灌水并晾干数日,旋耕机对大棚内黑土进行深翻,翻土深度25‑30cm,采用人工手动插秧,每穴1苗,同时根据前期温室土壤肥力施加适量的化肥;在每个垄沟的秸秆上均匀覆盖生物质肥料,在逐一布设一个滴灌带,在两个垄台间铺设地膜并压实边缘。本发明将秸秆还田与无机肥和生物质肥相结合,可实现温室番茄可持续高质量,高产量生产;采用上一年番茄秸秆还田,减少了劳动量;采用在大棚垄沟沤肥,避免了秸秆直接覆盖导致番茄成活率低;采用地膜覆盖垄沟沤肥,在地膜和垄沟沤肥之间布设滴灌带,创造了一个湿润的小环境,有利于秸秆的发酵。

技术研发人员:李茉,张平安,孙振一,付强,杨爱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