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的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7167167发布日期:2024-03-01 12:0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华蜜蜂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在我国已生活了数千年,在长期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了北方中蜂、长白山中蜂、阿坝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华南中蜂、海南中蜂、滇南中蜂以及西藏中蜂9个地方品种。但在养殖中,为追求生产性能,蜂农“追花夺蜜”进行转地放蜂以及买卖蜂群,长期自繁自养,处女王在空中无序交尾、野交烂配,导致品种混杂,生产性能和抗劣性能等大大退化,极大制约了我国中蜂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蜜蜂育种和保种除了要有丰富的遗传理论和选育技术,还必须精准的控制交尾,才能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改造和稳定蜜蜂的遗传特性。蜂王交尾控制在蜜蜂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关乎到处女蜂王与种用雄蜂的定向组配,通常情况下种蜂场采用地理隔离交尾或人工授精完成蜂王交尾控制。西方蜜蜂运用隔离(西方蜜蜂由于蜂螨危害,无法在野外长期生存,因此很容易建立隔离交尾场)交尾和人工授精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华蜂213、华蜂414、中蜜一号、白山5号、浙农大1号、喀(阡)黑环系等配套系和新品系。但中蜂新品种的选育和保种(主要是建立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一个人工培育的新品种通过审定。究其原因处女蜂王的交尾在空中进行的,其婚飞范围十分广阔,这是蜜蜂生殖生理上的一大特点。相距12km远的处女蜂王与雄蜂仍然可以相遇交尾。在如此大的空间范围内做到没有其它野外雄蜂参与交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采用自然交尾来配种,就必须严格控制广阔的空间内不得有其它的雄蜂出现,我国现人工饲养中华蜜蜂600万群(2016年底统计数据),外面还存在大量的野生中华蜜蜂,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蜂王人工授精,但是,中华蜜蜂王人工授精要比西方蜜蜂人工授精困难得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掌握该技术。加上我国本地中蜂的雄蜂个体小、性情敏感、精量少,导致采集精液困难,所以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的话,成功率极低,即使人工授精成功后,中蜂野性更强,蜂王还有再次婚飞的特性,人工授精后蜂王交尾习性解除困难,无法规模化的应用,从而影响育种和保种进程。因此亟需实行交尾控制,为中蜂新品种培育提供一种可靠高效的配种手断。

3、针对中蜂自然交尾和人工授精的不足,经过发明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研制开发出一种可与自己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和雄蜂定向交尾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可实现雄蜂与处女蜂王在空中定向交尾。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可与自己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和雄蜂定向交尾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设置的:一种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光巢箱,所述避光巢箱的顶部设置有通气避光孔,所述避光巢箱的底部设置有制冷和加湿机构,所述避光巢箱的四周设置有加热机构,且所述避光巢箱的一侧设置有可控开关的巢门。其中,所述避光巢箱包括避光箱体和位于所述避光箱体内的巢箱。所述巢箱外的四周设置有加热板和温度检测器,所述巢箱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组件、加湿组件和湿度检测器。所述巢门处设置有可控开关的点光源。所述巢箱长度为20-47cm、宽度为15-45cm、高度为10-28cm。所述避光巢箱内设置有蜜水槽。另外,所述通气避光孔也可设置在避光巢箱的顶部四周。

3、采用上述设置的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装置,能够将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雄蜂和工蜂在白天幽闭在所述避光巢箱中,避免蜂王飞出去与其它雄蜂交尾。而在下午17点以后,即外界中蜂其它非组配雄蜂回巢之后,通过避光巢箱巢门处的光源将中蜂处女蜂王及雄蜂诱至外界进行婚飞交尾。并且,通过加热板、制冷组件和加湿装置,可时刻控制巢箱内的温湿度。

4、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装置与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和雄蜂定向交尾的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设置的:一种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的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交尾群组建

7、将2张无子有充足蜜粉的脾放置在所述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装置的巢箱内,诱入3000只以上未认巢飞行的工蜂,挂一只囚于王笼的王或者诱入一只淘汰处女王或者挂刚移虫的王台,并按蜂群正常交尾摆放;5天后加入培育的快出房种雄蜂脾;再10天后处理掉组建工蜂时囚于王笼的王或者处女王或者临时王台,约2小时后诱入种用王台;

8、步骤二:蜂群生物钟改变训练

9、控制所述中华蜜蜂蜂王定向交尾装置的巢门每天开闭时间为离天黑前2小时开,凌晨3点关;夏季时,天黑前2小时大约是17点,春天和秋天要重新计算时间,在东部或西部要计算时差。

10、巢门点光源设置为巢门打开后20分钟开,巢门打开后2小时关;

11、所述巢箱内温度设置为:0-3点34℃、3-4点33℃、4-5点31℃、5-6点29℃、6-7点27℃、7-13点25℃、13-14点27℃、14-15点29℃、15-16点31℃、16-17点33℃、17-24点34℃;

12、所述巢箱内相对湿度设置为: 6-13点80%;

13、训练工蜂、雄蜂、蜂王每天天黑前2小时,夏季大概是17点后进行出巢活动,回巢后保持设定温湿度及黑暗环境,使蜂群在所述巢箱内安静生活到第二天巢门开时;

14、步骤三:蜂群的管理

15、每天巢门打开后2小时进行蜂群检查和管理,将处女蜂王交尾后诱入到生产群中进行性能测定,并再诱入王台或处女蜂王连续进行蜂王的定向交尾。

16、其中,所述步骤一前18天着手培育种用雄蜂,步骤一当天移虫培育种用蜂王。所述步骤一中蜂王与雄蜂数量比为1:300以上。每半个月补充一批快出房的封盖工蜂仔脾和快出房的封盖种用雄蜂仔脾。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8、根据目前对中蜂的研究表明,自然交尾中,中蜂雄蜂出游时间范围是9时至18时,以12时至16时为最多,约占出游雄蜂总数的95%;中蜂处女王婚飞时间和雄蜂出游时间基本一致,集中在12时至16时,占婚飞处女王总数的97%。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定向交尾装置改变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和雄蜂的生物钟,避开上述时间段出巢。然后待外界中蜂非想要组配的雄蜂回巢之后,将定向交尾装置中的巢门打开,工蜂和雄蜂通过巢门的点光源诱至巢外活动,先是性成熟的雄蜂在交尾场附近爽飞和聚集形成雄蜂云,随后处女蜂王在工蜂的簇拥下出巢进行定向交尾。从雄蜂云的形成到处女的婚飞,完全避开了外界非想要组配的中蜂雄蜂。

19、本发明中的定向交尾装置,尤其适用于中蜂定向交尾时对交尾蜂群生物钟的改变。虽然西方蜜蜂曾运用隔离交尾和人工授精的方式实现了新品种的培育。但是对于中华蜜蜂来说,其婚飞范围太过广阔、外界大量的野生雄蜂和人工授精难度大。因此,采用本发明中的定向交尾装置,能够将想要组配的处女蜂王、雄蜂和工蜂在白天完全幽闭在巢箱内正常的生活;巢内的工蜂、雄蜂和蜂王不会受到自然界的光照、温度等白天因素刺激。巢箱内的脾上蜂蜜不足情况下,还可通过蜜水槽补充蜂蜜水或者蔗糖水。然后在晚上17点以后,通过巢门处设置的点光源将巢箱内的处女蜂王和雄蜂诱至巢外进行婚飞,以此来保证处女蜂王与雄蜂的定向交尾。

20、本发明中的定向交尾方法,尤其适用于中蜂。如前所述,由于中华蜜蜂的婚飞范围过广及野生的中蜂过多,因此在山林地带采用西方蜜蜂的地理隔离方式(仅半径超过12公里的大面积水域中的孤岛和沙漠可行)进行定向交尾并不可靠,人工授精不仅难度大且效率不高。而在采用本发明中定向交尾的方法的情况下,组建未出巢飞行的幼年工蜂、快出房的雄蜂以及快出房的王台,通过三型蜂一开始从事巢外活动时就开始训练活动的习性,从而改变该群中蜂的生物钟,将雄蜂和蜂王的婚飞时间避开了野外野生雄蜂婚飞时间,以实现定向交尾。通过光照和温湿度的程序化设定,让定向交尾的蜂群生物钟改变为:夜晚3-17点、白天为17点以后,同时在白天的情况提高相对湿度,让蜂群感受外界在下雨,让蜂群在幽闭的环境里面安静生活,每天只让蜂群进行2 小时左右的婚飞活动,外界蜜源源植物也错开了泌蜜时间,工蜂仅从事处女蜂王婚飞活动的迎送,未进行巢外高强度的采集,延长了寿命。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精确实现定向交尾,并且可以最大化利用该群的种用雄蜂,实现连续的定向交尾,高效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