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

文档序号:37016790发布日期:2024-02-09 13:0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属于植物细胞工程。


背景技术:

1、灰绿碱蓬(suaeda glauc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碱蓬属(suaeda)。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盐碱地、滩涂、河口、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植物。灰绿碱蓬的植株高度一般在10厘米至60厘米之间,具有灰绿色的细长叶片,叶片表面光滑而肉质。它的茎干粗壮,根系发达,能够适应高盐度和干旱的环境条件。

2、灰绿碱蓬有多种适应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资源。灰绿碱蓬具有抗盐碱、抗旱、抗逆性强的特点,能够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起到固沙保护和防风固土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材、食品加工和草地生态修复等领域。在科学研究方面,灰绿碱蓬也是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其适应恶劣环境的特性,它被广泛用于盐碱地的改良和耐盐植物育种研究。同时,灰绿碱蓬的生物学特性也受到关注,如其生长发育、代谢途径、逆境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总之,灰绿碱蓬是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草本植物。它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和适应能力使其在盐碱地的利用和生态修复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3、灰绿碱蓬的生态、药用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备受关注,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发价值,然而,灰绿碱蓬产业化面临以下技术瓶颈:1.大规模种植技术:灰绿碱蓬在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生长,但其大规模种植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包括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灌溉管理、种植密度和种植周期等方面的技术。2.高效繁殖技术:灰绿碱蓬繁殖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但种子繁殖困难且繁殖速度较慢,而组织培养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技术难题。需要开发出高效、经济的繁殖技术,以提高种苗供应的可靠性和数量。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满足细胞、组织和器官生长发育的物理和化学要求提供了基本条件。这项技术对于农业和园艺工业中的许多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并且是进行植物基因工程的前提条件。通过研究盐地碱蓬的组织培养再生技术,可以大规模种植灰绿碱蓬,以在需要调节生态平衡、控制污染和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地区发挥其功能。这项技术对于改善盐碱地和海滩环境,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5、专利cn111543329a开发了“一种盐地碱蓬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尽管灰绿碱蓬与盐地碱蓬同属于碱蓬属植物,但是由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在系统分类上具有不同的地位,在地里分布上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在基因组构成上具有较大分化,生理生化特征上有所不同。因此,盐地碱蓬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不能直接应用有于灰绿碱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能够实现灰绿碱蓬大量种植在需要其发挥调节生态平衡、控制污染、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功能的地区。

2、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包括种子萌发、外植体灭菌和原位芽诱导,所述原位芽诱导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将灭菌好的碱蓬茎切成节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实验;

4、步骤二、将25ml的ms培养基灭菌后,加入6-bap和iba,倒入培养皿内,待其凝固;

5、步骤三、将外植体放置于培养皿上,放置在黑暗或光照环境中;

6、步骤四、两周后,将外植体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上进行继代培养,两次继代培养后即可获得碱蓬再生苗;

7、步骤五、从外植体上分离幼苗枝条,扦插到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生根之后的幼苗用于土壤种植。

8、所述步骤二中6-bap的浓度为0-13.33um。

9、所述步骤二中iba浓度为0-2.46um。

10、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培养皿成分相同。

11、所述步骤五的幼苗枝条扦插到1/2ms培养基上。

12、所述步骤五的培养基中含有3%的蔗糖和0.3%的植物凝胶,ph为5.8。

13、所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如下:将种子放置在自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播种在土壤基质上,于温度为恒温22℃,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温室中发芽。

14、所述外植体灭菌的过程如下:取6周大的碱蓬幼苗,去掉叶子,将幼嫩的茎进行灭菌处理,持续浸泡在乙醇中,然后在次氯酸钠中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种子用无菌水进行5-7次冲洗,并在消毒的滤纸上晾干备用。

15、所述乙醇的体积为75%,持续浸泡的时间为60秒。

16、所述次氯酸钠的浓度为5%,消毒处理的时间为10分钟。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发明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直接器官再生方法,无需诱导愈伤组织,而是直接从灰绿碱蓬茎段中诱发芽发生;

19、2、本发明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的外植体的灭菌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只采用了一种经过优化成分的芽诱导培养基;

20、3、本发明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适用于快速高效地大量繁殖灰绿碱蓬幼苗,可用于产业化应用中的快速繁殖;

21、4、本发明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采用直接芽发生的再生方式,避免了体细胞突变导致后代遗传物质的变异,可以减少产业化过程中个体的变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种子萌发、外植体灭菌和原位芽诱导,所述原位芽诱导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6-bap的浓度为0-13.33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iba浓度为0-2.46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培养皿成分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幼苗枝条扦插到1/2ms培养基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的培养基中含有3%的蔗糖和0.3%的植物凝胶,ph为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如下:将种子放置在自来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播种在土壤基质上,于温度为恒温22℃,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温室中发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植体灭菌的过程如下:取6周大的碱蓬幼苗,去掉叶子,将幼嫩的茎进行灭菌处理,持续浸泡在乙醇中,然后在次氯酸钠中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种子用无菌水进行5-7次冲洗,并在消毒的滤纸上晾干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的体积为75%,持续浸泡的时间为6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的浓度为5%,消毒处理的时间为10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器官发生的灰绿碱蓬再生方法,其包括种子萌发、外植体灭菌和原位芽诱导,所述原位芽诱导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灭菌好的碱蓬茎切成节段,作为外植体进行实验;步骤二、MS培养基灭菌后,加入6‑BAP和IBA,倒入培养皿内,待其凝固;步骤三、将外植体放置于培养皿上,放置在黑暗或光照环境中;步骤四、两周后,将外植体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上进行继代培养,两次继代培养后即可获得碱蓬再生苗;步骤五、从外植体上分离幼苗枝条,扦插到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生根之后的幼苗用于土壤种植。本发明的优点:无需诱导愈伤组织,直接从灰绿碱蓬茎段中诱发芽发生;避免体细胞突变导致后代遗传物质的变异,减少产业化过程中个体的变异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焱,秦源,王路路,郑平,穆罕默德·阿卡·穆罕默迪,李子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农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