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钵苗齿盘输送式取秧装置

文档序号:37123684发布日期:2024-02-22 21:3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钵苗齿盘输送式取秧装置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具体涉及一种水稻钵苗齿盘输送式取秧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水稻钵苗抛秧技术对水稻移栽后的生长具有早生快发、有效穗数增加、增产增收等优点,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现如今水稻钵苗抛秧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水稻钵苗的取秧问题仍然是阻碍该技术被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

3、目前,水稻钵苗取秧技术主要包括夹取式、拉拔式和顶出式等。夹取式取秧技术是采用机械手对秧盘钵体内的秧苗进行挖取,但机械手结构复杂,取秧效率低,机具成本高,会对秧苗钵体造成破损;拉拔式取秧技术是利用一对相交皮带的夹角对秧盘内的秧苗进行拔取,其缺点在于,秧苗取出不同步,会对秧苗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水稻钵苗齿盘输送式取秧装置,包括:

3、支撑机构,用于提供支撑;

4、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的齿盘输送机构、传动系统、顶杆取秧机构、秧盘装载机构和秧盘回收机构;

5、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齿盘输送机构、顶杆取秧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秧盘装载机构和所述顶杆取秧机构上下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秧盘回收机构的上端;所述秧盘回收机构设置在所述齿盘输送机构的底部;

6、其中,所述传动系统的输入端与动力输出装置相连,动力输入经所述传动系统后带动所述齿盘输送机构将所述秧盘装载机构中的秧盘输送至秧苗顶出位置后,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顶出秧盘内秧苗,顶出秧苗后的秧盘回收至所述秧盘回收机构。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左支撑侧板、右支撑侧板和支撑肋板,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肋板设置在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的底部;所述齿盘输送机构、所述传动系统、所述顶杆取秧机构和所述秧盘装载机构均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连接,所述秧盘回收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齿盘输送机构包括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输送部,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输送部为组,组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之间;所述输送部包括齿盘、齿盘支撑板、齿盘连接件、下拨杆和悬臂支架,所述齿盘通过所述齿盘连接件与所述齿盘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齿盘和所述齿盘支撑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悬臂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并位于所述齿盘远离所述齿盘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悬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系统配合,另一端与所述下拨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悬臂支架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往复转动,所述悬臂支架带动所述下拨杆往复运动,所述下拨杆与所述齿盘配合,以驱动所述齿盘转动输送秧盘。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轴、凸轮、偏心摇杆以及连杆组件;

10、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下方;

11、所述偏心摇杆为2个,2个所述偏心摇杆分别与组所述输送部的悬臂支架对应设置;所述偏心摇杆的第一端套设在偏心轴内芯的外侧,并与所述偏心轴内芯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轴内芯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偏心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悬臂支架靠近所述齿盘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12、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连杆组件的非端部位置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凸轮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配合,以驱动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顶出秧盘内秧苗。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光轴、推杆和推杆轴,所述光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撑侧板和所述右支撑侧板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中心轴的一侧;所述推杆为2个,且相对平行设置;2个所述推杆的非端部位置与所述光轴可转动连接,2个所述推杆之间通过2个所述推杆轴连接,2个所述推杆轴分别设置在所述光轴的两侧;其中,位于2个所述推杆的第一端的所述推杆轴与所述凸轮配合,2个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条形孔,2个所述条形孔内设置有与其可滚动连接的推杆驱动轴,所述推杆驱动轴与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配合,以驱动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顶出秧盘内秧苗。

14、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取秧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组件ⅰ、顶杆组件连接件和顶杆组件ⅱ,所述顶杆组件ⅰ和所述顶杆组件ⅱ可直线运动地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上,所述顶杆组件ⅰ用于顶出秧盘内秧苗,所述推杆驱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杆组件ⅱ;所述顶杆组件连接件位于所述中心轴的上端。

15、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组件ⅰ包括顶杆组件连接板ⅰ、顶杆组件连杆ⅰ、顶杆焊接板和取秧顶杆,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与所述顶杆焊接板之间通过2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顶杆组件连杆ⅰ连接;所述取秧顶杆为多个,且均匀排列设置在顶杆焊接板上;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ⅰ与所述组件连接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16、所述顶杆组件ⅱ包括顶杆组件连接板ⅱ、顶杆组件连杆ⅱ、顶杆组件连板一、顶杆组件连板二和顶杆组件前连接板ⅱ,所述顶杆组件前连接板ⅱ与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ⅱ相对设置,所述顶杆组件前连接板ⅱ与所述顶杆组件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ⅱ为2个,2个所述顶杆组件连杆ⅱ相对平行设置,并与所述顶杆组件前连接板ⅱ和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ⅱ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组件连板一和所述顶杆组件连板二设置在2个所述顶杆组件连接板ⅱ之间,所述推杆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杆组件连板一和所述顶杆组件连板二上;2个所述顶杆组件连杆ⅰ和2个所述顶杆组件连杆ⅱ均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悬臂支架可直线运动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秧盘装载机构包括秧箱、秧箱支撑侧板和秧箱支撑底板,所述秧箱支撑侧板为2个,且2个所述秧箱支撑侧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秧箱设置在2个所述秧箱支撑侧板的上端,所述秧箱支撑底板为2个,2个所述秧箱支撑底板与2个所述秧箱支撑侧板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秧箱支撑侧板远离所述秧箱一侧的下端;2个所述秧箱支撑底板分别与所述左支撑侧板、所述右支撑侧板对应设置,并与所述左支撑侧板、所述右支撑侧板固定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秧盘回收机构包括秧盘导板、秧盘导条和秧盘回收架,所述秧盘导板为2个,2个所述秧盘导板分别与所述秧箱的两侧壁对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左支撑侧板、所述右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秧盘回收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上端,并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

19、所述秧盘导条与所述秧箱的中部肋条对应设置,所述秧盘导条远离所述秧箱的一端与所述秧盘回收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秧盘导板与所述秧盘导条配合将所述顶杆取秧机构顶出秧苗后的秧盘引导至所述秧盘回收架上。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采用齿盘输送方法输送秧盘,工作时连杆轴带动偏心摇杆以驱动下拨杆拨动齿盘将秧盘输送到顶出位置,能够对秧盘钵穴进行精准定位而顶出秧苗。

22、2.本发明采用顶出式取秧方法,顶出位置在秧苗底部,能够有效避免取秧过程中对秧苗的损伤,并且顶出机构结构简单,机具成本低,对于专用秧盘一次可顶出一行秧苗,取秧效率高。

23、3.本发明采用凸轮连杆机构将齿盘输送和秧苗顶出功能配合,保证输送、取秧作业的同步性,与其他取秧机构相比,作业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秧盘秧苗损伤小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