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9146发布日期:2024-02-09 12:5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打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菌种是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多用于人工制作食用蔬菜,目前市场上,对于菌棒打孔这一过程主要由人们手动完成,需要对菌种圆周方向进行打孔,打孔位置要求均匀,此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1670756b的文献提供一种菌棒便捷打孔装置,该装置相关技术中通过放置组件、动力组件、落料组件和打孔组件之间的配合,动力组件接触落料组件时,可使得菌棒落入到放置桶上,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推动菌棒向右移动,打孔组件对其进行打孔,这样便可以完成下料、送料和打孔的动作,且收集组件能够实现菌棒的自动收集,这样无须人工依次取出菌棒,省时省力。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自动打孔配合,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关闭的气缸带动推盘和直推杆同步向左移动,而处于放置桶内打孔的菌棒则需要人工取出,无法起到菌棒自动收集的效果。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输料打孔并排料的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孔装置,包括:

5、蓄水座箱;

6、腿柱,固定安装在蓄水座箱一侧;

7、滑架筒,固定安装在多个腿柱一端;

8、用于抬升并打孔的托压组件,滑动连接在滑架筒内;

9、用于引导菌棒外排的导流框,固定安装在滑架筒一端;

10、用于跟随托压组件同步动作并推动菌棒倾倒排放的击料组件,安装在导流框一侧;

11、用于续料的入料斗,固定安装在导流框外部。

12、利用托压组件循环升降动作的同时,带动击料组件进行联动动作,使得托压组件托举打孔后的菌棒,联动的击料组件将托举的菌棒击倒并顺着导流框外排,而动作的击料组件则带动入料斗一侧安装的料板进行转动开合控料操作,进行自动补充菌棒进行打孔操作,大大提高了装置对于菌棒打孔使用的灵活性。

1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蓄水座箱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筒,所述压力筒一侧固定安装有单向排液阀座,所述压力筒另一侧固定安装的单向进液管延伸至蓄水座箱内部,且所述蓄水座箱内滑动适配有活塞压板,所述活塞压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拉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杆随托压组件动作而拉动活塞压板限位抽吸蓄水座箱内营养液体,并通过单向排液阀座向托压组件中输送,从而对打孔的菌棒进行营养补充,提高菌棒生长。

1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托压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蓄水座箱一侧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安装的挤压套内滑柱与蓄水座箱内转动连接的挤压杆外部开设的螺旋挤压槽相滑动挤压适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动伸缩杆循环升降,而带动横杆通过一端固定连接的挤压套与挤压杆发生滑动挤压,使得挤压杆随电动伸缩杆升降而发生正反转动。

1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挤压杆外部固定安装的齿轮与蓄水座箱内转动连接的齿环啮合传动适配,且所述齿环与蓄水座箱内转动连接的多个搅拌桨啮合传动适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正反转动的挤压杆带动啮合传动的齿环转动,使得转动的齿环与多个转动安装在蓄水座箱内的搅拌桨啮合传动适配,提高蓄水座箱内注入的营养液体的搅拌效果,避免营养物质发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横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承托棱柱,所述承托棱柱内部开设的限位槽与拉杆滑动适配,且所述承托棱柱外部开设的多个挤压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安装的插孔板限位于滑架筒内开设的导向槽内滑动适配,且所述插孔板内固定安装的注水插管通过软管与单向排液阀座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横杆带动承托棱柱循环升降,使得升降调整的承托棱柱在抬升托举菌棒的同时带动通过支撑杆铰接安装的插孔板限位收扩,使得插孔板内安装的注水插管对承托棱柱抬升托举的菌棒进行打孔并注入营养液体。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承托棱柱外部开设的多个挤压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抵接支撑杆快速外扩的弹力棒。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力棒将与承托棱柱滑动连接的支撑杆进行弹性抵接,使得承托棱柱托举菌棒的动作过程中,通过支撑杆推动插孔板快速收扩响应,从而避免承托棱柱托举菌棒过程中与插孔板中注水插管发生干涉。

23、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击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流框一侧的抵接架,所述抵接架一端滑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抵接架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摆杆一端与推料板一侧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摆杆另一端穿过滑架筒内开设的活动槽并与其中一插孔板铰接安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孔板循环移动,而带动铰接安装的摆杆在抵接架的支撑限位下而推动推料板限位移动,从而将经承托棱柱托举抬升的菌棒击倒,并顺着导流框外排。

25、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入料斗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部安装有呈半圆结构的挡料板,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单向传动的飞轮,且所述飞轮与推料板一侧固定安装的链轮板相啮合传动适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单向传动的飞轮与链轮板相啮合传动适配,使得击料组件击倒菌棒外排复位过程中,不易将入料斗内存储的菌棒原料快速下排,与复位的击料组件发生动作干涉,从而影响承托棱柱抬升菌棒进行打孔使用效果。

27、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弧板,所述挤压弧板与入料斗一侧开设的拦截槽间隙配合。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弧板可对入料斗内存储的菌棒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击料组件动作,造成菌棒快速下料,造成动作干涉。

2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一种打孔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首先,将待打孔的菌棒依次整齐放入入料斗内,并向蓄水座箱内注入适量的营养液体;

31、s2、接着,启动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的控制器,使得电动伸缩杆进行循环升降动作;

32、s3、此时,循环升降的电动伸缩杆带动托压组件和击料组件进行同步动作,实现自动上下料与打孔注液及营养液体的搅拌。

33、3.有益效果

3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5、1.本技术通过利用托压组件循环升降动作的同时,带动击料组件进行联动动作,使得托压组件托举打孔后的菌棒,联动的击料组件将托举的菌棒击倒并顺着导流框外排,而动作的击料组件则带动入料斗一侧安装的料板进行转动开合控料操作,进行自动补充菌棒进行打孔操作,大大提高了装置对于菌棒打孔使用的灵活性。

36、2.本技术通过利用拉杆随托压组件动作而拉动活塞压板限位抽吸蓄水座箱内营养液体,并通过单向排液阀座向托压组件中输送,从而对打孔的菌棒进行营养补充,提高菌棒生长。

37、3.本技术通过利用正反转动的挤压杆带动啮合传动的齿环转动,使得转动的齿环与多个转动安装在蓄水座箱内的搅拌桨啮合传动适配,提高蓄水座箱内注入的营养液体的搅拌效果,避免营养物质发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