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8660发布日期:2024-02-20 20:3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庭阳台园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空间中,市民能够自行管理的土地越来越少。因此,阳台、窗台等区域逐渐成为市民种植花草、瓜果蔬菜等植物的主要场所;

2、现有技术方案中多采用无土栽培方案,但对其营养液的ph、ec值以及营养元素含量控制难度大,不便于普通市民操作,此外其废弃营养液的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已有的基质栽培方案所采用的栽培基质保水保肥能力差,易产生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等现象,故此,现有技术方案存在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可根据不同植物、不同生长周期调节光照,以保水保肥能力高、团粒结构好的人工基质为栽培基质,为栽培的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包括,栽培箱、水肥一体化装置、植物光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栽培箱内设置有栽培盒,栽培盒内放置栽培基质,可种植植物,在栽培箱内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为植物供水供肥,在栽培箱内还设置有植物光源,为植物生长提供人工光照,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水肥一体化装置以及植物光源电性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栽培箱包括栽培架以及围护结构,所述栽培架为多层结构,所述栽培盒放置在所述栽培架上,所述围护结构设置在所述栽培架外围,所述围护结构采用散射玻璃,可以使栽培箱内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一致;

4、进一步的,所述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水箱、肥箱、水泵、导管、渗灌管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水箱与所述肥箱设置在所述栽培架下方,所述水泵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肥箱内,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渗灌管连接,所述渗灌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栽培盒中;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渗灌管中间位置;

5、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光源包括led植物灯以及光照传感器,所述led植物灯位于所述栽培盒的上方与所述栽培架的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led植物灯的下方,通过吊绳与所述led植物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栽培基质按其质量份,由高液限土60-70份,腐熟木纤维10-20份,腐熟花生壳10-20份,粘合剂10-20份,保水剂0.2-0.5份,调节剂1-3份组成;

7、进一步的,所述高液限土的ph值为7.0±0.5,直径小于2mm的土壤颗粒质量占比大于80%;

8、进一步的,所述腐熟木屑和腐熟花生壳的技术指标如下:以烘干基计,有机质的质量分数≥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4.0%,ph为5.5-8.5;

9、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黄原胶、凹凸棒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粘合剂为聚丙烯酸、钠基膨润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调节剂为改性淀粉、黄腐酸、腐殖酸、甲壳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10、进一步的,所述led植物灯设置蓝色与红色led灯珠,可根据不同植物调整led植物灯的光谱。

11、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在控制器中预设目标光照、土壤湿度、施肥周期等数据;

13、(2)通过光照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取光照数据和土壤水分数据,并将数据传给控制器;

14、(3)控制器将回传的光照数据与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形成预定响应指令,并将回传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以及形成的预定指令保存至控制器数据库中;

15、(4)将预定响应指定发送给led植物灯和/或水肥一体化装置,控制其工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栽培基质中部分原料由其他产业废弃物加工再利用而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性;栽培基质的团粒结构优良,保水保肥能力强,降低水分与养分不足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栽培系统以日光为主、led植物灯为辅,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兼顾阴雨天光照不足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围护结构采用散射玻璃,阳光经过散射玻璃后在系统内部空间形成的光照环境均匀,无阳光直射形成的栽培架阴影区;渗灌管节水效率高,且灌溉均匀度高;本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反馈调节,可以为植物提供适宜生长的优良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箱、水肥一体化装置、植物光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栽培箱内设置有栽培盒,栽培盒内放置栽培基质,可种植植物,在栽培箱内设置有水肥一体化装置,为植物供水供肥,在栽培箱内还设置有植物光源,为植物生长提供人工光照,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水肥一体化装置以及植物光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包括栽培架以及围护结构,所述栽培架为多层结构,所述栽培盒放置在所述栽培架上,所述围护结构设置在所述栽培架外围,所述围护结构采用散射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一体化装置包括水箱、肥箱、水泵、导管、渗灌管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水箱与所述肥箱设置在所述栽培架下方,所述水泵分别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肥箱内,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渗灌管连接,所述渗灌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栽培盒中;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渗灌管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光源包括led植物灯以及光照传感器,所述led植物灯位于所述栽培盒的上方与所述栽培架的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led植物灯的下方,通过吊绳与所述led植物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栽培基质由高液限土60-70份,腐熟木纤维10-20份,腐熟花生壳10-20份,粘合剂10-20份,保水剂0.2-0.5份,调节剂1-3份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限土的ph值为7.0±0.5,直径小于2mm的土壤颗粒质量占比大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木屑和腐熟花生壳的技术指标如下:以烘干基计,有机质的质量分数≥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4.0%,ph为5.5-8.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黄原胶、凹凸棒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粘合剂为聚丙烯酸、钠基膨润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调节剂为改性淀粉、黄腐酸、腐殖酸、甲壳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植物灯设置蓝色与红色led灯珠,可根据不同植物调整led植物灯的光谱。

10.一种智能生态栽培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生态栽培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慧生态栽培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家庭阳台园艺技术领域,包括栽培箱,由栽培基质、栽培架、栽培盒、散射玻璃组成;水肥一体化装置,由水箱、肥箱、水泵、导管、渗灌管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组成;植物光源,由LED植物灯以及光照传感器组成。在控制器中预设系统运行数据;通过从传感器实时获取数据,并将数据回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LED植物灯和/或水肥一体化装置,控制其工作。本发明所用基质团粒结构优良,保水保肥能力强;散射玻璃使光强分布均匀;以日光为主、LED植物灯为辅光照方案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渗灌管节水效率高,且灌溉均匀度高;在家庭园艺领域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式雷,李春林,刘耀臣,陈天宇,王金晓,曲宁,封姣,姜硕,徐春莹,孙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