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7914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养虫养殖设备,涉及一种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类社会对蛋白质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寻求新的蛋白质来源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当今的世界性问题之一。近年来,昆虫作为新的蛋白质来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家蝇的开发利用更为引人关注。

2、家蝇属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家蝇科,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具有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易于集约式生产、饲料来源丰富等优点,被国际上列为新型蛋白资源之首。目前我国家蝇养殖一般通过一套养虫养殖设备进行规模养殖生产,现有养虫养殖设备在养殖过程中,当虫卵铺设在养殖传送带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补充饲料,在补充饲料时,该层的养殖传送带不动移动,此时就需要架设在养殖传送带上方的补料装置进行补料。

3、目前,在现有技术中,补料装置或者叫输料装置,一般包括设置在养殖传送带上方的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有若干下料口,下料口处设有阀门,阀门通过电磁阀控制下料口启闭,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7853249 b中公开的第一螺旋输送装置就是类似这样的输料装置。当需要下料时,打开电磁阀就可以打开阀门使下料口开启实现下料。但是,上述下料口长时间使用后,由于饲料具有一定粘性且与电磁阀相关阀门部件直接接触,容易造成下料口处的阀门故障,同时,也容易造成下料口处出现堵塞的问题,以上因素会严重影响补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补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所述养虫养殖系统包括养殖传送带和用于输送饲料的输送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养殖传送带上方且沿养殖传送带长度方向铺设的补料内管和补料外管,所述补料内管与输送总管相连通,所述补料外管套在补料内管外且两者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补料内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同一直线分布的下料内孔,所述补料外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下料内孔一一对应的下料外孔,每个下料外孔能够同步与对应的下料内孔对齐或者错开;当下料外孔和下料内孔对齐时,所述下料外孔朝向养殖传送带的上表面。

3、本补料装置应用于养虫养殖设备中,是基于养虫饲料的特性而设计。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补料装置不仅仅是取消了传统下料口处通过设置电磁阀阀门进行启闭的结构设计,而是彻底改变了现有传统的补料装置结构。具体来说,本发明中的补料装置主要由补料内管和补料外管组成,其中两者沿养殖传送带长度方向铺设在养殖传送带上方,并且补料外管套在补料内管外,两者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在补料内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同一直线分布的下料内孔,在补料外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下料内孔一一对应的下料外孔,通过以上设计,当补料内管和补料外管相对转动一定角度时,例如补料外管相对补料内管转动一定角度时,那么所有的下料外孔就能够一起同步转动,直至下料外孔和下料内孔对齐,经过计算,刚好此时的下料外孔朝下,即朝向养殖传送带的上表面,那么,补料内管中的饲料就能够从补料内管流出至养殖传送带上,从而完成补料装置的开启补料,并且由于所有下料外孔打开同步,这样可以满足养虫养殖设备对于养殖传送带上的补料的均匀性要求;完成补料后,当补料外管再转动一定角度时,每个下料外孔就能够一起同步与对应的下料内孔错开直至关闭,从而完成补料装置的关闭,不会出现有些开,有些关的情况,使用可靠。也就是说,通过以上补料内、外管的设计,以及对应下料内、外孔的布置设计,使得本装置启闭动作非常简单、可靠,只需一使补料内外管相对转动,就可实现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要求;并且通过上述补料装置的启闭动作可知,本补料装置下料处的启闭完全采用纯机械结构,总共就补料内、外管两个管状部件参与,结构简单可靠,这种整根管相对转动的方式也不受饲料粘性影响,有效避免了现有下料处这种阀门启闭结构容易受饲料影响发生故障的问题;同时,下料内、外孔在启闭过程中伴随着相对转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剪切搅拌附近饲料的作用,从而使得下料内、外孔对齐时不易堵塞;因此,通过以上全新的补料装置设计,从而有效提高了补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4、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补料内管的外周面与补料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具有转动间隙,所述转动间隙内设有用于防止补料内管的饲料经由转动间隙流出补料内管的密封结构。通过以上转动间隙和密封结构的配合设计,一方面转动间隙可以使得补料内管和补料外管顺畅转动,不易卡滞,从而有利于保证补料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密封结构能够保证饲料不会经由转动间隙流出补料内管,从而防止饲料发生泄漏问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5、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若干环绕补料内管外周面设置的环形凹槽,每个下料内孔的两侧均布置有上述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以上由环形凹槽和密封圈组成的密封结构具体设计,既不影响补料内、外管的转动,又保证了转动间隙的密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6、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补料外管固定不动,所述下料外孔朝向养殖传送带的上表面,所述补料内管能够相对补料外管转动,所述补料内管的一端端口与输料总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软管的两头分别与补料内管和输送总管密封固连,所述补料内管的另一端端口封闭。上述设计采用补料外管不动,补料内管转动的组合方式,由于饲料是存放在补料内管中的,而补料内管又是与输料总管相连通,那么当补料内管转动时,其与输料总管的连接处就容易出现密封问题,为了克服密封问题,补料内管的一端端口与输料总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连,另一端端口封闭,由于软管可以扭曲变形,这样软管的两头分别与补料内管和输送总管密封固连后也不会影响转动,从而使得补料内管和输料总管的连接处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7、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下料内孔的孔径和下料外孔的孔径一致。通过以上设计,可以减少补料内管和补料外管相对转动控制启闭的转动角度,转的越少越稳定,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8、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输料总管包括一沿养殖传送带长度方向布置的主管和若干沿养殖传送带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与主管相连通的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至少连有一根补料内管。在养虫养殖设备中,一般养殖传送带的长度比较长,那么,通过以上管线的布置设计,可以使得每根补料内管的设计长度可以缩短,从整体的角度,即养殖传送带上方分布有多段相对较短的补料内管,而补料内管越短,转动的稳定性就越好,也越容易控制其或者补料外管转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同时,通过以上多段补料内管设计,也有利于提高本装置转移和运输的方便性。

9、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补料内管上固定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带动补料内管往复转动。通过以上设计,使得补料内管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自动转动,并且上述驱动件设置在外部不会与饲料进行接触,从而避免驱动件受饲料影响而发生故障,进而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上述驱动件可采用气缸、油缸、电机等。

10、作为替代方案,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补料内管固定不动,所述补料外管能够相对补料内管转动,所述下料内孔朝向养殖传送带的上表面。在本方案中,补料外管动,补料内管固定不动,那就避免了补料内管转动带来的连接处密封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本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11、作为替代方案,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若干与下料内孔一一对应的同心环槽,所述同心环槽开设在补料内管的外周面上且与下料内孔同心设置,所述同心环槽内设置有橡胶圈。通过以上设计,也可以保证了转动间隙的密封,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12、在上述的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中,所述养虫养殖设备包括饲料储存罐,所述饲料储存罐与输料总管相连并通过输送泵进行输送。通过以上设计,使得补料装置供料稳定,使用可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养虫养殖设备的补料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补料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巧妙,取消了传统下料口处通过设置电磁阀阀门进行启闭的结构设计,避免了此处易出现的部件故障和堵塞等问题,同时本装置通过创新性设计,仅通过补料内、外管的相互转动即可实现补料装置的启闭,并且本补料装置使用起来非常稳定、可靠,制造成本也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