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62866发布日期:2024-02-20 21: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牲畜驱虫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牲畜体表驱虫是牲畜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在牲畜驱虫过程中,例如猪和牛的驱虫需要用到浇泼剂,用浇泼剂浇泼在猪或牛的脊背处从脖颈到尾根全部浇有药液。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4431011u的文献提供一种动物驱虫用药液浇泼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上述装置放在动物的脊背上,并压动装置使得压板向上运动,使得排液管向上运动,t形压杆与出液管内的圆环固定板分离,药液会从圆环固定板中心流出,从排液管排出流到动物脊背上。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动物驱虫用药液浇泼,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现有驱虫装置在使用时还不具备对驱虫药液进行加热的功能,导致在天气寒冷季节对牲畜进行泼浇驱虫作业时,低温的驱虫药液泼浇在牲畜身上后会引起牲畜的强烈不适感,进而造成动物剧烈挣扎,给牲畜的驱虫工作带来困难。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发明人认为人们使用本驱虫装置在秋冬天气寒冷季节对牲畜进行泼浇驱虫作业前,能实现对驱虫药液的加热处理,温热的驱虫药液泼浇在牲畜体表上能极大的降低牲畜的不适感,能够有效避免牲畜在寒冷季节进行驱虫作业时产生挣扎反应,有利于提升对牲畜的驱虫效果。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牲畜驱虫装置的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底部的四角处均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端连接有带刹万向轮,支撑架的侧壁上还连接有推把;

5、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有用以向牲畜身上浇泼经过加热的驱虫药液的施药结构;

6、施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口内的混合筒,混合筒顶端开口处盖合有端口盖体,端口盖体下方设有旋杆,旋干上连接有搅拌叶片,端口盖体顶部连接有用以驱动旋杆旋转的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杆顶端相连接;

7、混合筒内部分别设有内环腔和外环腔,且外环腔环设于内环腔的外周;

8、内环腔内设有一圈吸热液体介质,外环腔内设有一圈隔热层;

9、混合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封盖器件;

10、混合筒内部连接有电加热丝,且电加热丝处于搅拌叶片下方;

11、混合筒的底端上设有下液组件。

12、其中内环腔内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电加热丝加热驱虫药液时所产生热能,跨接导热端子再将内环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的热能传导至立筒内腔之中,立筒内腔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通过气动塞座逐渐自动的带动带动端口盖体盖合在混合筒顶部开口端处,阻止混合筒内的热能通过其顶端开口散失的同时防止空气中的灰尘。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使用本驱虫装置在秋冬天气寒冷季节对牲畜进行泼浇驱虫作业前,能实现对驱虫药液的加热处理,温热的驱虫药液泼浇在牲畜体表上能极大的降低牲畜的不适感,能够有效避免牲畜在寒冷季节进行驱虫作业时产生挣扎反应,有利于提升对牲畜的驱虫效果。

1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封盖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混合筒侧壁上的支座,支座的顶部连接有立筒,立筒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气动塞座,立筒侧壁上部开设有连通小孔;

15、气动塞座底端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底端固定连接于立筒内腔底壁上;

16、气动塞座顶端连接有连接棒,且连接棒顶端穿过立筒顶端并连接于端口盖体底部;

17、立筒侧壁下部连接有跨接导热端子。

18、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跨接导热端子的一端伸入立筒内腔之中,另一端穿入混合筒内部并延伸至内环腔之中。

19、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当复位弹簧处于完全压缩状态时,与立筒侧壁相连接的跨接导热端子介于气动塞座的上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虫药液所用原料倒入混合筒内部后,开启电加热丝,内环腔内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电加热丝加热驱虫药液时所产生热能,跨接导热端子再将内环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的热能传导至立筒内腔之中,立筒内腔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通过气动塞座逐渐自动的带动带动端口盖体盖合在混合筒顶部开口端处,一方面可有效阻止混合筒内的热能通过其顶端开口散失,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飞絮等杂质带入混合筒中对驱虫药液造成污染,随后开启驱动电机,再由驱动电机驱动搅拌叶片实现对正在加热的驱虫药液原料进行搅拌处理,一方面使得药液原料间能得到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对驱虫药液的均匀加热。

21、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下液组件包括固定连通于混合筒底端上的出液嘴,出液嘴底端上固定连通有水盒;

22、水盒的底部连接有刷毛层,水盒的底壁上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药液孔;

23、出液嘴的内腔之中设有能对从出液嘴内腔之中流出的驱虫药液进行二次辅助加热处理的辅热单元。

2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辅热单元包括设置于出液嘴内腔之中的空心导热球,空心导热球内腔之中也填充有吸热液体介质;

25、空心导热球的上方设有固定连接于出液嘴顶端上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贯穿插设有竖直棒体,竖直棒体外周套设有温敏收缩弹簧,且温敏收缩弹簧以及竖直棒体的底端均连接于空心导热球顶端上,温敏收缩弹簧顶端与固定架内腔顶壁相连接;

26、竖直棒体内部连接有二级导热丝,二级导热丝顶端连接有两根一级导热丝;

27、一级导热丝远离二级导热丝的一端穿入混合筒内部并延伸至内环腔之中;

28、空心导热球底端设有阻流件。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并储存来自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所产生的热能,吸热液体介质吸收储存的热能再由二级导热丝分别传递至空心导热球内腔之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以及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空心导热球内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内环腔之中吸热液体介质所吸收储存的热能,药液温度被加热到温敏收缩弹簧变相温度也即是驱虫药液的最终加热温度后,自动收缩变为高温相形状并带动空心导热球上移,使得空心导热球与出液嘴内腔之间产生间隙,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的驱虫药液再由间隙向下流动。

30、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阻流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空心导热球底端上的底接中空座,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密封滑动连接有下压活塞,下压活塞底端连接有驱动锥体;

31、底接中空座的侧壁上贯穿插设有多跟呈圆形整列排列的阻流杆,阻流杆的一端伸入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并连接有与驱动锥体相配合作业的楔形滑块;

32、底接中空座内部与每根阻流杆位置对应处均开设有一个复位腔,复位腔内滑动连接有套接固定于所对应阻流杆外周的跟随圈;

33、跟随圈上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远离跟随圈一端与复位腔内壁相连接。

3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二级导热丝底端穿入空心导热球内腔后再由底接中空座顶端穿入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且二级导热丝底端处于下压活塞上方。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虫药液流动至空心导热球处时,通过利用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内环腔所吸收存储的热能将空心导热球内腔吸热液体介质加热后,再由空心导热球内腔中吸热液体介质再次对驱虫药液进行二次辅助加热,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保障驱虫药液在下液组件内流动时温度的稳定性。

36、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牲畜驱虫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37、s1、通过推把将驱虫装置移动至目的地,再根据待驱虫牲畜的高度通过电动推杆对施药结构进行高度调整;

38、s2、将高度调节后的施药结构推移至牲畜上方,随后先后开启驱动电机与电加热丝,通过电加热丝对混合筒内盛装的驱虫药液进行加热,再由驱动电机驱动搅拌叶片旋转,使得药液受热均匀;

39、s3、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并储存来自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所产生的热能,吸热液体介质吸收储存的热能再由二级导热丝分别传递至空心导热球内腔之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以及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空心导热球内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内环腔之中吸热液体介质所吸收储存的热能;

40、s4、药液温度被加热到温敏收缩弹簧变相温度后,自动收缩变为高温相形状并带动空心导热球上移,使得空心导热球与出液嘴内腔之间产生间隙,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的驱虫药液再由间隙向下流动;

41、s5、驱虫药液流动至空心导热球处时,通过利用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内环腔所吸收存储的热能将空心导热球内腔吸热液体介质加热后,再由空心导热球内腔中吸热液体介质再次对驱虫药液进行二次辅助加热;

42、s6、二级导热丝将内环腔中吸热液体介质所吸收的热能传递至底接中空座内腔后,其内腔中气体受热体积发生膨胀并推动驱动锥体下移,下移的驱动锥体通过楔形滑块将阻流杆由底接中空座内部推向出液嘴内腔之中,增加驱虫药液经过出液嘴内腔的时间,有利于增加驱虫药液与空心导热球表面接触的时间并充分吸收来自空心导热球内腔中吸热液体介质的热能;

43、s7、经过加热的驱虫药液通过水盒底壁上的药液孔流向牲畜体表,随后人们通过推把带动刷毛层来回往复的在牲畜体表表面刮动,可使得流向牲畜体表的药液被均匀涂抹在牲畜体表表面。

44、3.有益效果

45、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6、1.人们使用本驱虫装置在秋冬天气寒冷季节对牲畜进行泼浇驱虫作业前,能实现对驱虫药液的加热处理,温热的驱虫药液泼浇在牲畜体表上能极大的降低牲畜的不适感,能够有效避免牲畜在寒冷季节进行驱虫作业时产生挣扎反应,有利于提升对牲畜的驱虫效果。

47、2.当驱虫药液所用原料倒入混合筒内部后,开启电加热丝,内环腔内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电加热丝加热驱虫药液时所产生热能,跨接导热端子再将内环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的热能传导至立筒内腔之中,立筒内腔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通过气动塞座逐渐自动的带动带动端口盖体盖合在混合筒顶部开口端处,一方面可有效阻止混合筒内的热能通过其顶端开口散失,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飞絮等杂质带入混合筒中对驱虫药液造成污染,随后开启驱动电机,再由驱动电机驱动搅拌叶片实现对正在加热的驱虫药液原料进行搅拌处理,一方面使得药液原料间能得到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对驱虫药液的均匀加热。

48、3.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并储存来自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所产生的热能,吸热液体介质吸收储存的热能再由二级导热丝分别传递至空心导热球内腔之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以及底接中空座内腔之中,空心导热球内腔中的吸热液体介质不断吸收来自内环腔之中吸热液体介质所吸收储存的热能,药液温度被加热到温敏收缩弹簧变相温度(也即是驱虫药液最终加热的温度)后,自动收缩变为高温相形状并带动空心导热球上移,使得空心导热球与出液嘴内腔之间产生间隙,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的驱虫药液再由间隙向下流动,通过能在低温相形状与高温相形状之间转变的温敏收缩弹簧与空心导热球之间的配合作业,使得下液组件能利用驱虫药液加热时的温差变化自动实现开关阀门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在下液组件上安装开关阀门等电子器件控制出液嘴流通孔道的开启与闭合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本装置的制造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

49、4.驱虫药液流动至空心导热球处时,通过利用电加热丝加热药液时内环腔所吸收存储的热能将空心导热球内腔吸热液体介质加热后,再由空心导热球内腔中吸热液体介质再次对驱虫药液进行二次辅助加热,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保障驱虫药液在下液组件内流动时温度的稳定性。

50、5.二级导热丝将内环腔中吸热液体介质所吸收的热能传递至底接中空座内腔后,其内腔中气体受热体积发生膨胀并推动驱动锥体下移,下移的驱动锥体通过楔形滑块将阻流杆由底接中空座内部推向出液嘴内腔之中,增加驱虫药液经过出液嘴内腔的时间,有利于增加驱虫药液与空心导热球表面接触的时间并充分吸收来自空心导热球内腔中吸热液体介质的热能,进一步确保药液温度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