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4335发布日期:2023-07-15 15:3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粱种植施肥工具,具体涉及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高粱幼苗生长期,需要对高粱幼苗进行施肥,目前的施肥方法是先用工具在幼苗附近开挖坑或者是沟槽,再人工将肥料放置到坑或者是沟槽内,再用工具覆土掩盖肥料,这种施肥方式的不足是施肥效率低。

2、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206024493u,公开/公告日2017年3月22日,公开了一种背负式追肥器,包括筒体、料斗和料桶;所述料斗连接在筒体上,且料斗的出料口与筒体相通;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垂直的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下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手柄,且固定轴的上端穿过手柄延伸之外;所述固定环与手柄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固定轴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料斗和料桶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且料桶内设置有多层倾斜隔板,多层隔板将料桶分为多个肥料室;所述每个肥料室上均设置有进料口,且料桶上还设置有与多个肥料室相通的送料通道。其特点在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能有效减少劳动强度,施肥速度快,肥料不浪费;其不足在于,在施肥时,施肥的量不易控制,无法做到定量施肥,并且筒体下端的斜切面在插入到土壤中时,土壤从斜切面进入到筒体内,无法方便的下按固定轴,因此肥料也不易进入到土壤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通过该装置可方便的定量施肥,并且能够使肥料进入到土壤中。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把手,下端设有开合斗,内部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设有第二把手,下端设有纵向的腰圆孔,传动杆位于腰圆孔的上方固设有塞体,传动杆位于塞体的上方固设有堵塞,所述开合斗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瓣,锥形瓣上端与筒体铰接,开合杆一端与锥形瓣的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滑轴与腰圆孔滑动导向连接,筒体的内壁位于塞体处设置有挡环,筒体位于堵塞的上侧开设有纵向的导向槽,踏板穿过导向槽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肥料的进料口,使用时踩下踏板,驱动传动杆下移,带动堵塞封堵进料口,并且塞体向下远离挡环,使挡环与塞体之间形成用于肥料通过的通道。

3、所述筒体的上端端部连接有延伸管件,所述第一把手位于延伸管件的上端,传动杆向上延伸穿过延伸管件。

4、所述第一把手为矩形环状,第二把手位于第一把手的环形结构中。

5、所述筒体内壁在位于导向槽的下侧固设有限位导向环。

6、所述堵塞为倒置的杯状结构。

7、所述踏板包括延伸座、连接杆、支撑环、踏板座,所述延伸座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导向槽, 连接杆位于筒体外部,上端与延伸座连接,下端与滑动套装在筒体上的支撑环连接,踏板座可调接高度的安装在连接杆上。

8、所述筒体的下端套装有深度限位板。

9、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锥形瓣合拢时,形成封闭的锥部便于使筒体插入到土壤中。传动杆推动锥形瓣打开,便于将筒体内的肥料投入到土壤内。挡环与传动杆上的塞体配合,当塞体位于挡环内时,使塞体上方形成容纳肥料的定量空间。当传动杆下移时,塞体下移,同时堵塞也跟随下移,在腰圆孔的上端刚接触到滑轴时,堵塞将定量空间内的化肥向下抵推,同时堵塞逐渐封闭进料口。当传动杆继续下移时,腰圆孔的上端抵推开合杆,开合杆抵推锥形瓣,使锥形瓣打开,同时,堵塞封闭进料口,定量空间内的化肥通过通道落入到土壤内,从而进行定量的施肥。通过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对高粱幼苗进行定量施肥,在将筒体的下端插入到土壤中时,土壤不会进入到筒体内,在锥形瓣打开后,化肥能够完全落入到土壤内部。

11、2、堵塞为倒置的杯状结构。这样在堵塞下移时,塞体上方定量空间内的肥料就会进入到堵塞内,而不会挤压颗粒肥料,造成颗粒肥料过度破损适用于较大颗粒的肥料。

12、3、通过设置深度限位板,从而调节筒体进入土壤的深度。另外,当采用深度限位板时,深度限位板更大的表面积能够支撑在土壤表面,在脚踩踏板时,也能够使筒体不会进一步下陷。



技术特征:

1.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包括筒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把手(50),下端设有开合斗,内部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传动杆(60),传动杆(60)的上端设有第二把手(70),下端设有纵向的腰圆孔(62),传动杆(60)位于腰圆孔(62)的上方固设有塞体(61),传动杆(60)位于塞体(61)的上方固设有堵塞(13),所述开合斗包括至少两个锥形瓣(15),锥形瓣(15)上端与筒体(10)铰接,开合杆(17)一端与锥形瓣(15)的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滑轴(18)与腰圆孔(62)滑动导向连接,筒体(10)的内壁位于塞体(61)处设置有挡环(14),筒体(10)位于堵塞(13)的上侧开设有纵向的导向槽(11),踏板(80)穿过导向槽(11)与传动杆(60)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0)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肥料的进料口(20),使用时踩下踏板(80),驱动传动杆(60)下移,带动堵塞(13)封堵进料口(20),并且塞体(61)向下远离挡环(14),使挡环(14)与塞体(61)之间形成用于肥料通过的通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上端端部连接有延伸管件(40),所述第一把手(50)位于延伸管件(40)的上端,传动杆(60)向上延伸穿过延伸管件(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50)为矩形环状,第二把手(70)位于第一把手(50)的环形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内壁在位于导向槽(11)的下侧固设有限位导向环(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13)为倒置的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80)包括延伸座(81)、连接杆(82)、支撑环(83)、踏板座(84),所述延伸座(81)一端与传动杆(6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导向槽(11), 连接杆(82)位于筒体(10)外部,上端与延伸座(81)连接,下端与滑动套装在筒体(10)上的支撑环(83)连接,踏板座(84)可调接高度的安装在连接杆(8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下端套装有深度限位板(30)。


技术总结
高粱幼苗定点施肥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把手,下端设有开合斗,内部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设有第二把手,传动杆的下端设有纵向的腰圆孔,传动杆位于腰圆孔的上方固设有塞体,传动杆位于塞体的上方固设有堵塞,筒体的内壁位于塞体处设置有挡环,筒体位于堵塞的上侧开设有纵向的导向槽,踏板穿过导向槽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筒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肥料的进料口。通过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对高粱幼苗进行定量施肥,在将筒体的下端插入到土壤中时,土壤不会进入到筒体内,在锥形瓣打开后,化肥能够完全落入到土壤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索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