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400发布日期:2023-06-04 09: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具体为食用菌固体接种钻。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2、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一般都是通过人工种植,人工种植的散户居多,其负担不起成本巨大的食用菌接种机,一般都是采用电钻对种植菌袋外侧进行钻孔,然后将菌类种植在内部,并且外侧在通过胶带进行密封,但是这种设置没有调节机构,其对菌袋外侧进行打孔时,有的孔深有的孔浅,孔深浅不一容易导致菌类生长状态不一致,不利于集中采集,同时也易造成菌类存活率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食用菌固体接种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食用菌固体接种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包括钻体,所述钻体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器,且连接器内部安装有钻头,所述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部螺旋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单元延长杆,所述上单元延长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螺旋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板;

4、所述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部设有连接线,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相应的钻头安装在连接器内部,然后需要对菌袋表面进行钻孔时,首先通过将螺纹杆螺旋连接在连接套内部,然后通过将接触杆插入连接组件内部,将调节杆与螺纹套对齐,通过转动螺旋套可以实现与调节杆进行连接,通过控制保护罩和加热板与钻头的距离,进而控制钻孔的深度,在钻孔时,钻头钻入菌袋内部,而外侧的保护罩与菌袋外部紧密接触,此时进而控制钻孔的深度,实现菌袋外侧的钻孔深度一致,保证菌袋生长状态一致,利于集中成熟采集,保证菌类的存活率,而需要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确保食用菌的正常存活时,通过加热板通电高温进而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下单元延长杆,所述下单元延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内侧设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的另一侧穿过保护罩与加热板呈固定连接,而在对加热板进行通电加温时,其接触杆插入连接组件内部,此时可以实现电路接通,加热板进行发热对钻头表面进行高温杀菌,而保护罩用于隔热,避免热量向钻体一侧辐射,保证钻体正常使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罩和加热板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保护罩和加热板关于钻体的中心呈前后对称设置,这种设置可以对钻头的外表面进行充分高温杀菌。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保护罩和加热板面朝钻头的一端面呈弧形面设置,这种设置容易将加热板的热量集中至钻头,同时在平时使用时,无需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时,其加热板可以与菌袋表面贴合,实现控制钻孔深度的目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滑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架一侧与下单元延长杆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板,所述触板的一侧与接触杆紧密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架呈固定连接,在接触杆插入连接架内部时,其内部设置的触板在第一弹簧和滑动杆的作用下向一侧移动,进而确保触板与接触杆紧密接触实现通电的目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杆下方设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一端与触板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头,在需要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后,通过将钻头表面进行清理,其连接线的一端的插头插入带电的插盘上,其电路连通,加热板即可发热对钻头表面进行高温杀菌,这种设置对钻头高温杀菌十分方便,可以在钻孔的间隙对钻头进行杀菌,确保食用菌的种植效率和种植质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线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外侧螺旋连接有限位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固体接种钻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连接线外侧,而在对加热板进行通电加热时,其连接线容易发生凌乱情况,一旦连接线位于加热板的一侧,其容易导致连接线表面胶皮热化,进而出现漏电等危险情况,而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环、第二弹簧和螺纹环,在使用时,螺纹环与限位环进行螺旋连接,此时在固定环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其可以带动连接线一侧处于绷直状态,这种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连接线位于加热板的加热一侧,进而保证连接线可以持续使用,当其收纳时,通过将螺纹环与限位环分离,然后将螺纹杆与连接套分开,此时可以实现设备的拆卸,钻体可以进行正常的使用,在对食用菌进行种植时,其设备之间的重新组装机可实现设备对食用菌进行针对性种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保护罩和加热板,在对菌袋侧面进行钻孔时,通过转动螺纹套与调节杆配合,此时可以控制保护罩和加热板的位置,对菌袋钻孔时,其保护罩表面与菌袋接触此时即可控制钻头的钻入深度,实现钻孔深度一致,保证菌袋生长状态一致,利于集中成熟采集,保证菌类的存活率;

15、同时钻头在钻孔时,其钻头直接与菌袋内部的培养土接触,一旦钻头表面有细菌,将会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而本装置通过连接线的端部插头与外界插盘连接,此时保护罩可以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确保钻头处于无菌状态,保证食用菌正常生长;

16、而为保证连接线处于绷紧状态,使其连接线可以正常使用,此时在连接线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固定环和螺纹环与限位环配合,此时可以确保连接线处于绷紧状态方便设备使用;

17、而在对保护罩和加热板进行调整时,为确保接触杆一端与触板接触,确保可以正常通电,此时设置有滑动杆和第一弹簧,此时确保触板可以稳定与接触杆接触实现通电,进而实现对钻头进行高温杀菌。



技术特征:

1.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包括钻体(1),所述钻体(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器(14),且连接器(14)内部安装有钻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所述连接套(2)内部螺旋连接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单元延长杆(5),所述上单元延长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内部螺旋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2),且保护罩(12)内侧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下单元延长杆(6),所述下单元延长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7),且连接组件(7)内侧设有接触杆(8),所述接触杆(8)的另一侧穿过保护罩(12)与加热板(13)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2)和加热板(13)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保护罩(12)和加热板(13)关于钻体(1)的中心呈前后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2)和加热板(13)面朝钻头(15)的一端面呈弧形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架(701)、滑动杆(702)和第一弹簧(703),所述连接架(701)一侧与下单元延长杆(6)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7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02),所述滑动杆(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板(704),所述触板(704)的一侧与接触杆(8)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7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03),所述第一弹簧(703)的另一端与连接架(701)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702)下方设有连接线(9),且连接线(9)的一端与触板(704)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9)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9)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所述固定环(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环(18),所述螺纹环(18)外侧螺旋连接有限位环(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9)设置在连接线(9)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尤其为食用菌固体接种钻,包括转体,钻体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器,连接器内部安装有钻头,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内部螺旋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单元延长杆,上单元延长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内部螺旋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罩和加热板,在对菌袋侧面进行钻孔时,转动螺纹套与调节杆配合,可以控制保护罩和加热板的位置,对菌袋钻孔时,其保护罩表面与菌袋接触此时即可控制钻头的钻入深度,实现钻孔深度一致,保证菌袋生长状态一致,利于集中成熟采集,保证菌类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常尚连,王文倩,毕云霞,刘芳,张立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