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土地治理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
背景技术:
1、针对矿山废弃地,如采矿迹地、尾矿库等类型的废弃地,普遍存在渣石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等情况,尤其金属矿山多为石质山体,土壤贫瘠,适于造林困难地,目前的做法是客土覆土造林,通过对原有渣石表面进行覆盖,再在覆盖后的客土上进行改良、播种苗木等措施,提高了改造成功率。
2、目前施工中主要依靠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先将废弃地表面大致平整,再将运输到现场的客地土壤覆盖在废弃地表面,厚度约30-40cm,再通过铲车将土壤推平、压实,便于后期苗木运输、种植时的操作,这种方式由于铲车自重大,使得土壤过度压实,并且铲车的推铲宽度较大,平推过程中当地面不平整时会将部分位置土层过渡削薄,造成后期挖掘苗木基坑存在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能够降低土壤压实程度,保证覆盖层土壤厚度均匀,方便苗木基坑设置,提高造林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包括借助牵引机拖拽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推土铲,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压土轮组及镇压辊,所述压土轮组设置在推土铲前侧,所述镇压辊设置在压土铲后侧,所述压土轮组包括压土轮轴及压土轮盘,所述多个压土轮盘在压土轮轴上间隔设置,相邻压土轮盘之间留有供土壤通过的空隙。
4、所述的压土轮盘呈盘状结构,压土轮盘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压土轮盘的圆周侧面的宽度小于压土轮盘中轴处的厚度。
5、所述的推土铲、压土轮组及镇压辊宽度分别小于1.5m。
6、所述的推土铲后侧还设置有疏松杆,所述疏松杆呈弧形结构,所述疏松杆的弧心方向背离机架的前进方向,所述疏松杆在压土轮盘的两侧对称呈八字形设置。
7、所述镇压辊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镇压辊借助镇压摆杆与机架连接,所述镇压摆杆与机架铰接形成摆动连接,所述机架与镇压摆杆之间还设置有镇压弹簧。
8、所述压土轮轴与机架借助压土摆杆形成摆动连接,所述机架与压土摆杆之间设置有压土弹簧。
9、所述的疏松杆下端低于推土铲及镇压辊下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农用拖拉机作为牵引机,拖拽机架在完成初步覆土的废弃地表面进行压实操作,通过前置的压土轮组对土壤较深处进行镇压、压实,提高底层土壤强度,避免后期苗木种植浇灌后发生倒伏,通过推土铲将表层土壤刮平,再通过镇压辊进行镇压,使得覆盖后的土壤表面平整,减少墒情损失,提高造林成功率。
1.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包括借助牵引机拖拽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推土铲(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压土轮组及镇压辊(3),所述压土轮组设置在推土铲(2)前侧,所述镇压辊(3)设置在压土铲后侧,所述压土轮组包括压土轮轴(4)及压土轮盘(5),所述多个压土轮盘(5)在压土轮轴(4)上间隔设置,相邻压土轮盘(5)之间留有供土壤通过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土轮盘(5)呈盘状结构,压土轮盘(5)的边缘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压土轮盘(5)的圆周侧面的宽度小于压土轮盘(5)中轴处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土铲(2)、压土轮组及镇压辊(3)宽度分别小于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土铲(2)后侧还设置有疏松杆(6),所述疏松杆(6)呈弧形结构,所述疏松杆(6)的弧心方向背离机架(1)的前进方向,所述疏松杆(6)在压土轮盘(5)的两侧对称呈八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辊(3)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镇压辊(3)借助镇压摆杆(7)与机架(1)连接,所述镇压摆杆(7)与机架(1)铰接形成摆动连接,所述机架(1)与镇压摆杆(7)之间还设置有镇压弹簧(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土轮轴(4)与机架(1)借助压土摆杆(9)形成摆动连接,所述机架(1)与压土摆杆(9)之间设置有压土弹簧(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废弃地造林用覆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松杆(6)下端低于推土铲(2)及镇压辊(3)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