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

文档序号:35187226发布日期:2023-08-20 16:3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农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我国的播种机以传统的草籽条喷洒机为主,包括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及畜力草籽播种机仍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全国各企业生产的草籽播种机,其中只有少量厂家生产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草籽播种机,相比至下,与小拖配套的草籽播种机和畜力草籽播种机的产量已占到全国草籽播种机产量的90%以上。

2、对于现代生态修复领域草籽播种机,其发展趋势为发展联合作业的直接播种。播种联合作业是指在播种的同时完成耕整地、施肥、喷洒液等作业,其具备的优点是一次可以完成多项作业,作业效率高,保证及时播种,提高产量,可以充分利用配套动力,节省能源,降低作业成本,与传统播种方法相比,联合播种的劳动消耗的作业费用可大大降低,同时还可以减少机组进地次数,使土壤免受机具的过度压实。而对于当前实际应用来说,缺少一种具备联合作业的多功能、智能化的生态修复领域草籽播种机,因此,在一些极端特殊的环境下,例如在荒漠地区,其修复和治理效果仍相对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防窒息报警装置,解决了当前生态修复技术在极端特殊的环境下不具备较好生态修复效果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包括:

3、机械车体,

4、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实现所述机械车体移动;

5、犁地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进行犁地开沟;

6、播种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进行草种播撒;

7、拢土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进行土壤填充;

8、灌溉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进行浇水灌溉;

9、土壤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检测土壤情况;

10、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采集所述机械车体周围的环境信息量;

11、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至少用于接收外部终端指令以控制所述移动机构;

12、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犁地机构、所述播种机构、所述灌溉机构、所述土壤检测模块、所述传感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13、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装置供电。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通过利用传感模块采集环境信息量,以使得控制模块基于路径优化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控制移动机构按照轨道路径使机械车体无偏差前行。同时设置于机械车体上的犁地机构、播种机构、拢土机构、灌溉机构在控制模块的操作下相互配合,以分别完成犁地挖坑、草种播撒、填土夯实、浇水灌溉的功能。通过利用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远程操控;同时还可将土壤检测模块所采集到的土壤情况数据发送至其他终端以进行深度学习,以获得效果更佳的智能生态修复方案。因此,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播种灌溉一体化生态修复装置,其各机构和模块之间设计安排合理且相互配合,解决了传统播种器械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效率,装置可自动循迹也可遥控,节约了人力资源的也保证了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将人工的传统播种过程集成于全自动一体化机械。具体地,将传统人工种植的诸多工序集成,并能根据土壤参数,调控犁地深度、种籽种类、浇水量等实现全自动化播种提高效率,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播种效率和植物成活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环保节能,可以适用于多种种植的工作环境与多种类种籽的播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在某些人类难以工作的环境下,特别是荒漠地区,也可以发挥其效用,大大加快了我国种草防风固沙的进程,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适用于综合实用性的种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市场推广价值。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模块包括:

17、电感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探测所述机械车体所在的金属轨道;

18、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探测所述机械车体行进方向上的障碍物;

19、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采集所述机械车体的行驶距离。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模块包括:

21、太阳能光伏板,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顶部且设置倾角为37度,用于利用太阳能为所述装置供电;

22、蓄电池组,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用于利用化学能为所述装置供电。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犁地机构包括:

24、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5、电动推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6、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

27、h型支架,其一端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

28、犁地铲,其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犁地。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播种机构包括:

30、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1、种仓盒,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上端,用于放置草种;

32、排种轮,设置于所述种仓盒中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3、毛刷轮,设置于所述种仓盒中且与所述排种轮水平嵌接;

34、斜挡片,设置于所述种仓盒中并位于所述毛刷轮的上侧;

35、排种通道,其一端与所述种仓盒的下端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草种。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拢土机构包括:

37、第一拢土挡板,其一端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填土;

38、第二拢土挡板,其一端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填土;所述第二拢土挡板与所述第一拢土挡板对称设置且相互之间呈75度。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灌溉机构包括:

40、水箱,用于供水;

41、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2、水阀,分别与所述水箱、所述舵机连接。

4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土壤检测模块包括:

44、土壤变送器,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上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5、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6、升降推杆,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土壤变送器插入和抽出土壤。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48、第一履带轮,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的一侧;

49、第二履带轮,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的另一侧;

50、第一脚轮,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的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一履带轮;

51、第二脚轮,设置于所述机械车体的底部下端的另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二履带轮;

52、第四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履带轮、所述第二履带轮、所述第一脚轮、所述第二脚轮连接。

5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