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

文档序号:33838138发布日期:2023-04-19 23: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

本技术涉及牡蛎礁制造,具体是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


背景技术:

1、牡蛎礁,由活体牡蛎、死亡牡蛎的壳及其它礁区生物共同堆积组成的聚集体,主要生长分布在浅海区域—海洋与陆地交接的地方,研究表明牡蛎礁是维持近海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的生境和重要的渔业资源库,其可以为近海生物提供觅食场和保育场,同时净化海水水质,消浪护岸,对维持近海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2、近年来,在滩涂区域,由于缺乏附着基质、投放基质不易固定、基质不易附着、易淤积等原因,滩涂区域牡蛎礁修复一直是近海牡蛎礁修复的难点,严重制约近海生态系统恢复进程。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四个角均设有扣环,若干个固定架并排设置,所述固定架下端面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附着片,所述固定架上端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附着片,相邻所述固定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三附着片,所述第二附着片两端的固定架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腿,所述插腿下端均设有底尖。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附着片中间的四个扣环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环。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附着片和第二附着片采用竹片或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附着片、第三附着片、固定架和第一附着片表面均刻设有划痕或坑点。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头,所述固定架两侧板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纹头上均设有用于与螺纹头配合对固定架进行拼接的螺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表面涂设有防水涂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用材普通,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稳固特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附着片上设置的划痕和坑点,可使附着片表面拥有良好的粗糙度,易于牡蛎幼体附着。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插腿和底尖以及网状结构主体可以缓慢沉入滩涂沉积物,防止海浪等破坏牡蛎礁位置和结构,增加滩涂牡蛎礁的形成速度和成功率,解决滩涂牡蛎礁附着能力差、难形成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四个角均设有扣环(2),若干个固定架(1)并排设置,所述固定架(1)下端面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附着片(4),所述固定架(1)上端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附着片(3),相邻所述固定架(1)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三附着片(7),所述第二附着片(4)两端的固定架(1)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腿(5),所述插腿(5)下端均设有底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片(3)中间的四个扣环(2)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环(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片(3)和第二附着片(4)采用竹片或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着片(4)、第三附着片(7)、固定架(1)和第一附着片(3)表面均刻设有划痕或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头(11),所述固定架(1)两侧板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9),所述螺纹头(11)上均设有用于与螺纹头(11)配合对固定架(1)进行拼接的螺母(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表面涂设有防水涂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滩涂人工牡蛎礁,涉及牡蛎礁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四个角均设有扣环,若干个固定架并排设置,所述固定架下端面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附着片,所述固定架上端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附着片,相邻所述固定架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三附着片,所述第二附着片两端的固定架下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腿,所述插腿下端均设有底尖;本技术通过插腿和底尖以及网状结构主体可以缓慢沉入滩涂沉积物,防止海浪等破坏牡蛎礁位置和结构,增加滩涂牡蛎礁的形成速度和成功率,解决滩涂牡蛎礁附着能力差、难形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任鹏,程飞,高渭,孙晨,史大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