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2992发布日期:2023-07-22 15:2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属于边坡植被修复。


背景技术:

1、电网供电范围覆盖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输变电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涉及了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在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开挖、植被砍伐、弃土弃渣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变电站换流站、输电线路工程扰动区域余土处置不合理、边坡植被修复不到位是输变电工程长期存在的关键水土保持问题。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实践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核查发现的问题表明,站区余土处置方案不合理、边坡植被修复不到位、塔基边坡溜渣等情形较为普遍,且后期整改十分困难,代价十分高昂。

2、目前大部分的植被修复措施多采用简单的人工植草撒播草籽方式,在适生草种筛选不充分、抚育缺失、水土气生条件不满足时往往出现成活率低、恢复缓慢、覆盖度低的问题,导致坡面细沟发育充分,水土流失加剧,破坏周边景观及生态系统,甚至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设施顺利验收,难以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3、输变电工程具有社会关注度高、技术复杂、线路路径长、点多面广、沿线区域自然环境复杂等特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边坡植被修复不到位、难以机械化开展是输变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主要问题之一,且后期整改十分困难,已经成为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隐患。而专门针对塔基植被快速恢复的小型机械化设备少,且多为重型机械,运输、操作不方便。输变电工程塔基选址位置的特殊性会限制大部分工程机械的使用,增加了施工难度以及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此外,传统的塔基植被恢复装置易出现成活率低,二次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对塔基植被的恢复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4、传统的草种耕种装置的犁地组件具有开沟成型效果不明显、以及犁地角度可调性低或不可调的特点,不适用于塔基边坡地形;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适用于该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新型犁地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包括调节安装板,所述调节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有机架安装板,所述机架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单梁机架上,所述调节安装板下方前端通过第一固定销铰接有角度摆杆,所述角度摆杆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销,所述调节安装板下方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销摆动轨迹对应的滑销弧形槽,所述角度摆杆前端固定设置有犁地耙。

4、其中,所述犁地耙包括犁地耙横梁,所述犁地耙横梁前侧并排阵列设置有犁地耙钉。

5、其中,所述犁地耙钉为尖端朝前的三棱锥形结构,且三棱锥形结构的其中一侧棱边朝上。

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三棱锥形犁地耙钉开槽效果明显,可通过角度摆杆绕第一固定销摆动实现犁地耙的角度调节,以实现犁地深度的变化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土层结构的边坡种植地形。



技术特征:

1.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安装板(601),所述调节安装板(601)的顶端连接有机架安装板(602),所述调节安装板(601)下方前端通过第一固定销(603)铰接有角度摆杆(604),所述角度摆杆(604)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销(605),所述调节安装板(601)下方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销(605)摆动轨迹对应的滑销弧形槽(606),所述角度摆杆(604)前端固定设置有犁地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地耙包括犁地耙横梁(607),所述犁地耙横梁(607)前侧并排阵列设置有犁地耙钉(6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地耙钉(608)为尖端朝前的三棱锥形结构,且三棱锥形结构的其中一侧棱边朝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边坡植被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植被耕种联合作业装置的犁地组件,包括调节安装板,所述调节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有机架安装板,所述机架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单梁机架上,所述调节安装板下方前端通过第一固定销铰接有角度摆杆,所述角度摆杆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销,所述调节安装板下方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销摆动轨迹对应的滑销弧形槽,所述角度摆杆前端固定设置有犁地耙,本技术三棱锥形犁地耙钉开槽效果明显,可通过角度摆杆绕第一固定销摆动实现犁地耙的角度调节,以实现犁地深度的变化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土层结构的边坡种植地形。

技术研发人员:翁孙贤,陈垚,江世雄,涂承谦,陈国伟,李扬森,王重卿,李熙,刘沁,吴文庚,张建勋,孙玉波,江能明,陈鸿,车艳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