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滴灌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6142发布日期:2023-07-15 16:4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滴灌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滴灌头,具体涉及一种防堵滴灌头。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作物浇水由最开始将水流引导至土地中进行浇灌,慢慢的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浇灌方式,现有农作物浇水方式大多以从上部喷灌为主,作业中会将部分农作物压倒,且在作业中会浪费大量水源,且劳动强度很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农作物浇水设备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堵滴灌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浪费水资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堵滴灌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软管连接接头、输水管、滴灌区管道和扩孔支撑区,所述扩孔支撑区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形结构;所述滴灌区管道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台结构,且滴灌区管道下端的直径小于扩孔支撑区上端的直径。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水管的上端或软管连接接头的下端设置有限位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螺纹连接于输水管或软管连接接头上的限位螺母。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与输水管或软管连接接头一体成型的环形凸起。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滴灌区管道的上端为防土防水台,防土防水台的直径大于输水管的直径。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土防水台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扩孔支撑区上端的直径。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滴灌区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滴灌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连接接头、输水管、滴灌区管道和扩孔支撑区一体成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连接接头、输水管、滴灌区管道和扩孔支撑区均由不锈钢制成。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孔支撑区的外壁为蜂窝状结构。

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利用软管连接接头连接软管,通过软管连接浇灌装置,以通过浇灌装置向本防堵滴灌头内注入滴灌用的水源,然后在滴灌区管道所形成的滴灌区进行滴灌,滴灌方便而高效;扩孔支撑区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形结构,使得扩孔支撑区方便钻入土壤之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滴灌区管道设置于指定的深度,比如使得滴灌区管道处于根茎附近,水源自动为根茎输入;滴灌区管道下端的直径小于扩孔支撑区上端的直径,这样在本防堵滴灌头钻入土中时,有扩孔支撑区钻土,滴灌区管道的直径在其上端最大,这样可以利用其上端为滴灌区管道的外壁形成遮挡结构,防止上方的散土落入滴灌区以堵塞滴灌区管道,留出空隙空间,进而方便通过滴灌区管道向土壤中注入水分,以达到滴灌的目的,同时减少滴灌区的水源上涌入输水区,将水源始终控制在滴灌区附近,使得表面土壤没有水,形不成毛细管的效果,所以就基本上不存在大量蒸发效应,可大大节约水源,而且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设备设置于土壤中,利用浇灌设备,在指定的时间和土壤情况下进行自动浇灌即可,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软管连接接头(1)、输水管(2)、滴灌区管道(3)和扩孔支撑区(4),所述扩孔支撑区(4)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形结构;所述滴灌区管道(3)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台结构,且滴灌区管道(3)下端的直径小于扩孔支撑区(4)上端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2)的上端或软管连接接头(1)的下端设置有限位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为螺纹连接于输水管(2)或软管连接接头(1)上的限位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为与输水管(2)或软管连接接头(1)一体成型的环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区管道(3)的上端为防土防水台(302),防土防水台(302)的直径大于输水管(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土防水台(302)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扩孔支撑区(4)上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区管道(3)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滴灌孔(3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连接接头(1)、输水管(2)、滴灌区管道(3)和扩孔支撑区(4)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连接接头(1)、输水管(2)、滴灌区管道(3)和扩孔支撑区(4)均由不锈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滴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支撑区(4)的外壁为蜂窝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滴灌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软管连接接头、输水管、滴灌区管道和扩孔支撑区,所述扩孔支撑区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形结构;所述滴灌区管道为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的圆锥台结构,且滴灌区管道下端的直径小于扩孔支撑区上端的直径。本技术滴灌方便而高效,方便通过滴灌区管道向土壤中注入水分,以达到滴灌的目的,同时减少滴灌区的水源上涌入输水区,将水源始终控制在滴灌区附近,使得表面土壤没有水,形不成毛细管的效果,所以就基本上不存在大量蒸发效应,可大大节约水源。

技术研发人员:孙青臣,何玉锐,陈向前,周继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之维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