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7023发布日期:2023-07-28 05: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人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我国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历史悠久,自然植被的种类繁多,野生菌类资源及用于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工、农业副产品丰富,具有发展食用菌栽培业极为有利的条件,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能提高食用菌产品品质、解决产品周年均衡供应、拉动食用菌餐桌经济,从而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食用菌工厂化种植通常采用种植框来为食用菌提供生长场所;

2、但现有工厂化种植的食用菌考虑到空间成本,往往将种植框设计的很高,但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梯子对食用菌进行栽培和收获,操作受限且存在安全问题,且现有种植框需要用到水循环系统来满足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由于现有的食用菌种植框为固定设置导致每层格子都需安装,成本高,维护麻烦,且位于不同位置的食用菌受到光照射的范围不同,进而使得同一批次的食用菌生长状况不同,影响销售;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食用菌进行栽培和收获,操作受限且存在安全问题,且现有种植框需要用到水循环系统来满足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由于现有的食用菌种植框为固定设置导致每层格子都需安装,成本高,维护麻烦,且位于不同位置的食用菌受到光照射的范围不同,进而使得同一批次的食用菌生长状况不同,影响销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包括外设灯源、外设给水装置和种植框架,所述种植框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种植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外侧设有循环转动机构,所述循环转动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齿牙,所述种植框架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双轴电机。

4、优选地,所述循环转动机构还包括:

5、一对传送带,所述齿牙位于传送带内侧,一对所述传送带缠绕设在多个第一齿轮上;

6、多个固定杆和多个种植筐,多个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与一对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种植筐固定连接。

7、优选地,一对所述传送带对称设置在种植框架的内侧,所述传送带呈环状紧绷状态。

8、优选地,位于所述种植框架底部的其中一对第一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9、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位于传送带与种植框架之间。

1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11、一对第二转轴,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一对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12、一对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二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转轴的轴台。

14、优选地,所述种植框架上设有用于加强装置稳定性的加强杆,所述种植框架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装置的支撑台。

15、优选地,所述外设灯源设置在种植框架的顶部,所述外设给水装置安装在种植框架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植框架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传送带上的齿牙与齿轮相互啮合,且在一对传送带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用于为食用菌提供生长环境的种植筐,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送带循环转动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种植筐循环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食用菌进行栽培和收获,防止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植框架的顶部设置外设灯源,在种植框架的任意位置设置外设给水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送带循环转动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种植筐循环转动,便于位于不同位置的食用菌受到光照射的范围相同,使得同一批次的食用菌生长状况相同,便于销售。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轴电机两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通过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通过连接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与传送带上的齿牙啮合传动,实现一对传送带带动多个种植筐循环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包括外设灯源、外设给水装置和种植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架(1)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远离种植框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多个所述第一齿轮(4)外侧设有循环转动机构,所述循环转动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一齿轮(4)啮合传动的齿牙(13),所述种植框架(1)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齿轮(4)转动的双轴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转动机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传送带(5)对称设置在种植框架(1)的内侧,所述传送带(5)呈环状紧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种植框架(1)底部的其中一对第一转轴(3)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位于传送带(5)与种植框架(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转轴(9)的轴台(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架(1)上设有用于加强装置稳定性的加强杆(14),所述种植框架(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装置的支撑台(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所述外设灯源设置在种植框架(1)的顶部,所述外设给水装置安装在种植框架(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的种植框,包括外设灯源、外设给水装置和种植框架,所述种植框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种植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外侧设有循环转动机构,所述循环转动机构包括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齿牙,所述种植框架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双轴电机,本技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传送带上的齿牙与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传送带循环转动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种植筐循环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食用菌进行栽培和收获,防止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先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福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