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压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8487发布日期:2023-11-17 13:4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压枝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园林工具,具体为一种果树压枝器。


背景技术:

1、果树树整形是指应用修剪和其他辅助措施将果树的骨干枝和树冠整理成一定结构和形状的技术,果树整形是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用于果树整形的压枝装置中,均使用压枝器进行果树整形,在果树整形时,将果枝下弯至地面,将绳子一端绑住果树枝,另一端绑在地面上的重物上,使果枝通过重力下垂,在压枝过程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2、现有部分果树压枝器是将容器吊挂在果树枝上起到压枝作用,通过改变容器内的水量来解决不同压枝器使用力度的问题,但这样后续调整重量需要将容器打开,较为麻烦,并且仅使用水作为重量来源,调节范围有限,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果树压枝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果树压枝器,包括:压枝组件和调重组件;其中,所述压枝组件包括储料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储料桶上的桶盖、固定于所述桶盖上的吊绳、连接于所述吊绳端部的固定环、安装于所述储料桶下部的搭板和卡装于所述搭板上的滤板;所述调重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料桶上,所述调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储料桶底面中部的开孔、安装于所述储料桶内且位于所述开孔侧的定位架、开设于所述定位架侧的排水孔、固定于所述定位架内的弹簧、连接于所述弹簧底端且穿过所述开孔的排水管和设置于所述排水管底部的限流件。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桶盖上开设有用于补重的投料口。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绳上套装有与所述桶盖适配的防护罩。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流件为筒状结构,用于限制排水管的流通量。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流件的内部还设置有测距传感器、定位器和蓄电池,且所述测距传感器朝向地面设置。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顶部的高度值大于排水孔的高度值。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桶盖与所述储料桶螺纹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重组件,可以在向下拉动排水管后,使储料桶的水源进入排水管的内部,此时松开排水管有足够量的水带动自身下坠,不会复位,可以在限流件的限流下慢慢排出,该排水方法无需打开容器,只需一次下拉,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枝组件,可以实现泥土和水源的同时使用,由于相同体积土壤的重量是大于水的,在滤板的上部储存土壤,作为主要配重,下部储留水源水,作为辅助配重,有效的扩大了压枝重量调整的范围,且土壤随地可用,较为方便。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测距传感器、定位器和蓄电池,可以利用测距传感器监测该装置与地面的高度,当高度出现变化时,该果树树枝可能出现压枝力度不足或者过大现象,并且定位器方便作业人员寻找果树,蓄电池提供使用保障,实用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20)上开设有用于补重的投料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130)上套装有与所述桶盖(120)适配的防护罩(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件(260)为筒状结构,用于限制排水管(250)的流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件(260)的内部还设置有测距传感器(270)、定位器(280)和蓄电池(290),且所述测距传感器(270)朝向地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50)顶部的高度值大于排水孔(230)的高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120)与所述储料桶(110)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树压枝器,包括:压枝组件和调重组件;其中,所述压枝组件包括储料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储料桶上的桶盖、固定于所述桶盖上的吊绳、连接于所述吊绳端部的固定环、安装于所述储料桶下部的搭板和卡装于所述搭板上的滤板;所述调重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料桶上,所述调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储料桶底面中部的开孔、安装于所述储料桶内且位于所述开孔侧的定位架。本技术通过调重组件,可以在向下拉动排水管后,使储料桶的水源进入排水管的内部,此时松开排水管有足够量的水带动自身下坠,不会复位,可以在限流件的限流下慢慢排出,该排水方法无需打开容器,只需一次下拉,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蕊芬,孙海红,葛红娟,孙吉禄,马荣群,黄粤,沙广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市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