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挡针的一体式鱼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0398发布日期:2023-09-24 02:3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挡针的一体式鱼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钓鱼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挡针的一体式鱼护。


背景技术:

1、挡针是钓鱼用具中常用的一种脱钩器,尤其是钓鱼竞技比赛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其作用是在提鱼上岸,放入鱼护的过程中,将鱼的鱼钩或鱼线挂在挡针上,使得鱼钩能够轻松脱离鱼嘴,加快拆钩的速度。

2、专利号为cn2071002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卸鱼挡针,其设有鱼护夹座和挡针,挡针的左端与鱼护夹座相连接,挡针的右端弯折形成l型挡针,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挡针的中部下方设有二级挡针,所述的二级挡针的左端经连接座与l型挡针相连接,鱼线带着鱼钩和中鱼进入二级挡针和l型挡针之间间隙位置并在二级挡针和l型挡针的同时作用下快速卸鱼,解决了带倒刺的鱼钩不方便使用挡针脱钩的问题。

3、但在该现有技术中,挡针需要独立安装在鱼护上进行使用,在外出钓鱼时容易忘记携带,同时由于鱼护是放置在水中使用,在安装挡针时可能会出现挡针不慎掉落进水中的情况,造成损失,并且在竞技比赛中,挡针的安装需要一定时间,会存在影响比赛成绩的问题,亦或是有些挡针头部比较尖锐,一般钓友会将其放置在钓箱内,在翻找其他物品时也容易造成手部的划伤,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挡针的一体式鱼护,其能够使挡针与鱼护一体化,防止忘记携带挡针,或在安装拆卸挡针时造成挡针的丢失,并且挡针的展开速度快,安装简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带挡针的一体式鱼护,其包括鱼护本体、第一挡针、第一转动机构和用于固定第一挡针的卡扣机构,鱼护本体的顶框内壁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和第三容纳槽,第一转动机构位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一挡针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纳槽内,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以使第一挡针接近或远离第二容纳槽,第一挡针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容纳槽内,卡扣机构位于第三容纳槽内,通过将挡针与鱼护一体化,能够解决外出钓鱼时忘记携带挡针的麻烦,并且也优化了挡针的安装步骤,防止挡针在安装时掉入水中造成损失,通过第一转动机构能够快速的将挡针从鱼护顶框中弹出,在竞技比赛中能有效节约选手的设备安装时间,提高选手的效率,设置的卡扣机构能够在挡针不使用时收缩至顶框处,并加以固定,防止挡针随意弹出,造成损坏,装置整体使用简单且方便,挡针安装速度快,且不易丢失。

4、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挡针包括平直部与弯折部,平直部与弯折部一体成型,且弯折部设有限位球,通过设置的弯折部可以防止鱼钩或鱼线滑出挡针造成脱钩失败,挡针使用时需要将鱼钩或鱼线搭在挡针上,因此较重体型的鱼可能会造成挡针在使用时弯曲的情况,进而使鱼钩或鱼线因弯曲而滑落造成脱钩失败,而设置的弯折部对鱼钩或鱼线起到了限位作用,阻止了鱼钩或鱼线的滑出,使脱钩工作顺利完成,并且在弯折部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球,限位球一是进一步稳固了弯折部的限位作用,二是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挡针尖端对使用者造成划伤的情况。

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柱、限位块、固定柱、螺栓和扭簧,转动柱与顶框转动连接,且转动柱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纳槽内,第一挡针与转动柱位于第一容纳槽的一端连接,螺栓套设于转动柱远离第一挡针的一端,限位块与转动柱远离第一挡针的一端连接,固定柱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扭簧套设于固定柱上,且扭簧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针连接,通过设置的转动机构能够让挡针收缩,并弹出顶框进行使用,在使用时,通过按动卡扣机构,将挡针的固定效果解除,此时扭簧为压缩的状态,在解除固定后扭簧复原,并推动挡针旋转,将挡针转出顶框,此时将螺栓拧紧,拧紧后的螺栓对转动柱产生固定限位的作用,防止转动柱转动,以此完成对展开后的挡针实现固定,即可正常使用,需要收回时,将螺栓拧松,解除对转动柱的固定效果,将挡针推回至顶框处,并通过卡扣机构将挡针固定,完成收回操作。

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卡扣机构包括按钮、复位弹簧、连接杆和第一楔形块,按钮凸嵌于第三容纳槽内,且按钮与第三容纳槽滑动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按钮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容纳槽的内壁抵接,第一楔形块凸嵌于第三容纳槽内,且第一楔形块与第三容纳槽滑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按钮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楔形块铰接,且连接杆通过转轴与第三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卡扣机构能够在不使用挡针时将挡针固定在顶框处,使用时,只需要按下按钮,即可解除固定效果,让挡针弹出,按下按钮后,按钮向下位移,同时带动连接杆的一端转动位移,由于连接杆的中间部位与内壁转动连接,因此连接杆的另一端为上升位移,因此可以带动第一楔形块上升,从而让第一楔形块解除对挡针的固定效果,挡针弹出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按钮被推升,由此第一楔形块会产生下移回到固定位置。当挡针回缩时,由于第一楔形块的形状,挡针在与第一楔形块的斜面抵接并移动时一同带动第一楔形块抬升,待挡针与第一楔形块分离后第一楔形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下落并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楔形块的竖直面将挡针卡住固定,完成固定操作。

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第二挡针,顶框还设有第四容纳槽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挡针均位于第四容纳槽内,且第二挡针与第二转动机构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挡针可以作为放生挡针使用,第一挡针位于鱼护内,第二挡针展开时与第一挡针呈180°,位于鱼护外,可以将小一些的鱼通过第二挡针快速拆钩放生,对于需要放生的小鱼无需再单独摘钩,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的第二转动机构控制第二挡针的旋转。

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二挡针为弧形,通过将第二挡针设置成弧形,能够完全容纳在顶框内,与顶框弧形一致,避免在收纳或使用对第二挡针造成损坏,同时提升装置整体的美观效果。

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卡扣机构还包括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凸嵌于第三容纳槽内,且第二楔形块与第三容纳槽滑动连接,第二楔形块与连接杆接近第一楔形块的一端铰接,通过设置第二楔形块,能够使卡扣机构同时控制第一挡针和第二挡针的固定和展开,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间隔设置,并且第一楔形块楔形状位于第二容纳槽内,第二楔形块楔形状位于第四容纳槽内,通过按下按钮,连接杆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抬升,完成对第一挡针和第二挡针的同时控制,减少操作步骤,并省去多加一个卡扣机构的麻烦。

1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支架,支架为l型,且支架与顶框外壁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支架,可以将抄网、鱼竿等物品搭在支架上,在忘记携带鱼竿架或抄网架时作为备用支架使用,同时支架与鱼护为一体式,不会忘记携带,通过转动连接不使用时与顶框扣合在一起,使用时转动打开即可,用途多样化且使用方便。

11、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支架的转动角α为0°≤α≤90°,通过将角度设置成90°,可以保证支架在打开时呈水平状态,在放置物品时能保证物品的稳定性,防止掉落,在转动处设有限位槽,支架上设有与限位槽对应的凸起,当支架转动至90°时,限位槽与凸起抵接,限位槽对支架起到限位作用。

12、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支架上嵌设有第一磁块,顶框的外壁嵌设有第二磁块,且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磁极互异,通过设置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可以对支架在与顶框扣合时产生固定作用,防止支架在不使用时展开,通过磁吸式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并且使用方便,展开速度快,而第一磁块也可以在支架上放置物品时对含铁的物品产生吸附作用,在放置时更加稳定,防止掉落。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1.通过将挡针与鱼护一体式设计,可以防止外出时忘记携带挡针,并通过转动机构将挡针在不使用时转动至鱼护内,既美观又方便。

15、2.通过设置的卡扣机构,可以将挡针在转动至鱼护内时产生固定作用,防止挡针自行展开造成损坏,同时卡扣机构使用简单,展开速度快,在竞技比赛中提高使用者的安装效率。

16、3.通过设置的第二挡针,可以作为放生挡针使用,当需要将不需要的鱼放生时,通过第二挡针即可快速拆钩,让鱼掉落回水中,无需手动摘钩。

17、4.通过设置的支架,可以将抄网、鱼竿等用具放置在上面,同时支架在不使用时扣合在顶框上,使用方便且用途多样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